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盛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非遗保护传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刘源隆    时间:2022-02-10





  从国家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之初,马盛德即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既是非遗保护概念的普及者,又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回顾自己的工作,马盛德不禁感慨:“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这20年非遗保护全程的参与者,最大的感受是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而且我从工作中也得到了快乐。”


  1986年,马盛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0年,他调入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舞蹈研究室。1995年,35岁的马盛德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舞蹈史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马盛德留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2001年,他从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调至该院科研管理处,先后任副处长、处长。马盛德说:“我从一个研究者转换为管理者,科研管理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正是在那一年,文化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展昆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论证、评选工作。

  2002年5月16日,为了纪念昆曲成功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了“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座谈会”,并启动了“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文化部领导和国内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代表处官员参加了会议。此后中国艺术研究院多次组织“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法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高层论坛”等高层次学术活动,在国内营造了非遗保护的社会氛围,为国家层面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础。马盛德领导的科研管理处正是这些活动的组织方,他从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开端就站在了第一线。

  以人为本,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马盛德说:“如何让非遗融入今天的生活,这是我们不懈追求的事,我们提出了一个关键的理念: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非遗公约》),“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这一理念正是对《非遗公约》精神的中国表达。

  2009年,国务院批准在文化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马盛德被任命为副司长,后担任非遗司巡视员。2012年,马盛德被评为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从此,中国的非遗保护走上了全面的法制化轨道。国家层面对非遗保护力度加大,中央财政设立非遗专项资金,国务院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建立非遗的调查制度和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制度,建立了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非遗保护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逐步完善,20多个省区市文化厅局都设立非遗处,近30个省区市设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各地区有保护条例(保护办法),建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法律与制度不断健全,我国的非遗保护成效显著。2015年,非遗司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让边疆地区的传承人走进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专业院校,与专业学者、设计师一起研修研习,研究非遗产品如何跟当下生活进行结合。

  这一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社会、提高品质,解决了传统工艺类非遗产品的民族性与时尚化、品质化、多样化的问题。马盛德说:“非遗保护坚持以人为本,这样的理念也是符合《非遗公约》的基本精神和原则的。”

  非遗保护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

  记者上一次采访马盛德,还是在2016年5月。彼时他正为“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的申报工作而忙碌着。马盛德回忆:“我当时被文化部党组委派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去参会申报,当时深感责任重大,因此把工作做到最细。到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我们代表团一行第一时间到教科文组织秘书处,把补充材料及时提交上去,尽可能做到项目材料万无一失。”

  如何向世界讲清楚“二十四节气”是一项什么样的遗产呢?据马盛德回忆,当时的文本制作非常艰难。“二十四节气”丰富的内涵要表现在申报书中,需要用凝练清晰的文字通俗易懂地表述出遗产的价值。非遗司当时组织了非遗、历史、民俗、天文、气象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请非遗专家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遗的语境和术语表述出来,每一个表述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讨论商议。

  2016年11月30日,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上,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在当年就引起了轰动,大量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科普图书出版,很多幼儿园、小学由此开设了“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科普课程,很多艺术家也被激发了创作灵感,用舞台艺术、美术、音乐的形式表现“二十四节气”。马盛德说:“人民群众通过‘二十四节气’进一步提高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激起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潮。”

  马盛德说:“一是党和政府主导,二是专家学者的学术支持,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这些是非遗保护3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活态性是非遗保护的根本属性

  退休以后,马盛德继续坚守非遗保护的阵地。他担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不断到全国各地进行非遗的相关讲座与工作指导,还在中国社科院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展研究生教学工作。

  马盛德总结:“在政策性上,我们的保护要遵循《非遗公约》与《非遗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非遗保护关系到民族问题,遗产价值的判断涉及社会、宗教、可持续发展、外交等多方面的问题;在专业性上,非遗十大门类都各有自身的特性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专业性很强,隔行如隔山;在学术性上,每个门类和项目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知识体系,学术内涵也极为丰富。”

  马盛德直言:“活态性是非遗保护的根本属性。在非遗保护中尤其要强调这一理念,这是区分非遗与物质遗产保护差异性的重要判断。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前进。”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