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技术创新 > 正文
龙福环能变废为宝改写全球涤纶史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其中废聚酯瓶片回收直纺工业丝技术作为纺织行业低碳技术位列其中。该技术的应用开拓了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按目前1000万吨废聚酯瓶片计算,预计未来5年推广应用比例达10%,年碳减排能力可达350万吨二氧化碳。

 

  废聚酯瓶片回收直纺工业丝技术已在山东省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1条年产5000吨生产线,龙福环能每年能够“吃”下26亿个废旧塑料瓶,“吐”出600万条环保毛毯,解决了废旧塑料降解和循环利用的难题。

 

  转型一个油棉厂挑战世界难题“龙福环能目前利用废旧塑料瓶,回收再利用生产的再生涤纶色丝,织出来的产品,细滑程度已经能与丝绸相媲美”。该公司副总经理罗国梁介绍了其中的奥秘,首先将回收的废旧塑料瓶处理为粉碎颗粒再由龙福环能科技加工为民用涤纶长丝和工业涤纶长丝,加工过程中20%可燃性残渣还可作为发电能源,进行循环利用。成品的民用和工业涤纶长丝用到相应的领域制作成服装、毛毯、床罩、车用安全带等多种产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

 

  难以想象的是,龙福环能曾是一家曾经濒临倒闭的小厂。据了解,在6年之前,龙福环能的前身还是一家县级的小型油棉加工厂,职工不足百人,几经改制也没有大的起色。2006年,公司收购了一家小型化纤厂,开始使用石油聚酯切片生产涤纶。“当时,我们这个企业年产2000吨涤纶,与南方上百万吨级别的企业相比,一点生存空间都没有。”公司董事长段建国回忆道,“通过解读国家产业政策,认识到节约能源循环再生利用,既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重点。”

 

  当时,国内已经有企业利用废旧塑料瓶生产涤纶短纤,段建国在公司领导层会议中力排众议,“做再生短纤维,短期内可以求得生存,但永远是跟随者,我们要做就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公司随即作出决策:研发再生涤纶长丝生产技术,突破废旧聚酯资源再利用的瓶颈,走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子。

 

  科研逼出来的技术创新

 

        据段建国介绍,决定要利用废旧塑料瓶生产涤纶长纤,方向已经确定了,但在当时面临两个技术方向的选择。一是继续做比较稳妥的再生短纤维,二是做更富挑战性的再生长丝。再生短纤维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国内出现,难度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有限。再生长丝产业应用范围更广,但技术难度很高,当时国内尚无人突破,在世界上也是个难题。“要把废旧塑料瓶加工成纯度极高的涤纶长纤,不仅要解决塑料瓶的清洗、分拣,更重要的是分解。”段建国说,所有的科技含量在于丝上,如何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如干燥过程中,洁净度的一致性,溶解中粘度的一致性,如何把PVC、聚乳酸等分离出去等等。当时成果鉴定时,国内20多个专家来到阳信,中午吃饭,一个老专家悄悄离开了酒店。他原来是纺织工业部化纤司的司长,深知这项技术的难度之大,因此认为龙福可能作假。但当他跑到车间,亲眼看到一堆废旧塑料瓶变成了毛毯,才彻底信服了。“这就是科学的偶然性,就研发过程而言,我们是偶然成功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必然的。”段建国回忆。

 

  合作产学研改写涤纶史

 

        据介绍,仅“废聚酯瓶片液相增粘/均化直纺产业用涤纶长丝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项目,龙福环能就联合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扬州志成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基本集中了国内主要的研究力量。

 

  其中,根据国内外再生聚酯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趋势,该公司联合东华大学,共同建设了“东华大学—龙福环能科技联合研发中心”,长江学者、朱美芳院长任中心技术主任。该研发中心在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有科技资源基础上,组建一个集再生PET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与毛绒织物新产品研发、试制于一体的试验室,并建立完整的原料、在制品及成品质量检测体系,为国家级再生聚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建立奠定基础,为我国聚酯产业循环利用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前不久,龙福公司还与东华大学合作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未来将在“可再生聚酯的阻燃改性”与“瓶片纺人造毛皮用聚酯纤维纺丝”等方面进行攻关。并将不断加大再生阻燃纺织产品开发力度,使得再生纺织产品应用于飞机、汽车内饰,获得更广阔的利用空间,从而促进再生行业整体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本报记者温维健)

 

来源:中国纺织报




注:以上广告为调用百度推广广告非本网自主发布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