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的艺术美学 丰实“文化获得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2-19





  在中心城区静安,有这样一座有意思的公园,源源不断 “输出”美学气息,更释放出一座城市由文化艺术而垫实的高雅气质。她的名字,静安雕塑公园。


  今年,随着“2018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启幕,两年一届的国际雕塑展在这个公园已走过十年。


  当下,上海正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 “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走向全国、迈向全球。


  这场在公共空间内延续了十年的艺术探索,正是一座城市在探寻新的社会治理模式、新的文化艺术发展路径上的缩影。


  “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办公室、静安区人民政府主办。展览定位于具有国际水准、中国高端的“公共艺术”展览,不仅注重将国际顶尖作品引进来,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国内的艺术家和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同台互动。


  2010年,首届雕塑展亮相,迎来无数公众目光与好评。


  同年,静安国际雕塑展和静安雕塑公园入选全国城雕委“全国优秀雕塑项目年度大奖,并有21组31件国际大师级雕塑作品被永久保留在公园内。


  2012年,展览期间还举办了“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公共艺术论坛,建立了静安区青少年公共艺术教育基地。当年参观游客达43万余人。


  2014年,来自11个国家的15位艺术家携59件作品在这里竞争“C位”,观展游客首次超出100万。


  2016、2018年,雕塑展走出公园向社区、园区延伸,“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大提升,参展数量和质量再度“跃级”。“威尼斯双年展”所创作的作品也现身登场,高科技新媒体的展陈手段不断丰实。


  十年来,公众对于雕塑展的反映也有了明显“进阶”——从最初的看热闹、合影拍照,到慢慢地看出门道、学会鉴赏评价,再到主动接受美学以熏染自身素养……外界评价:这样的公共文化艺术空间也润物无声般地让市民变得更文明、更知理、更有素养。


  而与雕塑展同步举办的相关论坛,也成果颇丰——从探讨公共文化艺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到探究公共文化如何顺应并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向往、在新时代提升生活品质。


  “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现实与梦想的和谐”,这是雕塑展的初心。


  特别近两届,雕塑展在不断提升自身“艺术海拔”的同时,也开始向外部拓展艺术辐射,一些雕塑作品和活动走出雕塑公园本身,浸入到更多的社区、街头、商圈,体现了一座城市由文化带来的温度。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美好生活更多地体现在人们对文化、精神领域的更高追求上。在上海这个不乏颜值的“容器”里,公共空间里的高水准艺术雕塑展带给大家的是最生动、最丰富、也最走心的获得感。


  策展人


  历时十年的文化觉醒


  对于走过10年的静安国际雕塑展,策展机构负责人毛文采攒了一肚子的故事:艺术终究是“养”出来的,没有坚持就没有成果。


  十年前,她与一位著名艺术家探讨如何做好雕塑展时,对方说:“雕塑展,我看得太多了。不要说第一届、第二届怎样,至少先满五届再来说。只有坚持到那个份上,才算是真正的雕塑展。”


  如今,走过十年,毛文采终于有了十足的底气来回顾这场关于文化的觉醒。


  主题的觉醒:什么是“国际化”


  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坚持10年办展绝非易事。


  从经济角度,南京西路的“梅泰恒金三角”,诞生了全中国最早的“亿元楼”;从人文角度,静安有很多名人故居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从受众看,这里白发、白领人群各占一头,各有所需。


  就是在这样一块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志在打造“国际静安”的土地上,要做一场国际化的雕塑展,她坦言“压力很大。”


  2010年,第一届静安国际雕塑展举办之时恰逢上海世博会期间。借着世博会的契机和“国际静安”这一城区定位的机遇,雕塑展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国际化”的主基调。


  而背后,策展人花了整整三年兜遍全世界搜罗雕塑精品,精心筹备。哪里有合适的作品,不管是美术馆、画廊,还是艺术家工作室,他们就一定会跑去看。


  第一届雕塑展的成功,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为之后几届雕塑展明确了整体调性。


  挑战也随之出现。大众的眼界和期待会越来越高,希望每一届都有所突破和超越。但能遇上好的艺术家、好的作品,这不是主观能掌控的,需要机缘。去年,毛文采特地去了威尼斯双年展,在奥地利国家馆看到《静眺地中海》这个作品之后,当即就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让这件作品来参加今年展览。


