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分析 > 正文
美“紧咬”中国光伏为哪般?

        7月25日,美国商务部发表声明,初步认定来自中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商务部的做法不仅不利于中国企业,对美国国内的安装商、应用商和终端消费者的利益都造成了损害,为袒护一家上诉企业,却违背了行业的意愿。

 

        继6月3日公布对中国大陆和台湾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征收18.56%~35.21%的反补贴税后,7月25日,美国商务部发表声明,初步认定来自中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其中中国大陆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6.33%~165.04%,台湾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7.59%~44.18%。

 

        美方对中国光伏产品“紧追不放”,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不仅对中美双方新能源市场的自由贸易构成了阻碍,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批评。处于风口浪尖的中国企业,在积极组织抗辩、争取在美国公平竞争的同时,也努力在其他市场开辟新的天地。

 

        美国步步紧逼

 

        这是美国为回应德国企业巨头太阳能世界公司美国分公司的申诉,继2012年对华光伏产品征收“双反”关税后采取的又一轮贸易救济措施。据美方统计,2013年中国大陆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总额为15亿美元,中国台湾地区输美相关产品总额为6.57亿美元。

 

        根据美方程序,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分别于今年12月和明年1月作出终裁。如果二者均认定中国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美国海关将正式开征反倾销税。

 

        与第一轮制裁相比,本轮调查将来自台湾的电池公司纳入了禁令中。据悉,在第一轮中,中国大陆企业所生产的电池及组件属于被调查范围,为规避政策,中国大陆大部分厂商出口美国的组件开始采用台湾电池,而此轮调查可以说将这些企业的退路“封死”了。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美国多次“双反”可能使得我国光伏企业海外市场频频受挫,营收状况大幅恶化,行业深度调整期提前到来。

 

        令人“尴尬”的是,美国商务部的做法在其国内也遭遇嘘声。太阳能行业协会此前警告称,许多美国太阳能制造商依赖于全球光伏供应链,美国的做法也会损害美国太阳能产业下游企业的利益。美国平价太阳能联盟也发表声明,称这对整个美国太阳能产业来说是一次“重大挫折”,因为它将推升美国太阳能产品价格,并减少相关就业岗位。

 

        “美国商务部的做法不仅不利于中国企业,对美国国内的安装商、应用商和终端消费者的利益都造成了损害,可以说是袒护了一家上诉企业,却违背了行业的意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中国应对有道

 

        中方对美方再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指出,频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不能解决美光伏产业自身发展问题,希望美方审慎处理此次调查,尽快终止调查程序,为促进全球光伏产业创造良好竞争环境。

 

        “如放任中美光伏问题继续升级,最终将使两国光伏上下游产业受到伤害。”该负责人称。

 

        本月15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中国诉美反补贴措施案中作出裁定,称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反补贴税违反WTO规则。而中国政府也表示将就“双反”事宜继续同美方展开谈判,纠正这种损害双方利益的行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会长孙广斌指出,商会将带领企业和律师团队密切配合,提供证据、积极抗辩,与起诉方充分交涉,争取最有利、合理的结果。

 

        此外,在全球太阳能产业发展总体向上、总装机量逐年增加的大背景下,各地行业发展速度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欧美市场的风险。

 

        “此前几年,欧美市场光伏行业发展比较成熟,出口到欧美市场的光伏产品占我国总出口额的70%~80%。但近两年,其他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增长。2013年我国总的出口额中,对亚洲国家的占了1/3还要多。今年上半年,40%的出口量流向亚洲市场,美国和欧洲各自占据20%,其余的份额分别流向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多元化的特征日益明显。”孙广斌告诉记者。

 

        “内需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沈宏文提醒,“国内光伏巨头海外战略应适度放缓,新兴市场的风险正在逐渐爆发,盲目扩张只会加剧资金链条的断裂,转向国内才是明智之举。”

 

来源:国际商报


 




注:以上广告为调用百度推广广告非本网自主发布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