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0-16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教科文组织非遗审查机构中国民俗学会评审团队的成员之一,我在现场亲历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感到万分荣幸。


  二十四节气是在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起来的一套知识系统,它以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为基础而确立,但影响却遍及全中国,甚至远及东亚和东南亚许多国家,成了中国以及不少邻国的民众理解自然变化并据以安排农事生产和日常行动的根本参照。其中所体现的以对自然的观察和认识为基础、通过调整人类行动方式来顺天应时以达到天人合一境地的基本观念,流传尤其广泛。


  在传统的农业时代,不仅各项重要农业生产活动的安排离不开节气知识,日常的衣食住行和一般的社会生活也常常会受到节气系统的约束。这一点,仅从“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冬至大过年”之类人们耳熟能详又不胜枚举的谚语中,就可见一斑。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型,二十四节气在具体生产活动中发挥指导作用的机会也逐渐减少,但是,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却始终在延续,甚至还在一些方面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例如北京一些大医院夏天推出“三伏贴”,冬季推出“三九贴”,这种治疗方式的时间依据正是夏至和冬至这两个节气。可见,在人们的观念中,人的生命运行规律同以节气所标定的自然运行秩序处在相互感应、协调一致的状态,二十四节气知识已经融会在广大民众的宇宙观和生命观中,成了人们思考相关问题和处理日常行动的基本指南。


  从古至今,二十四节气长期鲜活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影响。这种特征,同相关学术界及社会上大都把非遗与“濒危性”直接对应起来的认识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这却恰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内涵,即“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空间”。也就是说,一种传统文化事象究竟能否被看作非遗,能否列入代表作名录,同它是否处于濒危状态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最关键的,反而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活态传承:它必须是一种活着的遗产,与活着的人的生活实践密不可分。相反,假如某种文化现象已经不在实际生活中存活而变成了博物馆保存的内容,那么,它就不能够被当成非遗来看待。这一点,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在纠正相关认识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二十四节气的活态性特征,尤其突出地表现在不同地方对这一庞大知识系统的理解与实践的多样性上。前文所提到的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也有不少地方表述为“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类有关同一种农事活动具有差异性的安排时间的谚语十分丰富,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地方根据具体环境对同一套知识系统的灵活运用。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说,这二十四个节气在人们生活中并非均质地发挥着影响,它们当中,有的“声名显赫”,备受关注,有的则“默默无闻”,似乎只充当着整个知识系统中“螺丝钉”的角色。不过,这只是从相对静态的角度得出的概括性分析,假如结合不同地区有关各个节气的动态处理方式来看,我们又会发现,每个节气在具体生活中都有可能大放异彩,展示出具有地方适应性的独特魅力。例如,湖南省安仁县春分时节有盛大的赶分节,浙江杭州要在立夏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湖南花垣等地则在立秋时要组织赶秋节,等等。可以说,对于二十四节气这一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同地区的人民在接受其整体的前提下,又有选择地对其中某些与自己关联密切的要素予以了特别的关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发明,但其影响早已跨越国界,成为了东亚和东南亚各国人民共享的知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诸多具体知识,或许只有特定地区或较少数量的人群有比较清晰的掌握,但这一知识系统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几乎所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人。就此而言,围绕二十四节气相关问题进行积极的调查、搜集、研究、出版和推广等工作,对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这一作为自己传统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的知识体系,更为有效地维护这一知识体系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而这一点,也正是《花开未觉岁月深: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花信风》这本书出版的价值所在。(安德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主任、2015-20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审查机构评审专家。)


  原标题:每个人都是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人


  转自:北京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