  同时,对于雕塑展“国际化”的理解,策展人也有所执着:不是但凡大师级的艺术作品都能“生搬硬套”地放在这里,要考虑到作品之间的关系、作品和环境的关系,“讲求整体品质才是最能凸显国际化的地方。”


  策展人的觉醒:反复研磨核心“词根”


  五届雕塑展,每届都有一个特定主题,但不管主题怎么换,“城市”始终是最为核心的词根。


  这在十年前的文化语境里,雕塑、公共艺术和城市,这些概念之间并没有建立太强的关联性。可以说,国际雕塑展在探究公共艺术与城市功能、智慧治理方面较早迈出了创新的步伐。


  经过反复研磨,第一届雕塑展的主题定为“城市幻想”,继而决定要用五届的展览来探讨城市这个议题,探讨城市、公共艺术与人的关系,更希望借由这种探讨,不停地推进“城市”主题的内涵。此后的“城市之光”,用到了很多夜间灯光来烘托作品;“城市家园”,旨在讨论新老都市人的归属感和交融;再后来就是“城市创变”,追寻上海日新月异发展速度背后的核心动力;到了这一届,主题成为“城市无界”,放眼未来的跨界和无可限量。


  可以说,追求时代议题的视觉呈现,这是雕塑展一脉相承的真正内核。


  公众的觉醒:让艺术发挥启发和引领作用


  十年间,举办雕塑展的实践也让主办方和策展人越来越明白:从城市艺术与公众、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和映照关系来看,有一条优先原则——让艺术更具有启发和引领的作用,而不是屈从于传统观念的“有什么看什么”。


  因此,在考量入选作品时,策展人更看重的是作品的公共性,而非雕塑性。即希望作品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让它在空间上和穿梭在公园里的人取得尽可能多的互动与关联。


  策展人说,静安雕塑公园,是城市里最典型的公共空间。在这里,人群是可以自由走动的,可以聊天攀谈,享受花草树木带来的惬意。作品在这里,公众可以对它们发表意见,或是欣赏,或是批评,大家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和它产生不同的互动关系。


  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开放的、多元的,能引人遐想、给人启发的。


  回看当下,那些永久保留在公园里的作品,即便从现在的视角来看,不管是形态、美学、还是文化内涵,非但没有显得落伍,依然很前卫。


  市民


  每个人都能在这儿制造“独家回忆”


  地铁坐到南京西路,沿着热闹的商业步行街一路走向静安雕塑公园。沿路邂逅飘散一地的落叶,它们像蝴蝶一般在空中翻飞旋转,好不惬意。泛着棕的绿,金子般的黄,火星般的红……这三种色彩好似这一路上的行人,有的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有的是刚来魔都的新人,还有的就是往来匆匆的游人。


  不得不说,只是一条街就把上海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包容一切,也创造一切。


  无数次走这条路,就是为了穿过它,走向静安雕塑公园。每到周末,很多人都会来这儿散散步,踩着干枯的落叶,发出簌簌的响声……


  据我所知,静安雕塑公园是上海市中心唯一一个以雕塑为主题的公园,这片开放式的区域,早就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我这个新上海人看来,这似乎承载起了一个小小的世界。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公园的时候,被散落在园内各处的雕塑吸引之余,最让我心头一热的,是园内的人群,孩子们在这里嬉戏,老人们在这里悠闲漫步,还有不少年轻人带着专业的眼光在这儿细细品读雕塑。


  即便只是路过,没有提前做任何功课,园内的雕塑也会令你驻足,但是你的好奇心会逐渐起舞,嘴角不经意上扬,这儿就是这么充满着魅力的一方空间。人性化的空间布局,结合艺术雕塑作品规划,布置着园内的空间,通过各种景观步道将各场地串联起来,园内还建有上海自然博物馆及地铁站,称这里为“世界”一点儿也不为过了。


  那次来,我第一眼就被自博馆对面草坪上一只诺大的“狐狸”吸引了,原来这是英国艺术家艾里克斯·林斯勒(Alex Rinsler)的作品。2014年,狐狸从伦敦“搬家”到了静安雕塑公园。它静静地趴在4只集装箱上,作品的深意是想要提醒着人们:在城市中我们需要谋求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只是没想到,当天也刚好是大狐狸“回家”的日子,那会儿还是烈日当头的八月,人群中一位小男孩一脸不舍地转头望着妈妈说,“它还会回来吗?我最喜欢他了。”一刹那,我的确为这天真的眼神所动容。原来,这里的雕塑作品早已住进了人们心里,与周围人产生了你所想象不到的情感关联,它们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不期而遇,制造回忆。


