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地方频道 >   四川 > 正文
成都高新区构筑国际创新创业版图

  自2015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成都高新区紧紧围绕“国际创新创业中心”战略定位,精准实施“双创”大引领行动,高水平优化“双创”政策,高规格布局“双创”发展空间,高标准建设“双创”示范区,高要求抓实龙头重点项目。


  2016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新增11家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新增孵化载体面积31万平方米,新增各类在孵科技型初创企业1510家,新增高层次创业人才536名,引进区外中央“千人计划”创业人才9名,新增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的企业21家。


  腾讯西部创新中心、微软云加速基地、高新—成电合创空间、韩国投资伙伴、乐视云、中韩互联网+新技术孵化器、蓉韩创业孵化器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成都高新区“双创”工作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


  “双创”主体增长迅猛 科技型创业成主流


  让无人机像根铅笔一样立在半空?成都高新区的一家创业团队在不到1年时间里便做到了。


  今年7月,一家名为傲势科技的成都企业携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在全球第二大航展——2016英国范堡罗航空航天展亮相,引来多国投资机构和航空公司的主动洽谈。


  据了解,这架名为X-Hound的固定翼+多旋翼无人机,能够完成令人惊叹的复杂飞行动作,填补了国内无人机在垂直起降转水平飞行的技术空白。在飞行视频中,长约1米的X-Hound无人机原地垂直起飞,紧接着瞬时加速、翻滚、倒飞等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更令人惊讶的是,其还能够机头朝下,像支铅笔一样悬停在半空。


  “目前全球还没有能完成倒立悬停这样复杂动作的无人机,我们是第一个做到的。”傲势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刘洋说,目前X-Hound已与国内多所高校开展合作,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教学与科研。


  去年9月才在成都高新区注册的傲势科技,主要工作就是进行3款X系列无人机的研发。刘洋说:“每天大家的工作时间在12-15个小时。”该企业团队共70多个人,其中45人以上是科研人员,硕士和博士占到58%。


  “许多成员是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过来的。”刘洋说,成都是座创业氛围非常好的城市,“劳逸结合、物价不高,幸福感较强,政府对创新创业也很认可和支持。”他表示,自成立以来,公司已获得成都高新区5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创业奖励和今后3年的房租减免优惠。


  除了主攻敏捷的X-Hound,该公司另外两款X-Hawk、X-Migrant也将分别于近期交出成品。据了解,X-Hawk的性能同样领先,不仅可长途飞行180公里,最长航时达5个小时,还能实现一键起飞、20%低电量返航。刘洋说,公司目前已经有700多万元的订单,“未来,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无人系统公司,为整个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打造该项技术的开源生态平台。”


  在成都高新区还有一家企业曾得到李克强总理的称赞。它就是“货车帮”。“货车帮”还有一位“兄弟”名叫“物流QQ”。“货车帮”面向司机端;“物流QQ”面向货主端,而设立在成都高新区的运力科技有限公司便是这两个APP的技术研发中心。


  “到2015年年底,我们的线上司机会员超过150万人、诚信认证货主会员超过30万人,信息共享平台每天发布中长途货源信息500万条。但我们与别的做货运对接服务的APP有点不同,‘货车帮’不仅能够像滴滴打车一样通过‘台前’这样一个公共平台掘金,而且已经迈向了‘幕后’,就是开拓货车服务市场。”运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晏疆表示,企业已经开始发力物流服务产业链。


  如傲势科技、运力科技这样的科技型创业企业,已成为成都高新区近年市场主体的中坚力量和活力源泉。2015年,成都高新区共诞生超过3000家科技型初创企业,同比增长300%;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新增科技型创业企业1510家,新增创新创业载体31万平方米,引进培育科技创业企业和团队200余家。


  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缪晓波表示,2016年,成都高新区计划新增科技型创业企业3000家,培育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的科技创业企业70家;到2020年,成都高新区力争聚集科技企业1万家,聚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万人,发明专利授权累计超过1.1万件。


  完善“双创”服务体系 不断释放“双创”基因


  为了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作为四川省、成都市改革创新的排头兵,成都高新区积极深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等领域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区域市场和政策环境,充分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有力推动了企业落户,为成都高新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缪晓波认为,成都高新区正在中国创业2.0时代发挥高端引领作用。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早在2015年3月就发布《创业天府高新区引领工程方案》,出台“创业十条”支持创新创业,每年拿出10亿元支持成长型科技创业企业发展、创业载体打造、创新型孵化器引入、创业服务平台搭建、创业活动开展和氛围营造等。


