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特色之乡 > 正文
辽宁丹东“满药之都”蓄势待发

  不久前,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组织专家团在对辽宁丹东市满药行业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后,同意辽宁丹东冠名“中国满药之都”称号。应该说,这一称号实至名归。如今,为了弘扬满药这一传统产业的精髓,使之更好服务于人民、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丹东市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做精做强满药产业。


  地理优势、文化渊源成就丹东满药品牌


  满药起源于东北的满族,在寒冷的气候条件和严酷的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满族传统医药,特别是满清开国后,借助其统治地位,满族医药又吸收其他民族医药精华,被奉为皇家医药。丹东市是全国满族人口聚居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不仅满族传统文化保留和传承独具优势,与满族医药也有着特殊的渊源。


  满族医药诞生于长白山流域。丹东地区就地处被称为天然大药库的长白山脉。据统计,全地区生长着各类药材1600多种,具有鲜明地理标志的石柱参、五味子、刺五加、益母草、淫羊霍、木鸡等道地药材享誉海内外,这些药材历史上为满族医药的主打药源品种,经独特的方法开发利用,取得了世人认可甚至推崇的特殊疗效。其中,石柱参列入国家第一批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目前,全地区有120万亩药材种植基地,农户近5万个,药材品种百余种,年产值90亿元,已形成满族药材品牌,仅在本地市场销售就突破10亿元。


  与此同时,全市满药生产加工企业应运而生,除已成规模的药材种植业外,已形成满药、满族保健品生产、机械装备制造、流通等全产业链,全行业现有企业182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户。仅2014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即为132亿元。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借“兴边富民行动”东风,丹东市多品种满药取得了国药准字号,“满族医药”有望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丹东药业集团也已被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确立为“十二五期间全国民族特殊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被辽宁省政府授予满族医药生产基地。


  可以说,丹东市发展满族医药产业正处于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环境中。然而,从目前发展情况看,其自身发力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如产业规模迟迟没有做大,产业集聚和关联程度不高,缺乏整体战略布局和有力的扶持推进措施、舆论宣传及营销推介等等。


  那么,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做大做强满族医药产业,使之成为丹东市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


  凝聚发展合力,做大做强骨干企业


  以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为引领,采取资源整合、资产重组等形式,打造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材种植、饮片等满族医药及附属健康产业集群。加速丹东药业的发展和扩张,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存量满药品种,优先扶持独家品种。实施“一企一策”、“一品一策”精准化扶持,分梯次培育重点企业、重点品种。把满族医药及健康产业列为招商引资重点产业,力争引进国内外大型医药龙头企业及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以龙头企业为基地创办和拓展满药产业园区,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水平,突出园区主导产业特色,扩大园区集聚规模。建立满族医药及健康产业扶持专项基金,安排落实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配套经费。同时,利用国家对中医药加大投入机会,协调争取农业、林业、生态等项目资金,将国家及省现有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运用到满族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上,集中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品种进行资金支持。鼓励和支持医药企业通过在主板、创业板、境外上市及场外挂牌交易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用好用足国家兴边富民政策,强化定点定向投入力度。


  创建产业联盟,提升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丹东市所处满族医药发起地和集中地优势,筹建“满族医药健康产业创新联盟”,把国内满药生产企业及满药相关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联合起来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协作。加强与国内著名医药专业院校沟通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瞄准医药健康领域前沿,着力引进一批先进科研成果。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优化产品工艺、提高质量标准和扩大患者人群研究等,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争创一批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创建满族医药大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带动联盟内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信息共享。抓住国家中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机,促进丹东满药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名方成药。大力推进“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形式,打造满族药材种植基地。创建以丹东满族药材大市场为中心,辐射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满族药材集散地。扩张应用空间,发掘养生功能。围绕满族医药医疗治病和健康养生效用,从产业发展战略角度,瞄准全国药品市场,增加丹东进入国家医保、基药目录药品品种;畅通满药采购批发渠道,以系统的营销,影响和推进社会各界对满药的认知和使用;打造满族医药特色文化和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满族医药博物馆,集中展


  示满族历史文化、医药文化,发展满族医药生态旅游,借助旅游市场传播满族医药文化,促销满药商品。同时,开发兼具保健和养生功能的满族食品,即以食品、饮品为核心,创办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满族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尽早形成与满族药品并驾齐驱的满族食品产业。


  强化人才支撑,扩大消费共识


  壮大专业性人才群体,保证产业对基础应用、科技研发、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等人才的需求乃当务之急。应根据实际,充分利用与各大专院校已有的合作关系,以合作、聘请、委托等方式,使域外人才为我所用。建立院士工作站,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围绕医药工业和健康服务业,依托一批知名专家,为满族医药健康产业宏观决策提供客观、独立和科学的咨询,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等,加强学术、技术带头人等人才的引进;通过专题培训、考察交流等方式,积极培养引进管理人才。制定富有激励性的人才引进、培养、扶植政策,对保护挖掘、研发满药有贡献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营造良好环境,吸引跨学科和国内外人才。


  满族医药现处于产业形成期和产品创发期,作为倡导和发起者,丹东市应发挥独有优势,抢占产业、行业、产品高地,加快地方标准制订,推广应用先进质量控制技术,完善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按照国家标准逐步形成满药的基础、产品、原材料等标准草案,为丹东市满族医药产业在整个医药产业竞争中占得先机。(中国工业报记者 李淑梅)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