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发布 种植业即将被颠覆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2-19





  作为农业第二大产业的种植业已经来到了十字路口,变革势在必行。农业行业观察调研发现,当下,中国种植业遭遇品种老化、产品同质化、产量不高、生产方式粗放式等等问题。不变革或将影响中国经济目标!同时,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已发布,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因此,种植业一定要颠覆式发展,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1.jpg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确保2020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推广绿色生产方式,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打造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种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农业行业观察结合《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梳理出了,未来10个种植模式或将会受青睐。


  1、绿色农业模式


  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绿色农业迎来最佳历史机遇。同时,绿色农业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们一般将“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三品”是绿色农业的三个层次,从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逐次提升,标准越来越高。绿色农业模式取决于农业生产方式及管理标准,需要建立在现代化、科学化的田间管理,还要兼顾环境的和谐发展。尤其是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其中包括:1)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2)深入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3)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4)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5)探索开展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


  2、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是种植业的关键一环。因此,轻简化栽培模式成为当下“高成本时代”农业的出路。何为“轻简化”?“轻”是机械代替人工,减轻劳动强度;“简”是减少作业环节和次数,简化种植管理;“化”则是农机与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的过程。轻简化栽培是简化种植管理工序、减少作业次数,农机农艺融合,实现棉花生产轻便简捷、节本增效的新型栽培技术体系。目前,轻简化栽培模式已经在水稻、棉花、果蔬等经济作物上。未来国家将会加快推广陆地中长绒棉、“双低、双高”(低芥酸低硫甙、高产高油)油菜和国产自育甘蔗优新品种,集成推广绿色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3、新农艺模式


  新农人,新农艺,新农具,解决人、方式、工具等问题,其承载着农业先进生产力的方向。其中,新农艺,提质增产,技术为王,方案时代,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农业成果,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推广应用。尤其在大田、大作物上,推广新农艺更具有价值。比如,大豆、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我们也看到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比如,因地制宜在黄淮海和西南、西北地区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拓展大豆生产空间。


  4、“特色产业+”模式


  农业本身的传统性,尤其是特色农业的需要产业化、多元化发展,并且形成“特色产业+”新型发展模式。为了扶持与推动特色产业,我国将因地制宜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蚕桑、花卉等特色产业。比如,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增加更加丰富多样、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绿色优质产品供给。其中,特色产业+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更是推动农民增收新方向。


  5、订单农业模式


  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成为订单农业逐渐成为近几年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早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首次将“订单农业”写入一号文件。目前,订单农业模式在丰富的农业经营实践中更是产生多种典型形式,如“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专业批发市场”、“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公司”等,促成了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在扶贫收官之年,国家支持贫困地区开展特色产品产需衔接,开拓产品销售市场,提高扶贫产业质量效益。同时,加强产销衔接,鼓励实行订单生产、定向收储,实现优质优价。还将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加工示范基地,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6、产业融合模式


  日本农业经济很强,其实靠的就是产业融合模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链条延伸、产业融合、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达到一产、二产和三产的全面融合发展业内人士指出,产业融合发展是振兴乡村产业、提升农业竞争力、构筑乡村振兴物质基础的根本路径。近几年,国家加大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种植业全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比如,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挖掘种植业增收潜力。因此,推动种植业效益提升,必须要大力发展产业融合模式,提升种植业溢价能力及空间。


  7、农业托管模式


  当前,中国农业必须要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怎么能不伤农贱农一系列问题。其中,农业托管成为首当其冲的新模式。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服务组织完成或协助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相关文件表示,确立在当地重点支持开展托管的农产品生产、托管环节、托管模式以及重点支持的服务规模经营形式。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开展有机肥积造施用全过程、托管式、专业化服务,优化肥料结构,增加有机肥施用。同时,农业托管模式将在土地托管、代耕代种、劳务托管、订单托管、农业共赢、联耕联种等6大模式。


  8、循环农业模式


  循环农业早已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其中,“牲畜-沼气-农作物”、“鸭稻共生”、“鱼藕共生”、秸秆综合利用等循环农业新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并实现农业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有效统一。循环农业强大效益,促使政策倾斜。早在2016年,农业农村部就提出《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年)》,旨在推动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投入减量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国家并积极探索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结合,在果菜茶优势产区内的畜禽养殖大市开展替代试点,扩大循环农业落地与发展。


  9、种养结合模式


  21世纪农业接地气的模式:种养结合模式。近年来,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并对农业环保进行重点布局。种养结合是生态农业中一个比较独特的模式,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生态农业模式,近年来各地种养模式纷纷涌现,各种综合种养模式提高了种养效益,为农民增加了收入。种养结合,时代的产业,也是农业发展的趋势。其解决3个问题:1)降低企业整体成本;2)节约农业资源;3)保护自然环境。因此,国家陆续出台扶持政策。比如,2017年农业农村部就出台了关于印发《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该《通知》指出,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结构,带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稳步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全产业链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10、生物农业模式


  中国生物农业应用正育种、农药、动物疫苗、饲料、肥料等领域疯狂发展。尤其是育种方向。2020中央一号文件(二十六条)指出,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其中,《工作要点》中还提到要“优结构”,即继续优化种植结构。巩固区域结构调整成果,调优品种结构,提高产品品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育种、转基因作物等生物农业模式获奖引来大爆发。根据测算,转基因玉米种子具备324亿的收入空间和约100亿的利润空间。券商认为,转基因技术首先将显著抬升种子附加值,有望推升种子价格及利润率;其次,转基因育种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大,将使得头部企业的品种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最后总结一下,中国种植业虽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结构竞争力不强,但目前数字农业、循环农业、生物农业等先进科技已经与种植业结合,未来必将会打破局面,迎来新生。


  作者:马云华


  转自:农业行业观察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