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地方频道 >   广东 > 正文
广东推进“互联网+”生产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将“互联网+”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性、基础性战略工程来抓,及时制定出台《“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年)》、《广东省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已呈省政府审定)。同时,针对两化融合、“双创”、制造业转型升级等进行系列部署。


  主要工作成效


  (一)以开展本质贯标为突破口,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一是开展本质贯标。紧紧扭住贯标这个关键,依托本省贯标服务机构,积极引导省内外社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积极参与,以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生产效率为目标,以开展本质贯标为主要内容,以试点企业与咨询服务机构强强联合为支撑,打造出一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杆示范企业。二是树立“一盘棋”思想。从省委、省政府,到省经信委,再到各地市经信主管部门,下至贯标试点企业,是否树立“一盘棋”思想、“一把手”负总责、签订贯标责任人等成为推动贯标落地的关键因素。


  (二)以开展大企业“双创”工作为突破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加大对大型骨干企业的培育力度,截止于2015年底,我省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大企业达221家、超1000亿元的大企业达22家,进入“中国500强”企业56家。一是发挥大企业在万众创新中的引领示范作用。2014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大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努力推进全省所有的大型企业建设有专职研发人员、有固定研发场所、有专项研发经费、有专门研发设备、有具体研发项目的“五有”研发机构。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30%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建立了“五有”研发机构,23家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中央研究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5家,省级认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家。26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认定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省技术自给率达到71%,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3.89万件。二是发挥大企业在大众创业中的促进带动作用。支持大企业参与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投资小微企业,提高项目孵化成功率,带动全社会创业。目前,有35家大企业参与创客空间、科技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建设,累计投资超过250亿元,孵化项目3500余个,扶持创业人员超过25万人。腾讯公司在全国20余个城市建设腾讯众创空间,成为中国最大的创业平台之一,规划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入驻的优质项目超200个,共孵化团队176个,进入上市流程公司达到11家,成功融资企业达到49家,总估值超过200亿元。天安云谷集团在深圳打造289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城,目前共孵化450家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企业,并计划再孵化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在国家无线电管理局的指导下,我们通过省无线电协会,依托广东省无线电军民融合创新基地,联合广州无线电集团、海格通信等企业,组织无线电业余爱好者开展创客活动,响应者十分热烈,有力推进无线电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


  (三)以创建“互联网+先进制造”小镇为突破口,推动区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今年6月,全省“互联网+”推进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广东省胡春华书记、朱小丹省长作了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并着重指出: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互联网+”小镇可以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互联网+”小镇先行突破。今年,我委安排2亿元支持以华为、腾讯、美的等大企业为中心创建第一批10个“互联网+”小镇,培育壮大互联网新业态。广州T.I.T创意园依托腾讯微信总部的带动,吸引了76家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移动互联网软件等企业落户,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


  (四)实施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牵手工程。引导互联网企业入驻工业园区,推动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开展股权合作、技术研发、成果转让,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跨界融合。支持制造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合作,发展消费者行为分析、O2O营销、在线服务、敏捷供应等新模式,提升制造企业竞争能力。建立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对接平台和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库,为中小企业和个人创业者牵线搭桥,提供创业信息服务。目前,全省有5个技术交易中心,2015年共促成中小企业、个人创业者开展技术交易,金额超过120亿元。


  (五)培育发展互联网制造新模式。大力发展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推动在线计量、嵌入式计量、在线检测等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提升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服务质量。开展网络协同制造试点,引导制造企业基于工业云平台开展云设计、云仿真、云制造、云服务,提升产业链运行效率。推动个性化定制软件研发和柔性制造平台建设,发展设计定制、生产定制、方案定制、服务定制等个性化定制新模式。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在汽车、家电、装备等制造行业发展实时监测、故障预警、主动运维、质量诊断等增值服务。目前,我省25%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依托互联网建设创新平台,建立企业内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开放式创新模式。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快高速融合工业互联网建设。在全省重点工业园区、智能制造基地开展万兆光纤网络扩容建设和4G网络、高速WLAN网络全覆盖建设,并率先启动5G网络部署应用,构建全省高速工业互联网。推进工业云平台、IDC数据中心和广州、深圳超算中心等互联网资源接入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企业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综合服务。支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大企业建设车间高速物联网,推动车间互联、生产线互联和设备互联。


  (二)推进制造业大数据应用。在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家电、五金、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建材等行业,组织开展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示范。支持工业企业开展设备、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自动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决策、管理与服务。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制造业大数据平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行业数据收集、整理、共享、分析及应用等服务。推动制造业大数据平台与政府部门数据平台的联网建设,实现制造业数据的快速采集、分析和利用。


  (三)推进“互联网+”生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紧紧围绕制造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大力运用“互联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工业设计。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互联网型工业设计中心,支持企业设立互联网型工业设计机构,发展工业设计资源网上共享、网络协同设计、众包设计、虚拟仿真等互联网工业设计新技术、新模式。开发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网络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生活机器人等互联网智能产品。引导电子信息、医疗设备等企业研发制造各类智慧型穿戴式产品。到2020年,建成1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0家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工业互联网试点企业达300家。要大力发展互联网+企业管理。鼓励企业运用互联网推动组织结构优化和业务流程再造,建立O2O客户服务模式。


  (四)加强创新型人才群体建设。实施“珠江人才计划”、“粤海智桥计划”和“高层次特殊人才支持计划”,落实高层次管理人才、高科技人才以及来粤投资人才入境、居留便利等有关政策,开通人才来粤工作许可办理的绿色通道,培育和引进融合发展高端人才和职业人才。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支持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与企业加强合作,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探索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