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地方频道 >   江苏 > 正文
江苏昆山描绘全域旅游新版图

  昆山是一个有看点的城市,这不仅集中表现在发达的经济上,也体现在丰厚的文化优势与旅游资源上。在这里,现代文明与沧桑历史相互碰撞,不仅有古朴典雅的古镇风貌,还有质朴生动的田园风光,万亩良田、阡陌小道、密布湖荡,以及散落各处的古村落、古溪、古街、古宅、古湖、古桥等,只要身临其境,就能真正感受到江南水乡独特的美。


  在大众旅游的黄金时期,近年来,昆山紧紧围绕“打造江南水乡旅游首选目的地、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定位,跳出单一旅游发展思路,围绕骨干品牌、核心产品,整合昆山旅游资源,推动要素、功能、品牌集聚,挖掘基本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和潜在产品进行全域开发,实现了从产品孤立到联动的转型,边缘旅游向战略旅游的跨越。每年接待境内外游客数和旅游收入都保持着同比增长10%左右的良好态势,成为向世界推广中国旅游的品牌之一。突破单一格局打造别具一格新亮点


  昆山的美就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需要细细品味,慢慢欣赏。逛古镇,听昆曲,品螃蟹曾是外地游客游览昆山的“三部曲”。如今,为满足多元化的大众需求和实现区域的包容性增长,昆山不断挖掘旅游资源,以“一三互动,二三互送,三三互融”为理念,大力推进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文化体育、商贸会展等产业的加速融合。逐步形成了以古镇文化游为基础、水乡生态游为支撑、乡村休闲游为亮点,多业融合、区域联动的“大旅游”格局。


  今年以来,昆山进一步加大对传统旅游产品内容的创新与相关资源的整合,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周庄锦溪水乡古镇度假圈、环淀山湖康体休闲旅游圈、五谷丰“灯”农事旅游圈、中心城区旅游综合服务圈、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圈、沿阳澄湖赏曲品蟹旅游圈六大旅游圈,通过各板块内部基础设施建设、慢性系统串联、重大旅游项目布局,推动旅游资源要素统筹利用、高效开发,加快形成片区化、组团式、开放型发展态势;在旅游线路上,昆山旅游以三大古镇旅游产品为核心,按照春夏秋冬季相变换,设计推出昆山“二日游”、“三日游”经典深度休闲度假游线,有效地整合古镇、昆曲、美食、田园、乡村等不同风格和形态的旅游产品与资源,进一步提高散客和过夜游客比例,把游客留在昆山住宿、消费,延伸拓展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在节庆活动上,组织举办“乡伴好时光”十大乡村旅游主题活动,包括张浦桃花节、千灯菜花节、张浦西瓜节、巴城蟹文化节等,这些富有文化性、艺术性、地方性、展销性的活动,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为进一步推动旅游的发展,日前,昆山旅游度假区启动了11个资源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的旅游综合体项目。其中,棋盘荡滨湖度假小镇,位于锦溪镇淀山湖西岸,是一个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度假胜地;白莲湖五星休闲农场,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农事体验、亲子乐园和餐饮及精品民宿等休闲功能;明镜荡自行车主题公园,由一条长约12公里的自行车赛道和慢行系统连接两岸的锦溪镇和周庄镇广袤田园;太史淀-天花荡旅游综合体,位于周庄镇,串联两大古镇、五大湖泊,形成一个完整的水乡古镇、乡村、湖区大型综合旅游体;水之梦乐园,位于巴城镇,拥有华东地区影响极大的造浪池和急速滑道、国内唯一的进口六滑道组合、全球最刺激的大喇叭滑道、20英尺长的封闭式超级滑道以及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游乐项目;慧聚寺妈祖文化园,位于昆山开发区,集妈祖文化、佛教文化、闽台文化和江南文化于一体,是华东地区首个“纯闽台风格”古建筑群,也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妈祖庙,汇聚了两岸宗教、艺术、人文、历史、建筑菁华……这些集生态、农业、文化等于一体的旅游产品的持续推陈出新,将升级昆山全域旅游版图,持续提升昆山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随着集聚区旅游、区域特色版块旅游的发展,昆山旅游实现了从分散到积聚、从低端到品质、从外延到内涵的全方位突破,形成规模化、乡土化、品质化等独具昆山特色的发展模式。“2016年是昆山创新理念发展全域旅游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引进更多好的项目,打造更多新的亮点,构建全域旅游的新格局。”昆山市副市长汤土云说。以文化为底蕴从卖风景转为卖风情


