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市场环境 > 正文
白酒企业内生增长乏力,转而寻求外延式扩张

  当前,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承受的压力都很大。在行业低迷期,茅台作为惟一的稀缺性资源可以不走并购之路,但其他白酒企业要想实现发展的目标,不走扩张之路不太可能。正因如此,五粮液去年就打响了外延扩张的第一枪。

 

  白酒行业低迷期,每家酒企都在想方设法应对危机。作为我国知名酒企,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采取的措施是外延扩张,走出去。7月8日,五粮液发布公告称,以2.55亿元收购河南五谷春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谷春酒业”)约51%的股份。

 

  这意味着,五粮液包括五粮春、五粮神、五粮醇、六和液、永福酱酒等在内的十几种系列产品家族成员中将再添新丁,五谷春将登上五粮液的舞台。

 

  这并非白酒行业低迷期五粮液的首次并购,该公司去年8月曾以同样的价格将河北永不分梨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不分梨酒业”)51%的股份收入囊中。那么,频繁注资地方小型酒企又能为五粮液带来什么呢?

 

  布局华中市场

 

  等不及的五粮液,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完成了两起并购。继去年8月收购永不分梨酒业过半股权后,近日五粮液又相中了五谷春酒业。

 

  7月8日,五粮液发布对外投资公告表示,该公司联合北京和君咨询有限公司、信阳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淮滨县楚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对五谷春酒业进行增资。五粮液以0.56亿元直接取得五谷春酒业约11%的股份,并以1.99亿元从淮滨县财政局手中购买了淮滨县五滨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该公司持有五谷春酒业约40%的股份。

 

  也就是说,通过直接或间接收购,五粮液合计以2.55亿元获得了五谷春酒业约51%的股份。

 

  对于此次收购的目的,五粮液在公告中解释说,主要是为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外延扩张之路,从而打造和布局区域性品牌,在中低价位酒上发力,并进一步提高五粮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五粮液相关负责人在回答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表示,华中白酒市场由于人口基数大,又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地,白酒的消费量和供应量都比较大。但是,一直以来华中白酒市场上并没有出现辐射范围广的强势地产品牌,地产品牌和省外品牌在这里的竞争处于混乱无序状态,借助外力走集中化是大势所趋。

 

  不过,说起五谷春酒业,业内外人士所知甚少。为此,7月9日五粮液发布了补充公告解释称,五谷春酒业由信阳当地酒企河南淮滨乌龙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乌龙酒业”)改制、整合而来,成立于今年3月,注册资本100万元。其中,金谷春和乌龙是乌龙酒业的两大产品系列,主要在河南当地销售。今年4月,经淮滨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乌龙酒业的部分资产及负债转到了五谷春酒业名下。

 

  虽然五谷春酒业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其背后的乌龙酒业却与五粮液颇有渊源。据资深白酒行业专家晋育峰介绍,乌龙酒业的主力产品金谷春就是1997年前后,由五粮液的基酒调配而成的。

 

  对此,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智辅给予了肯定。彭智辅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乌龙酒业与五粮液合作时间比较长,收购拥有乌龙酒业优质资产的五谷春酒业更有利于五粮液“走出去”战略的早日实现。今后除了销售金谷春和乌龙两大产品系列外,五谷春酒业将主推新品五谷春系列酒,定位中低端。

 

  此外,乌龙酒业在收购之前改制成五谷春酒业也与五粮液不无关系。北京和君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林枫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名五谷春酒业主要是因为与五粮液广为人知的五子头产品更接近,有利于推广,便于在华中市场形成覆盖效应。

 

  “走出去”消化产能

 

  并购行为是在行业危机下,企业谋求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近年来,并购大戏已在多个行业频繁上演。而五粮液的“走出去”战略则与白酒行业所处的大环境不无关系,五粮液内生乏力,只能寻求向外拓展。

 

  受行业调整影响,2013年除了茅台外,大多数白酒企业的业绩表现都不容乐观,水井坊和酒鬼酒甚至交上了亏损的答卷,五粮液去年的净利润同比也下滑了近两成。业绩低迷的现状今年并没有得到扭转,今年一季度五粮液净利润同比下降27.79%。

 

  在白酒行业营销专家铁犁看来,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主流白酒企业靠内生性增长已比较困难,包括五粮液、剑南春等在内的知名酒企,只有靠兼并重组,进行外延式扩张,才有可能提高企业的规模和效益。

 

  晋育峰进一步判断说:“当前,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承受的压力都很大。在行业低迷期,茅台作为惟一的稀缺性资源可以不走并购之路,但其他白酒企业要想实现发展的目标,不走扩张之路不太可能。”

 

  正因如此,五粮液去年就打响了外延扩张的第一枪,用2.55亿元收购了永不分梨酒业约51%的股份。五粮液相关负责人认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五粮液应对当前白酒行业整体进入深度调整期的有效措施。“走出去”能够实现产品本土化,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而不同于啤酒行业的高集中度,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等五家企业占据着国内啤酒市场近八成的市场份额。白酒行业截至目前的集中度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这为白酒行业的重组提供了并购机遇。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白酒生产企业约有1.8万家,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仅有8000余家,称得上规模的企业不足2000家。这之中区域性酒企数量占据着绝大多数,行业集中度非常低。

