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消费信心逐渐积极 后疫情时代你要买哪些东西?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5-27





  自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已过去近5个月,国内居民对疫情的恐慌情绪正在逐渐消解。


  近日,据波士顿(BCG)咨询,3月12日至3月16日的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提到新冠疫情联想到热门词汇是“封城““传染“。而在5月8日至10日的调查中,热门词汇是“戴口罩““居家“。


  不过,疫情带来的次生影响仍在继续。BCG在5月8日至10日对近3000人的调查中,55%的受访者担心自己的财务状况,这也使得居民消费倾向于生活必需品,特别是与健康相关的必需品。同时,BCG方面指出,当前居民消费渠道也在“数字化“,数字化消费必将伴着新基建浪潮以不可逆转的势头发展着。


  消费者信心逐渐积极


  尽管疫情重挫了国内消费信心,但目前来看正有转好迹象。与国内疫情刚刚受控但仍处“拉锯战“的3月相比,5月消费者的悲观情绪已下降许多。


  据BCG数据,五一黄金周后,70%的消费者认为病毒会导致经济衰退,较3月中旬下降了7%;19%的消费者认为最坏的影响还未到来,较3月中旬下降了16%;74%的消费者认为世界仍处于严重威胁中,较3月中旬下降了14%;66%的消费者认为病毒改变了日常生活方式,较3月中旬下降了21%。


  可见,尽管消费者信心在回暖。不过,”回到过去“仍来日方长。


  事实上,当前国内疫情防控稳步推进,但防反弹和防境外输入的压力还在。”这次疫情到现在为止没有结束,全世界的疫情可能要持续一到两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偶发性的散发病例会成为我们未来一到两年的特点。”


  与病毒共生的社会新常态下,居民消费倾向于生活必需品及其升级产品。BCG的调查显示,在未来六个月消费者会增加开支的前十大消费领域是:生鲜和有机食品、儿童保育、包装/冷冻/罐装食品饮料、居家娱乐、家庭护理产品、维生素/保健品、教育、预防性保健、餐饮外卖,以及公共事业。


  相较而言,消费者在非必需品上的消费会减少。未来六个月减少意愿最强烈的十大消费领域是:旅行、户外娱乐、外出就餐、博彩、奢侈品/时尚、公共交通、烟草/香烟、家居装饰、酒精、家用电子产品和电器。


  “旅行、户外娱乐、博彩、奢侈品都是过去一段时间里,在中国发展最快、最好、利润额最高的品类,但这次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非常大。其次,这些都是大品类,是非常大的产业链,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波士顿咨询消费品创新专题亚太区负责人丁佳川强调。


  数字化消费


  2020年一季度,居家隔离拉高线上零售增长额。据BCG分析,第一季度,B2C电子商务在零售销售中的普及率普遍提高。以天猫和京东为样本平台,生鲜同比增长102%,日用必须食用品同比增长64%,非必须食用品同比增长18%,家庭用品同比增长44%,消费性电子产品同比增长26%。


  这也催化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疫情暴发期间,直播、O2O平台、社区电子商务、短视频、无人零售和社交C2C成为消费者的主要消费渠道。


  “整个消费行业不断向前演进,一定程度上再也回不去了,但未来肯定会比过去更好。在很多环节上的变化,特别是数字化会让消费者进入一个新环境。”丁佳川接着说:“从现在到最后的稳定,我们判断这个时间有2-3年的时间,稳定的时间点是全球有了疫苗,全球的金融环境、贸易环境得到稳定。这个时间是比较长的。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行为、消费格局、消费行业会不断的演进,同时会面临挑战。”


  对此,丁佳川指出在消费层面的八大趋势:


  1、购物者的使命促使备货需求增大;


  2、家庭场景增多,如烹饪、工作、锻炼、观看数字屏幕的重要性提升;


  3、与健康相关的必需品(如生鲜食品)需求增加;


  4、消费者追求安全和质量,对非必需品类的购买力下降;


  5、电子商务的普及程度有所提升,特别是生鲜食品、食物服务、教育等电子商务普及程度较低的品类;


  6、电子商务新模式的广泛应用,比如直播、社区团购、社交商务等;


  7、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渠道增加,更积极、更密切地吸引消费者;


  8、对于1小时内完成订单的需求日益增长。


  同时,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铺设,数字化生活的基础设施也将更完备高效。DigitalBCG中国区负责人魏杰鸿提示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关于科技,数字化转型是关于如何改变思维方式、运营方式,使用最好的人才、技术进行工作。(企业)需要让所有的员工改变技术能力,同时改变他们使用的工具,这才是最重要的数字化转型。”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