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分析 > 正文
中企海外并购热潮背后仍需冷思考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以及各项配套措施的出台,进一步激发了中企海外扩展的热情。不过在机遇面前,中国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首先要搞清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理由,锁定并购目标以后再做尽职调查,最终才能达到双赢目标。


  中企海外并购井喷


  中企海外并购迸发出了“洪荒之力”。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企海外并购实际交易金额543亿美元,超过2015年全年总额,占同期对外投资额比重也超过了2015年的34%。实际并购金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达12个。


  中企对外投资的重心近年来已有所改变,过去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比如铁矿石、石油等,如今则是消费、创新、高科技产业居多。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律师迪弗朗科对记者表示,与其他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不佳的背景下主动并购资产避险不同,中国投资者正从新兴市场转向发达市场,从能源和自然资源领域转向技术和金融服务领域,中企不断寻求对品牌、人才及可以提升其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其他资产。此外,中国还在寻求从低端制造主导型经济转向消费和服务主导型经济。


  此外,在大规模海外并购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已经成为部分发达国家的主要外资来源国。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的推进,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民企在海外并购方面的爆发力更强。普华永道日前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年中回顾与前瞻》称,民企今年上半年的海外并购交易金额首次超越了国有企业,在20宗最大型的并购活动中,民企占了三分之二。上海市商务委的数据也显示,上半年上海对外投资中,民企的投资从以前的占30%一路提升到70%,并购类的对外投资也占到了70%。《第一财经日报》


  出海并购遭遇瓶颈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势头日益迅猛,不少上市公司也从观望逐渐发展成为资深买家,频繁出海以获取技术资源和优质资产,拓展其自身产业链条,“走出去”的冲动非常强烈。不过,在如火如荼的海外并购潮中,中国买家仍然遭遇诸多瓶颈。多家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由于企业自身尽职调查不深、法律财务等资源整合能力欠缺以及市场理解不透,收购标的资产往往被高度溢价,收购后整合失败案例颇多,造成企业商誉减值风险加剧、亏损加大。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中资机构在全球市场的系统性布局缺乏、跨境并购业务开展限制繁多、国际资源网络不全,的确存在服务难以匹配中方企业海外并购需求的情况,难以在跨境并购中发挥中资投行优势,无法掌握资产并购定价的主动权。


  由于缺乏中介机构,不少上市公司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往往还遭遇“中国溢价”,其并购付出的代价较高,甚至造成公司的亏损。“不少中国买家给海外企业留下的印象是‘人傻钱多’,很多时候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因为缺乏国际化经验,对海外市场、资源、法律、财务及人力等理解不透,尽职调查能力不足,收购的标的往往会高出行业平均价格。如果国内有专业机构可以辅助企业,那么在海外收购进程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合理的价格收购标的资产,而不受国外投行和企业的牵制。”一家科技型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避免“中国溢价”情况的发生,企业开始通过与海外知名的私募机构进行合作,借助成立并购基金的方式,以海外买家身份进行收购资产的运作。《中国证券报》


  “一带一路”激发海外扩展热情


  分析人士指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以及各项配套措施的出台,进一步激发了中企海外扩展的热情。同时,在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下,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迅速抢占海外资源也成为一些企业的重要策略。


  实际上,直至今年上半年,资源类资产仍是中企海外并购的重点,如铜、铝等有色金属矿山,以及此前“抄底”的油田等海外资产。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就部分矿产类资源来说,中国在很多领域的储量、产能已达到世界首位,但是消耗量同样惊人。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增长,目前掌握的资源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虽然我国锂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技术、气候、交通等因素影响,资源产出远远跟不上需求的增长,致使我国长期依赖国外进口;面对瓶颈,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在加大对国内锂资源的开发和技术攻关力度的同时,应从全球化、国际化的角度出发,勇于走出去,掌握更多优质的锂矿资源,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强而有力的资源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仅就国内而言,无论是化工行业,还是有色行业,目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情况,在国际大宗商品处于底部区间的时候,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不仅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发展需要的资源,保障经营可持续性的同时降低成本,还可借鉴国际优秀企业的生产经营经验,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利用被并购公司的渠道有效解决产能去化的问题。


