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地方频道 >   内蒙古 > 正文
包头稀土高新区:打造稀土产业知识产权“高地”

        今年5月,包头稀土研究院与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技术成果转让协议,以“500万元+季度产量提成”的形式将一件稀土复合热稳定剂的相关专利权转让给后者投入产业化流程。谈起这次的专利项目转让,包头稀土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高新区相关部门帮助区内企事业单位完成了主导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的建设,指导我们进行专利信息分类与分析、确定研发方向,有效提高了研发效率和水平。”

 

        近年来,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内,一批如包头稀土研究院这样的企事业单位在知识产权政策的引导下形成了集聚发展的优势。也正是依托于这批创新质量和知识产权均实现“高产”的创新主体,包头稀土高新区的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6.18件,专利产品年销售额达238.71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区内GDP的比重接近70%,打造成了稀土产业特色突出的知识产权“高地”。今年4月,包头稀土高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政策引领支撑有力

 

        提交发明专利申请可获得补助、建设专利数据库能获得资金支持、通过法律手段成功维护自身知识产权权益的企业还能得到1万元至3万元不等的奖励……说起日趋完善的知识产权工作配套政策,包头稀土高新区的各企事业单位熟稔于胸。

 

        实际上,推动知识产权政策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包头稀土高新区已走过了10余年的历程。2003年,包头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正式起步。为了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包头稀土高新区成立了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区内知识产权工作。其间,高新区管委会不仅发文专门设立了区内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还通过财政部门每年核定专项经费用于知识产权工作。

 

        据包头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共投入知识产权资助、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和信息平台建设等经费4000多万元。其中,投资400万元建成的总面积460多平方米的国家稀土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在知识产权的信息服务、转移转化、质押融资和人才培训等方面为驻区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全方位服务,仅该中心为驻区企业提供的稀土全文专利信息专题数据就多达1100多万条。

 

        在这样的政策引领下,包头稀土高新区在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园区不仅制定了知识产权工作“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方案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方案等政策文件,还完成了《贮氢合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等具有稀土产业特色和优势的软课题,为该区提升知识产权的总体工作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服务产业助推发展

 

        作为知识产权产出和运营的“高地”,包头稀土高新区突出的特色就在于稀土资源的高度集聚。近年来,该区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着力推动知识产权工作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区内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刚刚与企业签订了500万元专利权转让合同的包头稀土研究院,在2011年之前的年均专利申请量在4.31件左右。2011年,该院和包头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局签订了知识产权托管协议,该院在专利申请的挖掘、流程管理、费用支出等方面均得到了区内的有力支持,此后的年专利申请量提升了近1倍。据统计,仅知识产权托管这一项工作的开展,就有包头稀土研究院、北方股份有限公司等40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先后参与。

 

        这40家单位托管前累计提交的专利申请总量仅为142件,参与托管后不到两年新提交的专利申请就超过了2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率达到60%,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授权率则达到90%。此外,包头稀土高新区还自2011年起在国内率先启动了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联盟的工作,并在去年6月启动了包头稀土高新区技术转移中心,提供了16个大类2163个专利项目帮助企业间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对接。

 

        在这样的服务助推下,2014年,该区的有效专利拥有量达2913件,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占包头全市发明专利拥有总量的75%以上。

 

        该区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利用示范园区这一平台不断扩大知识产权工作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使之成为包头稀土高新区创造财富的源头活水。(本报记者崔静思)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注:以上广告为调用百度推广广告非本网自主发布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