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应保持定力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2-10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为防止疫情大面积扩散,各项管制措施不断加码。虽然疫情对经济的拖累作用不容小觑,但中国经济的韧性不会因为此次“黑天鹅”事件的爆发而改变。基于这一判断,宏观经济政策应如何调整?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弱,却对国民经济贡献巨大的中小企业,政策应给予怎样的支持?对此,记者汇总了近期专家学者的观点和建议。
 
  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或为新的经济模式提供发展机遇
 
  “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日前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对经济影响大小取决于疫情防控,影响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近日也认为,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是暂时的,“疫情可能会对我国一季度的经济活动造成扰动,但是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经济会较快地回到潜在产出的附近。”他表示,中国经济有较强的韧性和强大的潜力,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不会因为这次短暂的疫情而发生改变,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空间仍然是十分充足的。
 
  “疫情只是一个短期突发事件,暂时增大了经济运行的波动,但不会更改中国高质量增长的趋势。”这一观点,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同。“历史数据表明,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常都是短期的,经济常呈现出“V”形走势。受灾害破坏和市场情绪影响,经济增速通常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市场情绪回归平稳,之前被暂时压抑了的消费、投资等需求会得以释放,从而带来经济的反弹。”毕马威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中国政府快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金融、财政措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特别是关注民生以及因疫情面临困难的中小企业,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或出现连续经营困难。可以说,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并不会因为一次疫情而改变,未来发展依然可期。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提出,对全年经济不必过度悲观。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一轮短周期的上升阶段,预计疫情冲击之后,这个上升阶段特点仍会有所表现。亚金协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相信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之后,总体上对中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应当是暂时性的,下半年的经济增长有条件明显恢复。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也表示,只要疫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控制,本次疫情可能表现为需求端的短期冲击,并不影响经济的潜在产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
 
  长期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暂冲击经济的同时,反而会为新的经济模式提供发展机遇,甚至催生新业态。数据显示,与2003年“非典”时期相比,新经济形态已成为中国民众生活中的重要部分,2019年的数据显示网络购买已占到社会零售总额的20%以上。而疫情期间网络办公以及减少人员接触的代买代送等新模式的兴起,为化解疫情对消费的冲击提供了缓冲空间。“现代物流体系、远程办公、线上教育等新领域的发展不仅缓解了疫情状态下社会功能停滞,同时也促进了居民消费升级。”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对本报记者表示,可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5G、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推动服务消费朝着更加专业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疫情的防治中,通过大数据和AI分析发现潜在感染人群、预测疫情走势,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表明中国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领先世界,新经济也将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也认为居家隔离和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导致线上消费、线上教育、在线办公、视频会议等新的工作生活业态快速发展。此外,他还强调,疫情的前期应对反映出信息公开、应急医疗、城市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将激发出未来政府治理的公开透明和协调组织配套能力的提高。
 
  不应因短期经济利益放松防控
 
  政策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而非“大水漫灌”
 
  评估和预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在于具体数值,是有助于提出控疫情、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的实质性措施。
 
  专家们的共识是,不能因为舍不得短期经济利益而放松防控。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就表示,延长春节假期和实行弹性工作管理等防控措施都是有短期经济代价的,由于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短期受冲击比较大,因而可能对延长假期有不同意见,部分大企业也面临着用工短缺,劳动者长期闲置在家也有经济损失,对此可以通过减税降费等多方面给予适当的补偿,但是不能放松防控,造成疫情扩大或反复。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大概率是短期现象,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从这个角度看,短期采取严格防控措施非常必要,可以说不存在控制疫情和经济冲击之间的取舍。
 
  也正是基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现象这一重要判断,彭文生认为,政策更多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扶持,帮助受影响严重的行业、地区和群体,而不应该是大水漫灌式。也就是说,宏观政策应该注重结构,而不是总量。虽然货币政策可能较没有疫情的情形下宽松一些,但主力应该在于财政扩张,包括减收与增支。
 
