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民艺”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5-10





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一个时刻,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在同时对抗未知的疫病,在一部分人乞问“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的时候,更多人开始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办。面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或许最好的药方是“民艺”——未来不仅是属于信息文明的时代,更是属于生态文明的时代,也是属于生态“民艺”、生态造物的时代。 

  究竟什么是“民艺”?为什么是“民艺”呢? 

  按字面训诂,“民”可以解释为“民间”“民众”“平民”“人民”,“艺”可以解释为“艺术”“技艺”“手艺”“工艺”。“民艺”的内涵与这些约定俗成的名词相近,却不能直接画等号。“民艺”可以理解为“民间艺术”“民俗艺术”“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文艺”“民间技艺”“民间手艺”“民众艺术”等,但又不是这些词的缩写,而是在某种意义上融合了它们的内涵。可见“民艺”是一门跨多学科的科学,它的内涵与外延是建立在多学科的研究之上的。“民艺”不仅仅是静止的艺术现象,还表现为一种符号和文化载体,同时又具有生活过程的意义,是生活整体的一部分。这其中有三个核心观点:“民艺”永远是活态的;“民艺”是人类的文化载体;“民艺”立体记录人的生活,人离不开“民艺”。 

  不妨将目光回溯到世界的“原点”。盘古“改造”自己化作天地混沌初开后的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河湖海、流转四季;女娲造人造物、炼石补天、创世化育、物我一体,这虽非信史,却可视作人世间生态初现、造物之源的背景和滥觞。直到今天,造物,尤其是“民艺”造物,甚至只有“民艺”造物,依旧坚持在打造、维护人类自身的同时,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宇宙观,兼顾世间万物所共有的生态。 

  在此基础之上,相比“学院派”的纯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民艺”承载的信息,绝不仅仅是常人印象中的花花草草、飞禽走兽、时令节庆、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其中蕴藏着许多传统文化——尤其是“不立文字”时代的文明密码和符号。对中国人来说,“民艺”就像一部神秘的“天书”:无论是原始的图腾纹样、神秘的洛书河图、奥妙的易经之术,还是道家的苍茫大道,儒家的中庸之学等,都被这本“天书”以最兼容的方式记录、吸收、沉淀、传播,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人与生态,也就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所以说,“民艺”早已突破一般意义上的审美范畴,它是全息的、生动的、立体的、广博的。虽然经过时间的涤荡,许多承载人类文明的视觉符号和工艺方法、口令、行为等已经失传,但今人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解读、研究和传承,实现与祖先、自然、宇宙对话的可能,从而找回真实的自己,找到在当下生态中合宜的位置。 

  从文化共生的东方近邻到发达的西方国家,抑或是相对原生态的非洲诸国,尽管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但在保护“民艺”方面,可谓出奇地一致。毋庸置疑,人们看中的不仅是“民艺”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是其在涵养生态方面的不可替代和对生态原貌的最大程度保留。 

  在日本,以“现代‘民艺’之父”柳宗悦先生为代表的一代“民艺”研究者,真正将“民艺”在日本乃至世界发扬光大。“民艺”对于彰显国家形象,涵养民族文化、自然生态和传统信仰,强化国民意识、社会责任,确立族群归属感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追溯历史,现代设计启蒙运动在亚洲以日本的“‘民艺’运动”著称。在“二战”前的“‘民艺’运动”中,柳宗悦先生提倡“存在于日常民用之中的,能直观感受到的简素、健康的美”,这使得“民艺”的审美理念深入人心。“民艺”作品中特有的自然之美,最能反映人类的生存活力,在流于虚伪、缺乏真爱的今天,这些真正抚慰人类心灵的“民艺”造物,最令人感动。 

  再看美国。虽然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历史很短,但学界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使“民艺”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作用。研究美国及美洲大陆的“民艺”,可以在全球各民族的文化中找到对应,它们共同凝结成这块神秘大陆的“民艺”精华。包括美国在内的美洲现代“民艺”中蕴含着一种意识:“对当下自然生态每况愈下的焦虑,对以往原生态自然的强烈怀旧与留恋。” 

  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民艺”生态,在移民与土著民族的战争结束后被“抢救性保护”;假使没有原住民的“民艺”生态,美洲将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南方再普通不过的竹篮,成为最早的中国传统“民艺”生态的样本。美国汉学家贝特霍尔德·劳费尔深爱中国的风土人情,二十世纪初曾多次来华考察,1925年,他编著了《中国篮子》一书,在当时被归入“设计人类学”的范畴。美国学界在本土甚至是世界范围内对“民艺”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来自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她被命名为“露西”。露西是我们共同的“祖母”,她证明了伟大的人类是从非洲大陆走出来的。正因为非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生态文明的摇篮,非洲“民艺”中留存的不仅是非洲的文明密码,更是关乎全人类的生态密码。有句话是这样来描述非洲“民艺”的:“始于双手,终于生活。”其实这句话适用于所有地区的“民艺”,只不过确乎从非洲“民艺”那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人只有进入“民艺”,才算真正进入生活;只有了解民艺与生态的关系,才会恍然顿悟——其实我们是生态的孩子,我们需要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爱她。 

  在近代工业革命早期,新科技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和渐次推演的时间,恰与康乾盛世重合。可古代中国对外来技术一直持极为审慎的态度,甚至一度给它贴上奇技淫巧、扰民心智的标签;但是对本土自发产生的有关“技”的层面的定性和态度,尤其是定位在“民艺”层面的“技”,和对外来技术的态度截然不同,因为本土生态“民艺”当中的“技”与生老病死、人伦纲常乃至宗教礼仪密不可分。尽管历朝历代各个领域的“民艺”家大都倾向于不立文字、隐姓埋名,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前人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民艺”文本:从《考工记》到《天工开物》再到《髹饰录》,甚至是《史记》的《货殖列传》篇,虽然主题是记载“货殖”(经贸商业),但对列国“民艺”(手工业)也多有涉及,这些历经几百年乃至几千年传承的不朽文本,除了撰述集成的有关“民艺”的细节异常珍贵,蕴含其中的“民艺”生态观更是无价。《考工记》所言最具代表性:“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可见中国人秉承的人与自然沟通融合的生态观,从一开始就深植在传统“民艺”的“天”“地”“材”与人的和谐统一的造物观中。所以说在生态文明的范畴内,“民艺”作为塑造者与书写者,一直在场。 

  传说试图追上太阳的夸父用过的手杖,最终开枝散叶,化作一片桃林;这片桃林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人与天地自然握手言和的开始,将它作为人与生态共生关系的象征最为恰当。“民艺”便是那片桃林——“生态共生”条件下孕育出的果子,或者说是关于生存经验下的成果。但它不仅仅是一个祖先传给我们的“金饭碗”,更是我们和自己、和他人、和周遭、和宇宙,和过去、和现在、和明天维护血脉亲情、产生友好关联的唯一“虫洞”意义上的渠道。如果说在当下的中国,有什么可以让人在信息化革命浪潮不断迭代时从容面对时空撕裂、生态危机、文化断层带来的冲击,唯有“民艺”的温情疗愈才可以让我们记得来时路,才能把生态之根留住。 

  所以说,当一个人接触了“民艺”,爱上了“民艺”,他就会懂得何为造物、为何造物,就会自发成为生态文明的守护者与生态建设的参与者,而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地球生态将不再受伤,我们共同的母亲将不再流泪。(黄 笳  延 丰)


  转自:北京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