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特色之乡 > 正文
“中国红枣之乡”且末县让红枣产业更“红”

  在全疆红枣产业红红火火发展的今天,且末县作为“中国红枣之乡”,已然令一颗颗小小的红枣,铺就了当地百姓致富的“大财路”。


  9月18,记者从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巴州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且末县红枣种植面积已达18.6万亩,2015年全县红枣总产达3.3万吨、产值4.85亿元,农民人均红枣纯收入达6133元。红枣产业已正真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健康食品的追求,红枣产品的市场规模快速放大,且末红枣消费市场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借着这个机遇,且末县从枣的育种、栽培,到枣产品的加工工艺、质量标准以及鲜枣采收、采后分级、包装、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均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开发与挖掘工作。由此,县域红枣产业在天山南北异军突起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正如其所言,且末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通过十多年的红枣种植实践,已成为全国公认的最优良的红枣生产基地之一。且末红枣在新疆林果产品广州交易会、全国绿博会等展会上获得“中国红枣优质产品一等奖”、“中国绿色食品上海博览会畅销产品奖”;2010年,且末县被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联合认证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枣标准化基地”,2015年,且末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


  2002年起,且末县持之以恒的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超常规推动红枣产业发展,全力进军“红枣且末”奋斗目标。大片的枣树种植区不仅点缀了且末县的风景,对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更点亮了各族百姓的幸福生活。


  在推动红枣产业发展上,该县相继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对种植嫁接、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抚育管护、产业化发展等方方面面给予扶持,连续3年开展“红枣管理年”活动,累计投入3500万元发展红枣产业。同时,先后制定《且末县红枣产业发展规划》、《且末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枣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意见》、《且末县各级红枣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对发展红枣产业进一步实行优惠政策的实施意见》、编撰出版《且末红枣标准体系》等,为提升当地红枣的品质和提高农民种植红枣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记者获悉,在红枣产业发展过程中,该县始终采取有力的措施,吸引扶持有实力的林果业加工企业落户且末,使红枣产业向精深加工领域拓展,提高附加值,提升红枣产业的综合效益,大幅度提高了且末红枣产业化水平。


  由于且末县红枣营养丰富、口感好、品质优,每年10月下旬红枣采收旺季,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纷纷云集且末采收红枣,各乡镇场红枣销售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不到月余时间,该县的红枣便销售一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红枣产业更“红”,且末县还建立健全了促进红枣产业发展的各项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和考核追究制度,县、乡、村、部门分别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层层签订责任状,对每个红枣管理关键环节进行量化考核,县委实行诫勉谈话制度和末尾淘汰制度,给相关人员人人戴上“紧箍咒”。


  现在,且末红枣已成为“天边小城·玉石之都·箜篌故里·魅力且末”之后的又一张烫金名片。


  “‘十三五’期间,且末县将进一步推进“枣业富民”战略,在投入、管理、技术服务上下功夫,实现丰产增收。积极争创生态健康果园,打造“中国最优绿色红枣生产基地”。全力做好红枣品牌宣传推介,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着力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力争“十三五”末,红枣人均收入占全年人均纯收入60%以上。”且末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且末代表团团长何海介绍说。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