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深化大运河文化内涵认知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6-2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推动大运河文化建设,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有利于赋能沿线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旅融合脊梁带;有利于推动区域间统筹协调,形成文化发展命运共同体,打造区域合作样板,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今年6月22日是中国大运河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周年。6年来,大运河沿线省市不断加强运河保护,古老的大运河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运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它始建于春秋末期,全长3200多公里,贯穿8个省市,沟通5大水系,跨越10多个纬度。2500多年来,大运河在维护国家统一、繁荣社会经济、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生动记录着国脉的世代赓续,传承着民族的璀璨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推进大运河文化建设,保护是基础,传承是方向,利用是动能;而一切的逻辑起点,是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刻认知。近几年来的实践也表明,只有多层次、全方位、不间断地深化对大运河文化的内涵认知,读懂大运河的文化含义,凝聚发展共识,推进价值共创,才能做好大运河这篇大文章,让古老的大运河向世界亮出“金名片”。


  深化大运河文化内涵认知,需要把握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文化符号,蕴含着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和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时期,推动大运河文化建设,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有利于赋能沿线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旅融合脊梁带;有利于推动区域间统筹协调,形成文化发展命运共同体,打造区域合作样板,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立足更高远的视野,才能读懂大运河文化更深厚的价值,实现从更宽广的层面来谋篇布局。


  深化大运河文化内涵认知,需要把握大运河文化的鲜明特征。大运河文化是指依托大运河而产生、发展、流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运河文化因水运而生,“活态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千百年来,大运河虽历经改道、断航,但其航运、灌溉和防洪等功能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大运河的流淌不息,运河文化也不断推陈出新,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例如依然活跃的天津泥人张、杨柳青木版年画等。“融合性”是大运河另一鲜明特征,它如同一条耀眼的金绸带,将璀璨的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甚至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有机串连起来,形成了一条光彩夺目的中华文明链,并连接起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创造了一个涉及亚非欧诸洲的宏阔文化交流圈。大运河文化的这些特性启示我们:应树立历史思维、发展思维、创新思维,关注既往,也要关注未来,关注“多元”,也要关注“一体”;应大力推动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将大运河文化融入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使中国大运河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魅力空间,让大运河活在当下、流向未来。


  深化大运河文化内涵认知,需要把握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核。大运河是“在农业文明技术条件之下人类非凡创造力的杰出例证”,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决心与勇气。通过对大运河开凿缘由、工程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大运河蕴含着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执着信念,尊重规律、创新克难的创造精神,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文化态度,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智慧。这些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至今仍然是我们迫切需要传承的民族精神与历史财富。一定程度而言,做好大运河文章,讲好大运河故事,关键是要阐释好、弘扬好大运河文化的精神特质,涵养和生成更多的社会正能量。然而,当前也有一些与大运河相关的展览展示场所,“硬件很硬,软件很软”,缺少主题策划和内涵挖掘,缺少对文化精神的阐释与升华,甚至存在一些利用封建糟粕吸引游客猎奇现象,必须予以纠正。


  深化大运河文化内涵认知,需要把握大运河文化的多元形态。大运河文化是“大文化”概念,根据载体性质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类:“遗存承载的文化”,其以“物”为基础,载体是运河文物遗存、水工遗存和运河附属遗存等;“流淌伴生的文化”,其以“人”为基础,载体是与大运河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手工技艺)和生活习俗等;“历史凝练的文化”,其以“时间”为基础,是大运河在数千年历史中沉淀、升华而成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推进大运河文化建设,需要对这三种文化形态区别对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遗存承载的文化应突出管控保护,通过实体或数字化形式,向人们展示千年运河的真实印记;流淌伴生的文化应突出活化利用,积极融入到旅游、影视、数字创意等产业形态中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历史凝练的文化则应强调创新传承,推进历史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圆融对接,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深厚的精神支撑。


  深化大运河文化内涵认知,需要把握大运河文化的知识谱系。大运河的文化资源分散庞杂,文化知识浩如烟海。读懂读透大运河的文化含义,还需要深入了解大运河文化的知识本体。根据大运河历史上以“水运”为核心功能的特点,参照《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文本》的分类方法,我们可将大运河文化知识分为水道水系、水工设施、水运管理、文物遗址、经济民生、文化艺术、人物事件、运河地名、运河研究和其他相关等十大门类,并据此收集与梳理资料。这样将有助于我们构建起大运河文化的知识谱系,形成对大运河系统性、全景性的认知;有助于我们做好大运河文章,讲好大运河故事,向世界光耀大运河文化,将大运河打造为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转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