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河南频道 >   要闻 > 正文
河南博爱县推进农业现代化 打造怀姜地标产品品牌

  “前乔篓、后乔筐,苏寨萝卜上庄姜,七方姑娘不用相”“要想发,种三辣”……在“太行山下小江南”之地——河南博爱县,流传着这样一些俗语。


  2016年12月,博爱怀姜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不仅维护了怀姜生产加工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保护怀姜这一地方特色农产品,促其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博爱怀姜味道鲜,香辣宜口,总干物质多,百煮不烂,最为关键是富含蛋白质、硒、钙、镁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近日,博爱县质监局副局长沈斌谈到怀姜的品质特征时说。


  沿着历史的长河回望,1600多年前的博爱人已经开始栽培怀姜。晋代诗人潘岳任怀庆令时曾写到:“瓜瓞蔓长苞,姜竿纷广畦。”清乾隆十五年,乾隆朝拜月山寺时品尝怀姜后赞不绝口,将其钦定为宫廷贡品。博爱县种植怀姜的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浓厚深远的怀姜文化。2009年,上庄姜种植与加工被列为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面邙山,北靠太行,西临王屋山,东面一马平川,三面环山的博爱县是独特的牛角川地形,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千百年来,在丹河与沁河两大河流的不断滋养下,这里的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松软透气、富钾少磷,因此,这里种植的生姜口感独特别致,产量也高,是生姜中的精品。


  博爱县月山镇花园村过去叫北上庄,所以怀姜又名上庄姜。这里是博爱县姜种植重点区域之一。据了解,目前,博爱县姜种植面积扩大到320多公顷,是2014年怀姜种植面积的10倍。主要分布在月山镇花园村、金城乡、宏昌街道下期城村等地,年产量600多吨,单位面积产量2000公斤,最高产达3000公斤。


  “怀姜现在正是窖藏时期,到3月中旬才取出晾晒,立夏前后开始种植。姜田是不重茬连作的,这是我们新流转的近两公顷地准备种姜,年前刚上的畜肥。我们种的怀姜品质好,主要还是靠前期对土地的护养。”花园村张文军指着翻新后正在晾晒护养的姜地笑着说。由于传统种植技术落后,为提升怀姜种植的质量和品质,实现规模化种植,他认真研究试验,参与编写了《怀姜种植技术规范》。


  “我从2010年就采用标准化种植,在怀姜种植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种植,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经过4年规模化种植,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种植技术规范,单位面积产量达到3000多公斤,比其他家的高出1000多公斤。怀姜现在可是咱农民土地里的‘金疙瘩’啊。”张文军自豪地说。早在2007年,博爱县就建立了省怀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在怀姜种植过程中,该县先后制定了《怀姜种植技术规范》《怀姜质量技术要求》等技术规范。2016年,在博爱县质监局的引领推动下,该县又制定了《怀姜》省地方标准。


  怀姜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让张文军这些种植和销售怀姜农户更加兴奋。最近10年间怀姜的市场售价一般都是临近省份生姜的两倍,平均价格在每公斤10元左右。去年,张文军的近1公顷姜地共收获怀姜3.5万多公斤,单位面积净获利2.5万元。张文军说,怀姜获批地理标志产品,对今后其市场的打开,品牌的提升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017年春节,博爱怀姜又火了一把。礼品生姜、姜糖膏、姜酱、姜茶……节日送博爱怀姜也成了一种时尚。目前,博爱县注册从事怀姜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共82家,产品品种包括怀姜糖膏、怀姜茶、怀姜酱等8种。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着电商行业迅猛发展的契机,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有力催生了怀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把怀姜打造成博爱县品牌农产品和标准化农产品中的领军品牌,做大做强怀姜产业,推动全县经济增长。”曾任博爱县质监局局长,如今是该县电商办主任的李伟如是说。


  电商给农产品销售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目前,淘宝网上销售怀姜糖膏的店铺有3000多家,90%以上是博爱货源,平均客单价在50元左右,按平均每个店铺每天销售2~3瓶计算,线上怀姜糖膏全年销售额就约在6000~8000万元左右。2016年该县姜产品年销售额累计超过1亿元。


  如今,怀姜已成为博爱县农业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推进怀姜产业发展,该县还成立了博爱县怀姜产业协会,并制定了“三步一成”怀姜产业发展计划,通过积极与研究机构对接,研究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消费人群的产品,鼓励怀姜深加工企业创新,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使博爱怀姜成为影响全省、辐射全国的名优品牌。(通讯员 李晶晶 本报记者 孙中杰)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