 

  铁犁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白酒行业的集中度很难达到家电行业那么高,但是目前我国白酒行业前十位企业不到20%的市场占有率,说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一个成熟的行业,前十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应该能达到70%左右。白酒行业集中度提高是产业发展的趋势。

 

  林枫认为,当前包括白酒在内的传统产业都面临着结构升级的问题,而通过并购整合则能够提高产业集中度,进而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除了外在因素外,五粮液的“走出去”战略还与其内在因素息息相关。晋育峰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五粮液每年所有系列酒的产能在40万吨左右,而现在实际销售量却只有十几万吨。剩下的高达几十万吨的产能怎么消化是个问题。

 

  作为五粮液的营销顾问方,林枫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五粮液的基酒产能是比较高,以五粮液为代表的浓香型占了70%的市场。而通过技术共享则可以将五粮液的基酒在并购的酒企中进行调配、灌装,从而实现大范围的覆盖。

 

  这意味着,收购五谷春酒业和永不分梨酒业,五粮液还有着消化产能的考虑。永不分梨酒业官网资料显示,五粮液控股后,永不分梨所生产销售的产品,其基酒均源自五粮液酒厂,并按照五粮液同意的技术标准及操作进行生产。

 

  显而易见的是,五粮液仅靠收购五谷春酒业和永不分梨酒业两家酒企将产能完全消耗掉,并不太现实。下一步五粮液无疑还会继续物色所要并购的酒企。

 

  并购作用尚难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五粮液的预期中,五谷春酒业的新营销战略方针是以稳现量、寻增量、开拓周边市场为主。稳现量是稳定信阳市场;寻增量是开发出不同层次的产品品种,打造区域性强势品牌;开拓周边市场为主是指在信阳市场基础上,开拓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市场。

 

  此外,虽然五谷春酒业和永不分梨酒业名不见经传,但五粮液却给予了他们一个宏伟的目标。

 

  林枫透露,金谷春和乌龙酒在当地都具有较高知名度,五粮液希望短期内能把当地市场做好,中长期是辐射华中,最后做成几十亿元的市场规模。永不分梨酒业的最终目标也是如此。

 

  对于上述目标,彭智辅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并没有表示否认,只是认为需要更长时间来实现。

 

  对于五粮液收购后的目标,业内人士并不认同,他们普遍认为,上述两家酒企在我国白酒行业名不见经传,收购的作用以及意义都不会太大,最多给五粮液“走出去”战略起到一个探路的作用。
  铁犁认为,五粮液选择外延扩张的战略是对的,但是从选择的企业看,规模都太小,想要实现五粮液规模的增长和效益的提升都比较困难,最终的意义不会太大。

 

  “过去20年,五粮液除了打造了五粮液这个品牌较为成功外,永福酱酒、六和液、五粮春等都不能算得上成功,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失败。例如,六和液刚开始销售达到了1亿元,后来却逐渐没落了,如今老产品已经全部下线。连他们自己花大精力做的这些酒都没有做好,短时间打造像样的品牌还是比较困难的。”铁犁如是说。

 

  据了解,永不分梨酒的最大特色是酒中有梨。林枫坦言,永不分梨酒本身就是一个新奇特的产品,不会在大众市场上推广,主要在婚宴等特殊渠道销售,并且产量也有限制。

 

  将当前销售规模才几千万元,并且面向小众市场的永不分梨酒业打造成几十亿元的市场规模,难度不可谓不大。

 

  与此同时,虽然乌龙酒业在信阳当地颇有知名度,但是去年金谷春和乌龙两大系列酒的总销量也只有3亿元。

 

  在晋育峰看来,五粮液收购五谷春酒业和永不分梨酒业,在渠道和品牌上和五粮液都形不成互为促进的作用。目前看来,能做到的只是消化产能。这两家酒企的产品也借不上五粮液经销商的渠道力量。

 

  “作为五粮液这样的知名白酒企业,虽然并购二流企业有难度,但是并购的企业起码应该是5亿元规模以上的三四流。即便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最终算下来,效果也比并购一个五流都算不上的企业强。”铁犁建议道。

 

  对此,彭智辅解释说:“五粮液‘走出去’战略才刚开始实施,还没有经验,收购五谷春酒业和永不分梨酒业主要是想拿这些小型酒厂来试验,看看并购的效果怎么样。如果效果好的话,会考虑并购大型酒企。”

 

  据晋育峰判断,截至目前,白酒行业的资产价值还没有完全回归,等2015年二线酒企的利润大幅下滑,亏损面扩大,将会有大批规模小的酒企被淘汰,那时资产收购的价格才能回落,白酒行业也将迎来并购重组的好时机。(本报记者 陈芳)

 

 




注:以上广告为调用百度推广广告非本网自主发布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