  未来休闲旅游是大趋势,观光时代卖风景,休闲时代卖风情。对此,依托多元厚重的文化底蕴,昆山大力打造水乡文化集聚、昆式生活体验、民俗风情博览、乡村野趣实践等品牌产品,构架传统与现代、时尚与浪漫、休闲与度假、古韵与新风的“旅游新感受”,用“创新引擎”来拽住游客过往匆匆的脚步。其中,周庄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通过开发特色各异的文化艺栈、休闲客栈,周庄形成了浓郁的“慢生活”氛围。像马晓晖二胡沙龙、古琴雅集、摄影之家、木刻年画,以及咖啡走廊、猫空书城、台湾“纸箱王”等场所,与酒作坊、竹艺坊等传统景点相映成趣,渐渐形成周庄新“十二坊”。《四季周庄》以水为媒,如诗如画地演绎了“渔舟唱晚”的水乡胜景,200多位周庄农民表演农事、捕鱼、习俗等实景演出,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到鱼跃人欢的水乡田园生活。与此同时,花间堂、贞丰轩、贞固堂等一批精品民宿酒店的落户,加上其他散落在古镇里的大小百余家客栈,为周庄古镇留住了众多游客。数据统计,周庄民宿全年平均入住率超过75%,旺季时更是一房难求。当周庄以产品吸引游客的目的在民宿上得以实现时,许多客人也认同了“有一种生活叫周庄”的品牌理念,乐意把体验周庄原住生活放在主要位置,而把景区游览摆到次要位置。


  同样,古镇锦溪拓展新元素,打造环湖的慢游系统,让古镇文化延伸到生态休闲游,一副既有观赏性又不失韵味的江南美景图,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客为之神往驻足。千灯古镇一曲、一人、一灯、一谷、一庄两园的特色,呈现给游客的就像一部穿越大戏,一面是悠悠水乡古镇,一边是生态休闲农庄,在时空转换间,打开了千灯旅游的发展新空间,每年来千灯旅游享受这种穿越之旅的游客过百万人次,增幅20%以上。


  此外,到了昆山不听一场地道的昆曲,就像到了北京没有去过天安门一样的遗憾。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昆曲已逐步在昆山重焕光彩,并凝聚了一大批文人雅士的倾情加盟。著名作家杨守松自费走“昆曲之路”,在巴城老街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醐途楼;企业家沈岗斥巨资浓缩重建“玉山草堂”24景,出资排演昆曲名篇;台湾著名漫画家林政德创办动漫企业,以昆曲元素打造第一部3D动漫《粉墨宝贝》·……如今,全市已有不下十个“小昆班”,经过整合,还成立了昆山市“小梅花艺术团”,培养了一批批昆曲“好苗子”,为昆曲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更令人兴奋的是,去年10月12日,昆山当代昆剧院宣告成立,昆曲“回”到故乡,为游客带来正宗曲艺美感的同时,也开启了昆曲的新未来。与此同时,作为昆曲的发源地,巴城正以“昆曲小镇”来进一步规划、建设,将为世人呈现一条巴城特色昆曲之路。以乡愁为主线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


  在位于锦溪镇祝甸村的祝甸古窑文化园内,废旧的砖瓦厂在不改变原结构、原风貌的前提下,经过加固处理和创意改造后变得别有风味,并开辟了众创空间、培训学校、餐饮休闲等多种功能,成为昆山“记得住乡愁”的又一个旅游新天地。


  这只是昆山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成果缩影。事实上,昆山的乡村旅游,一直在探索符合自身的新路,而融入本土特色的创意民宿是其打造的核心。目前昆山的古镇和村落中,已经出现了很多不错的民宿。这些民宿,既不同于乌镇的大型精品主题酒店,也不同于西塘的私人小型旅馆,而是在舒适的酒店功能基础上,拥有着自己独特文化品味和追求的精品民宿。原本是位于沿湖位置的废弃仓库,经过主人的精心改建,便成为一家颇具特色的民宿,院子里种菜,既是景观也是食物,屋子里有古琴会馆,不少古琴和昆曲爱好者常来活动……现在,在昆山,这样“有文化”的精品民宿越来越多。


  今年,全市确定了11个村庄作为首批乡村旅游发展试点村,包括高新区姜巷村、花桥经济开发区天福村、张浦镇姜里村、周市镇城隍潭村、巴城镇林石嘴村、千灯镇南刁市村、淀山湖镇东阳界村、六如墩村、周庄镇三珠浜村、锦溪镇计家墩村和祝甸村。这批试点村自然禀赋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优厚。目前,这11个试点村均已全部完成方案设计,多个村庄的民宿改造已经启动;同时,农房股份合作社的组建工作正在进行,为下一步与市场资本进行有效对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阶段这批试点村将引进文创休闲、精品酒店、特色民宿、农事体验等多种业态,使旧的村落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据昆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程文荣介绍,乌镇的模式是旅游公司整体投资接管,进行商业开发,将原住民全部迁出,并替换为经营者;德清莫干山的模式是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由外来的个体资本植入,替换掉原有的乡村功能。这两者已是国内乡村旅游的佼佼者,大多数的乡村旅游,还停留在政府牵头、公司监管、以获得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传统景区模式。而昆山正在打造的是乡村旅游的最新模式——提倡乡村集体资产的整合再利用,实现“村的新型产业化”,带动“人的重新乡村化”,走出一条有规划的、自觉的乡村发展之路。他表示,未来,昆山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上,或许能为长三角乃至中西部地区提供参考。(本报记者汪宏胜 陆平静)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