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59颗!大数据看北斗导航卫星的“前世今生”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6-24





6月23日9时43分,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的发射成功,宣告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此时距离第54颗北斗卫星的升天不过3个多月。


北斗一号系统从无到有,北斗二号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北斗三号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二十年间,中国北斗蹚出了一条独特的探索道路,在导航领域成就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


20年,59颗!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要追溯到20年前。从2000年10月31日,成功发射第1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到2020年6月16日,第55颗北斗卫星升天,这20年间,中国共成功发射了59颗北斗卫星。其中4颗为北斗导航试验卫星,55颗为北斗导航卫星。


2000年10月31日零时02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托举首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入夜空。27分钟后,卫星测控中心传来喜讯:星箭分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第1颗卫星成功入轨仅50天后,第2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又被送入地球同步轨道。2003年5月25日,第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升空,作为备份星与前两颗工作星组成中国完整的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一号。


随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转入应用阶段,2007年4月14日,第1颗北斗导航应用卫星发射成功,拉开了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201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迎来5颗“新成员”,系统初现雏形。此后进入高密度发射期,2012年10月25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16名成员全部发射升空。


2017年11月5日,距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不到半个月,北斗三号第1、2颗组网卫星升空,拉开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大幕。2018年“一年18星”,刷新了卫星研制生产的中国速度。2019年,第44颗到第53颗北斗卫星发射成功。2020年,第54颗、第55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北斗系统“三步走”


中国开展卫星导航与定位研究最早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但由于技术条件和时代背景制约,真正提出研制导航卫星是1983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按“三步走”规划实施。



1994年,中国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创新性提出双星定位的实现方法,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和短报文服务。定位范围局限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具体为东经70—140度、北纬5—55度,定位精度100米左右。尽管有局限,但北斗一号系统有划时代意义,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二号第4颗备份卫星,标志着“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建设圆满收官。北斗二号系统2004年启动,2012年底完成组网。定位范围扩大到东经55—180度,南纬55度—北纬55度间大部分区域,定位精度10米。北斗二号系统实现了覆盖范围从国内向亚太区域的跨越,是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站在前两代的肩膀上,北斗“第三步”迈得无比自信。2009年,北斗三号工程启动后便尝试冲刺。星间链路、全球搜救载荷、新一代原子钟等“神器”闪耀亮相,整体性能大幅提升。2018年年底开始提供全球服务,2019年接连完成7箭10星的发射。随着2020年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正式开启“全球时代”。


北斗应用“标配化”


卫星导航定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从2006年至今,中国卫星导航产值持续增长,北斗贡献率更直线飙升。


2013年,中国卫星导航产值首破亿,达到1080亿元。2014年卫星导航产业总值高达1343亿元,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数量有13000多家,从业人员数量约40万。2015年,该行业的上市公司总数增加到37家,从业人员数量约45万。2016年,卫星导航产值高达2118亿元,其中北斗贡献率超过70%。


2018年,卫星导航产业群体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进一步突破,截至2018年底,中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突破6万件,位于全球首位。产业总体产值突破3000亿元,北斗贡献率达80%。


同时,北斗应用呈现新一轮快速增长态势,广泛应用于交通、海事、电力、民政、气象、渔业、测绘、矿产、公安、农业、林业、国土、水利、金融等十几个行业领域,并在多领域迈向“标配”阶段。截至2018年底,中国有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5 万辆邮政和快递运输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70艘交通运输公务船舶安装使用或兼容北斗系统,国产民航运输飞机也搭载了北斗系统。


交汇点记者 周娴/文 朱丹清 郄立云/图


  转自:交汇点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