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分析 > 正文
剑指整改,迷茫中煤化工的产业思考

        基于我国煤多油少的国情,煤化工在我们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煤质产品价格低廉,在过去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煤质可替代性产品衍生品发展程度也较快,但近几年“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落实使煤化工产业饱受争议。国家能源局在7月份发布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煤化工遭遇前所未有的险境,加之经营不善,前期盲目进入的一些公司纷纷撤离煤化工产业。

 

        这波煤化工险境不仅殃及规模较小的私人企业,甚至有雄厚背景和财力的中国电力、大唐集团、中海油也陆续撤离煤化工产业,煤化工产业遭遇重挫,行业重组整改成了解决煤化工行业燃眉之急的救命稻草。

 

        大唐公司撤离煤化工事件还原:大唐公司从 2005年开始布局煤化工产业,当时煤炭正处黄金期,为了抵消主营业务风险,大唐将目光投向煤化工产业,并把它作为公司多元化业务发展的重点方向,大唐为煤化工投入不菲,截至2013年底累计投入达到584亿,然而,9年漫长筹备换来的是数十亿的财政赤字。大唐能源化工大唐能源化工公司总经理张明在《大唐煤化工投资受挫后的反思》中对当初盲目投入煤化工产业做了深层反思。7月初,大唐宣布为公司经营数年的煤化工业务找到了新的接盘者——具有国资委背景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从双方协议中可以看出,大唐此次出让旗下大唐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几乎所有的煤化工项目,其中不乏国内首例示范性项目。比如内蒙古多伦煤制聚丙烯、年产4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40亿立方米天然气三大项目,三个项目同样还被视为大唐煤化工板块的“中流砥柱”。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董秀认为:中国电力、大唐集团、中海油陆续撤离煤化工产业,即是对煤化工领域行业的冷静思考,也有对自身战略发展方向调整的考虑。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钱宇也表示:高昂的环境生态成本是煤化工产业最大短板,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生态承载能力相对薄弱,以目前生产经营条件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势必造成高昂的环境生态代价,从环境方面考虑,现在造成的环境破坏将来必将投入更多的成本进行环境改造。

 

        前文提到,我国能源结构是煤多油少,煤炭资源丰富,可利用空间较大,后期深加工发展有其必然性,但为了缓解环境污染问题,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就是要提高天然气的比重。而在天然气供应不足的国情下,发展煤制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随着煤质项目技术及工艺的不断创新,煤化工产业也已出现多元化趋势,如果能够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问题,煤化工在我国未来发展前景还是相当光明的。

 

        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走到了进退两难的岔路口,政策打压和国内产能过剩无疑是压在煤化工发展头上的两座大山。但随着煤质烯烃,煤质芳烃以及煤制油等新兴行业投产及有效运行,煤化工行业或迎来新的生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当前煤化工发展确实存在难题,对于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隆众石化网煤化工分析师表示一方面需要政策的引导,通过对企业采取征收环境成本费用约束企业行为,提高煤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意识,为煤化工健康发展提供可行的政策方针;另一方面,国内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巨大,企业应自身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压缩资金成本和能源消耗,从技术层面抓起解决目前的我国城市灰霾问题,让煤化工产业早日被“节能减排”政策所接受。

 

 




注:以上广告为调用百度推广广告非本网自主发布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