  而众多基建、钢铁、煤炭类企业,今年开始频频出海的道理与之类似,一方面是来自产能去化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了政策面的支持态度。


  随着“一带一路”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内相应发布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如国家税务总局便曾针对“一带一路”制订了10项新措施,以便更好地服务“出海”企业。另有消息称,对于一些规模庞大且具敏感性的海外并购,国家发改委亦考虑打算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加快企业并购步伐。《21世纪经济报道》


  纵深〉〉〉


  反垄断审查并非是“拦路虎”


  对于跨境并购,由于各国反垄断法的差异,审查标准迥异导致审查结果不同,审查时间对交易的成败具有决定性影响,从而给并购带来不确定性。但反垄断审查真的是无法逾越的“拦路虎”吗?


  跨境并购使得相关市场的集中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方面可以促进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和技术进步,但同时也可能因为经济力量的集中而形成垄断,产生排除或限制竞争的效果,进而危害经济民生,因此,控制并购可能对市场竞争产生影响,多数国家的政府机构都会对达到一定规模的跨境并购进行反垄断审查。


  在大型并购交易中,提前做好政府审批的各种准备是关系到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买卖双方在交易的准备阶段就需要让外部法律顾问、经济学家、政府公关机构顾问等参与到交易风险评估中来——交易是否带有反垄断规制的风险,如何减缓该等风险,有无主动措施,如何和审批政府机关进行积极沟通等等,都需要提前落实。应当说,从中国企业近几年并购的实例来看,反垄断审查已经不能成为阻碍跨境并购的“拦路虎”。《福建法治报》


  要“走得出去、赚得回来”


  热火朝天,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大潮由去年延续至今。从单纯收购他国资源型企业过渡到入股高端制造业、IT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正是当前中国经济谋求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显性特征。当然,在一片“买、买、买”的叫价声中,也要汲取过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和经营活动中的惨痛教训,规避“走出去”之中的各种陷阱。


  国内一些企业折戟海外市场,主要有三方面问题:首先,忽视了外国情况的复杂性。比如,在东南亚某国,中国某电力企业投巨资开发水电工程,但随着当地政局的变化,工程被取消,中国企业蒙受了数十亿元损失。


  其次,将国内的劣根性带到了国外。如果说第一点很多是不可抗力,那么第二点则暴露出一些中国企业不成熟的一面。比如,在海外,个别中国企业在环境保护、职工安全等问题上缺乏应有的重视,由此成为当事国抨击的对象。在海外招投标工程中,一些企业凭借所谓的国外“经验”,以极低价格中标,试图在施工过程中迫使急于工程完工的业主方追加投资。但国外显然不同于国内,很多低价工程最终成为中国企业“赔钱赚吆喝”的买卖,甚至将国内的利润用来填补海外投资的巨大窟窿,看了让人痛心。


  第三,拍脑袋投资后患无穷。过去几年,大宗商品暴涨,中国也加快了在这些能源资源项目上的投资;但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断崖式暴跌,这些投资几乎无一例外遭遇了巨额亏损。这中间有难以避免的经济趋势性问题,但一些中国企业的好大喜功、拍脑袋决策,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正因如此,中国企业投资海外特别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要做好“过五关斩六将”的心理准备。就拿投资美国来说,中国企业就要耐心面对“审查关”、“法律关”、“歧视关”、“磨合关”以及“竞争关”。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注意收购目标公司所在国家是否存在政治风险、政府审批的风险、工会和雇员反对收购的风险以及交易本身所隐含的商业风险,包括目标公司是否存在任何诉讼和争议导致收购完成后的减值、是否存在知识产权侵权或原来技术许可失效的风险、是否存在控制权变更后的合同解除风险、是否存在商业贿赂等反腐败风险等。


  总之,今后,随着“一带一路”的构想逐步付诸实施,我们将看到更多的中企向顶级跨国企业发出收购要约,将资金投向海外。除了胆识与豪气之外,我们更希望目睹它们战略上的智慧与战术上的灵巧,真正做到“走得出去、赚得回来”。《经济参考报》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