  此外,成都高新区还出台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黄金40条”),为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实施“创业天府高新区引领工程”提供政策保障。


  今年4月,成都高新区支持“双创”力度再次加码。据了解,成都市政府发布了《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升级后的“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提出,今年重点支持成都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按照国际创新创业中心战略定位,引进国际知名孵化机构,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打造成为成都市创新创业核心引领区。同时,园区以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起步区、核心区,启动中韩创新创业合作园区建设,形成“一园一基地”(中韩创新创业孵化园、中韩成都创新创业产业化基地)的空间布局,加快打造亚太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创业中心。


  如今,在科学研究、高级人才培养、企业发展等方面“孵化”功能的突破,将成为成都高新区未来建设的三大重点。


  在科研领域,成都高新区注重打造政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大通道。今年8月3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成都高新区与成都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都的高校“朋友圈”再添“一翼”。借助成都高新区的聚合功能,成都在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强化校地协同创新。这将让科学研究的成果真正走出“高墙”,创造出更多的实用价值。


  在企业发展方面,成都高新区不断为科技创新扫除障碍。“如果不是政府的大力扶持,当初的研究就不可能进行得如此的顺利。”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表示,公司起步时,成都高新区提供了250平方米免费的办公室,资金扶持更是雪中送炭。同时,成都高新区还帮助公司成功申请到科技部的专项资金。而成都品果创始人兼CEO徐灏也享受到了落户园区的种种优惠条件。


  在成都天府软件园,徐灏所创的公司借助成都高新区的优势,为IT行业人员提供的专业孵化平台迅速发展。据了解,目前,品果科技研发的摄影应用Camera360在全球拥有近6亿用户,今年这一数据将有望突破8亿。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建成以8家国家级孵化器为骨干、总面积257万平方米的6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群体,孵化载体建设水平居四川省首位、全国前列。


  缪晓波表示,“十三五”期间,成都高新区加大对“双创”的政策支持力度,将累计投入50亿元协同创新专项资金、50亿元领军人才专项资金、50亿元大企业创新专项资金共150亿元支持创新创业。未来,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释放“创新创业基因”潜力,积极打造创业要素密集、创业主体繁荣、创业平台高效、创业服务完善、创业文化浓郁的创业体系,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入驻,使这里成为“蓉漂”的扎根之地。


  真金白银引人才 国际创客纷纷“西南飞”


  在创新席卷全球的当下,区域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抓住区域发展核心,成都高新区接连推出一系列政策,真金白银支持人才引进、鼓励创新创业。


  在今年9月23日举行的成都高新人才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暨“菁蓉·高新人才计划”年会上,成都高新区发布《成都高新区关于实施“菁蓉·高新人才计划”加快高层次人才聚集的若干政策》。该政策提出,成都高新区将设立50亿元人才基金,建立“创智项目”“创客项目”“金融人才项目”“商务服务项目”“技能大师项目”“人文名家项目”等六大人才项目。从今年起至2020年,累计引进不低于1万名世界各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此外,新成立的成都高新人才发展促进会将以“促进人才发展”为主旨,通过举办行业交流会、项目合作、资本对接等方式,整合内部资源,实现辖区高层次人才企业抱团发展,协同培育孵化高端人才企业。


  作为西部地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向来将人才视作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核心。早在2003年,成都天府人才行动通过“城市行”“校园行”,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开展社会招聘以及校园招聘活动,每年开展各类人才活动上百场,吸引全国各地近10万名专业人才参加,每年为企业招聘IT人才8000余名。


  今年9月24日,成都妹子唐梦辰在大洋彼岸参加了一场特殊的面试,不出意外的话,近期她将回到成都高新区工作。她参加的是成都天府人才行动首次在美国硅谷举行的“海外行”招聘活动。据介绍,此次招聘活动意外收获了近200名北美地区的IT精英前来面试。


  从成都到美国硅谷,成都天府人才行动已经酝酿了9年。在进行人才“顶层设计”的同时,成都高新区也不断“走出去”招引人才。


  吸引人才“西南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工作在成都,能享受全世界顶级的资源。成都高新区正主动融入国际创新链、产业链,着力实现世界级的创业团队、资本、技术双向流动。


  今年以来,欧洲排名第一的创业加速器和有法国“硅谷”之称的索菲亚科技园先后落户成都。新川创新科技园、中韩创新创业园、中古生物产业园等各类国际合作项目正在加速落地,给予国际化人才施展拳脚的空间和机会。