  专家普遍认为,宏观政策的重头戏应该放在财政政策方面。但客观地说,在2019年大规模减税降费之后,财政当前已经面临着比较明显的减收压力,今年进一步减税的空间似乎不太大。因此,专家建议,财政政策应该在支出方有针对性地、结构性地发力,对一些受影响较大的地区和部门,做一些定向的财政支持。一方面,财政支出要扩张;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又面临减收压力,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如何调和?有专家提出,在疫情对于经济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特殊情况下,财政赤字率可暂时不受3%的上限的限制。巴曙松就表示,3%的标准适用于经济增速较低,政府债务率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特殊情况下的短期内财政赤字小幅度超过3%,并不会影响我国财政的可持续性。并且,可以通过结构优化控制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也认为,经合组织为财政健康画过两道边界线,一是财政赤字不超过GDP的3%,二是公共债务低于GDP的60%,这两条线的关键是政府的整体资产负债表,僵硬地死守3%的赤字率,可能没有必要。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还有一个财政工具也需要用起来。他表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给今年定调“稳”字当头,再加上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此时有必要把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相应地,应该放松地方政府的融资约束,满足其合理融资需求。“这是今年我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保持平稳的一个关键。”
 
  货币政策方面,专家认为应继续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回顾“非典”时期,央行虽未采取降准、降息等操作,但通过大幅度宽信用操作,发挥了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数据显示,贷款增速自2002年底的15.8%波动上行至2003年8月阶段性峰值23.9%,M2增速由2002年底的16.8%波动上行至2003年8月阶段性峰值21.6%。因此,专家预测,央行将采取宽货币与宽信用的组合,可能通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定向降准、专项再贷款、再贴现、PSL放量及MLF操作等多项货币政策工具,扩大信贷、社融增速。2月3日和4日,央行超预期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两天累计投放流动性1.7万亿元,保持了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稳定市场预期。
 
  防止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蔓延
 
  构建帮扶长效机制
 
  我国中小企业一方面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吸纳了全球约八成的就业,贡献了近七成的营业收入,渗透于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但另一方面,也具有“基础病症”,在当前这一特殊时期,容易出现集中关闭退出风险。若不妥善处置,风险将向就业和消费蔓延,影响社会稳定。
 
  据市场调研,超过八成中小企业的账面现金余额仅能维持企业生存1到3个月。若疫情持续,不少中小企业将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冲击较大的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文化娱乐、批发零售等服务性行业。“在疫情爆发期间,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但仍需如期支付租金、员工工资、贷款本息等开支,现有的原材料和订单也可能遭受损失。”招商银行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谭卓对本报记者如是说。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也表示了担忧。他说,延迟复工对许多中小企业的生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可谓雪上加霜。如果企业出现较大面积倒闭,就业形势就会恶化。
 
  “当前货币政策的首要重点是防范信用收缩,解决中小企业现金流问题,次要才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认为,停工停产对实体企业构成较大负面冲击,生产、销售及物流运输等活动停滞,但企业融资成本和库存成本是固化和刚性的,尤其是资金周转压力较大的中小企业更为如此。因此,货币政策应防范出现大量企业资金链断裂进而引发的信用收缩风险,对部分有市场但因受疫情影响、经营暂时萎缩、资金临时周转困难的企业,政策或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提供信贷定向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据了解,2月1日,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出台了30条政策措施,要求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改进金融服务,开设支付、国库、外汇、现金、信贷、金融基础设施的服务通道,简化业务流程,减免相关费用,保持金融服务的连续性和便利性。政策强调,要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事实上,在防疫期间,银行保险机构在优化金融服务、主动减费让利、加快保险理赔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专家表示,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关键是恢复经济运转,“帮助”而非“代替”企业,协调并灵活解决企业面临的真正的“不可抗力”困难。因此,除临时性救助措施外,还宜尽快实施中小企业发展和救助计划。对此,潘功胜日前明确表示,今年以至今后,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仍然是金融系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他提出,将改革完善针对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政策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的提升工程。同时,将会同地方政府完善信用信息、风险分担等机制建设。
 
  金融管理部门的表态对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银行是我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供的主力军,但目前自身面临资本金不足、不良率上升、内部治理不完善等困难,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惠金融服务方面存在“能力不足”。而过度依赖行政力量和央行提供低成本资金,不仅杯水车薪,也有可能破坏市场机制。因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提出,当前可考虑鼓励中小银行在保持风险独立性的前提下,积极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将资金及时输送到需要救助的小微企业中去。此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朱武祥还表示,如果疫情波及面大、持续时间可能比较长,需要进一步升级金融救助方案。比如由财政出资,甚至发行特别国债,成立国家及地方中小企业救助或者振兴基金。


  转自:金融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