  每次在公园休息的时候,总是能遇见很多家庭。有一次,瞧见一对外国父子在一处人少的地儿玩棒球,这让我想起许久前看过的一部片子,大意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受挫跌入谷底的儿子再次走向了棒球赛场。故事情节投映入了眼前的场景,让人感慨万千。无数件在公园内安放过的雕塑展品,也同样见证了亲情、陪伴、爱意,比任何交响乐都要绵长。


  这一方天地,承载着多少人的回忆,又见证了多少暖意。上个月,每年雕塑展的摄影比赛开幕,许多摄影爱好者抱着自己的相机,在此聚集。他们中大多都已是中老年,但他们脸上的神采却一点儿也不输给任何年轻人,每个人喜气洋洋、神采奕奕,像极了是自己家里办喜事。他们把自己活得这么漂亮,依旧对生活充满了爱意。


  或许,来到公园的市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雕塑公园中作品的含义,但是所有的艺术形态都是为了创造更好的人文环境,作品的本身,他们在公园的出现,其实就是艺术家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第二次创作”,来到公园的每一位都可以与雕塑作品产生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共鸣及联系。


  还有太多在公园发生的故事没有讲完,还有许多远处的背影没有描写。本来以为这一路的秋叶被路人踩过之后,便碎了,但细心察看,这里的落叶竟一片都没有碎裂。恐怕是这里的情感太浓厚,叶子都不忍心碎开了吧。


  政府


  让文化浸润城市肌理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历史、丰富的未来空间,以及无限的发展潜力。


  上海,这片丰厚的土地用十年时间孕育出了一个具有国际水准、可以代表上海文化的公共艺术活动——“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JISP)”。


  让文化浸润城市肌理,把“诗和远方”送到百姓跟前,这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使命所在。


  静安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富,与国际化的链接非常紧密,这是静安文化建设的优势,也是静安文化建设的重任。


  近年来,静安区积极探索开展公共文化浸入生活的新方式,研磨出一系列民众喜爱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就是其中之一。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发起,扎根于上海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活动充分响应了静安“高起点、开放型、国际化”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国际静安,打造文化城区”的总体部署,坚持“发展为先、民生为本、平安为重、创新为要、文化为魂”的目标要求,以文化助力经济、以文化润泽民生、以文化彰显文明,积极培育静安精神,不断增强城区发展软实力。


  2018年,新一届雕塑展以“城市无界”为主题,对城市主题的规划线索进行总结和思考,这也意味着“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不再只是一场公共艺术的盛宴,更是对于城市公共文化发展、柔性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探索。


  自2010年起,“静安国际雕塑展”以双年展的形式呈现,至今已是第五届。每一届的展览水平、知名度和公众参与度都在不断提高。十年来,“JISP”品牌不仅在国内知名,更享誉世界。作为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端“公共艺术”展览,很多国际顶尖作品纷至沓来,中国公共艺术家和作品也有了国际化的大平台可以比拼、交流。从这个角度说,展览也为静安乃至上海在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地上开拓新局面、建设新地标起到了表率作用。


  本届展览作为雕塑展城市系列的收官之作,不仅是一场可以用心观赏的公共艺术,更是一场需要带着思考和感知的灵魂体验。为了给大众提供更多的读懂公共艺术,感知公共艺术的可能,展期的不同时段,举办了多种大型互动性很强的艺术活动。充分诠释了:艺术应该与大众的生活共存。


  十年深耕,不忘初心。城市公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政府作用的发挥密不可分。公共艺术存在于公共空间之中,如何借助公共艺术更好地施行柔性而高效的社会治理,又反过来助推公共艺术更上层级……这些问题有待政府部门、艺术家、公众反复咀嚼。公共艺术、公共文化传播于民、落实于民、惠及于民,让民众实现更多的“幸福感”。雕塑展打开了一扇可以眺望远方的窗。


  原标题:公共空间的艺术美学 丰实“文化获得感”


  转自:文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