  下一站,成都天府人才行动将前往韩国首尔。未来,还计划从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招募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科技人才,助力成都高新区IT产业发展。此外,在人才招聘的同时还将加强各地海外人才工作站的建设,进一步促进成都高新区与世界前沿科技产业以及全球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和对话,助推园区海外招才引智。


  “首先,成都是一个高校云集的城市;其次,对我们这些归国创业者,成都拥有良好且系统的帮扶政策。这两点对我及我的创业项目都很有吸引力。”海归马天琛说。最初,马天琛带着自己的创业项目——一款叫“面聊”的社交软件来到成都;如今,他在成都高新区创立的科技公司已登陆“新三板”。


  外引的同时加强内部培养。前不久,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签署《四川大学—成都高新区全面创新战略合作协议》,重点瞄准国际高端创新创业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成都高新区将累计投入10亿元资金支持,携手四川大学设立“双创”专项资金,联合设立“协同创新孵化基金”“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改革创新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共建国际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和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整合全球创新创业资源,助推四川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成都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支撑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如今,成都高新区完善的人才体系结出累累硕果。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新增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170家,同比增长63%,大学生企业和团队75家;新增高层次创业人才536名,同比增长78%,其中海归博士105人;引进区外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创业人才9名。


  配置国际创新资源 打造万亿级创新创业中心


  “身在成都,对接全球”。成都高新区着力补齐创新创业体系中“国际化”“全链条”的元素,加大全球创新资源整合聚集力度。


  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围绕国际知名大企业创新中心、国际知名高校研究中心、国际知名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汇聚“三大国际性资源”,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创新创业。


  今年7月,成都高新区与欧洲“硅谷”索菲亚科技园签订合作协议,结为“姊妹园区”。“10年前,我们去索菲亚科技园参观学习;而现在,我们已与其携手平等合作。”成都高新区科技局局长林涛说。


  作为不靠边、不临海的内陆地区,成都高新区10多年前就开始拓展国际“朋友圈”。2003年,英特尔落户成都高新区,这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落子西部地区的最大海外投资项目。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吸引99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生产了全球2/3的IPAD、半数的电脑CPU。


  2006年,欧盟在中国的首个项目创新中心落户成都高新区。为深入推进中欧创新创业合作,投资20亿元,建设21万平方米的欧盟创新中心,采用“6+N”模式,即欧盟商品贸易展示交流中心、中欧技术交易中心、中欧双创孵化中心、欧盟及全球500强企业总部基地中心、欧盟成员经济发展促进机构办事中心、多功能中心和包含剧院、国际艺术展览、欧洽会永久会场、中欧企业家联合会等功能的服务区,打造中国西部地区尤其是四川省成都市与欧盟进行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的综合性国际开放合作平台。


  今年4月26日,欧洲排名第一创业加速器Startupbootcamp(SBC)正式入驻中国、落定成都,与全国首个国家级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天府新谷战略合作,共同开启SBC中国战略布局。时隔百余天后,8月30日,由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高新区科技局、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主办,SBC中国、天府新谷承办的创业天府·菁蓉创享会首场国际加速器主题创业活动——国际一流创业加速器SBC中国燎原行首发仪式在天府新谷蓉创茶馆举行。此举意味着SBC中国将启动十城百日万里创业行,为其在中国的首个创业加速训练营寻找“千里马”,启动创业项目全球招募。


  如今,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新谷10号楼的SBC中国总部“SBC中国创新空间”预计今年10月全面投用,其首批全球招募的创业加速项目将瞄准数字医疗方向,经过3个月创业加速,首批全球创业加速项目将于2017年上半年在成都迎来首场SBC中国DemoDay,成为成都推进“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成都高新区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的国际化视野新平台。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正在着力打造国内知名国际创意产业园。在10万平方米国际创意创业园重点布局IC设计、工业设计、建筑工程设计、科技金融产品研发四大功能组团,按产业发展需求配套国际创意展示中心,一方面聚集发展高端创意产业;另一方面集中培育创意类新兴业态,在周边天府软件园、锦城湖生态圈等园区,形成以“创意创新创业”为核心的产城一体新格局。


  如今,成都高新区正积极主动融入国际创新链、产业链,以更快速度构筑全球创新版图,提升成都高新区在全球创新创业要素资源配置的能力。成都高新区的国际“朋友圈”也已扩展至欧洲、美国、韩国、新加坡、古巴等地。(本报记者李争粉)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