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上两个马光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8-01





  马光祖,是我们熟知的宋代三任建康知府的贤能官吏。然而,翻阅南京古代典籍,笔者在清甘熙《白下琐言》卷七中又读到马光祖一首七律,于是就想,这个做官做得很好的马光祖,难道还是一位诗人?接下来,笔者又陆续在清马士图《莫愁湖志》中、清李鳌所辑《秦淮诗钞》中、《灵谷禅林志》中读到多首马光祖的诗,就开始关注这两个同名的马光祖的不同之处来。


  这两个同名的马光祖,一个在宋代,一个在清代,相距五六百年;虽同名,而字号不同,宋代马光祖,字华父,号裕斋,清代马光祖,字月川,又字定溪;宋代马光祖是浙江金华人,而清代马光祖是江苏上元人,即地地道道南京人;两人业绩不同,宋代马光祖功在政坛,认真搜罗,发现其亦能文;而清代马光祖,只是一位热爱河山热爱家乡的纯粹诗人。


  宋马光祖为官贤能擅文能诗


  马光祖(约1201-1273),其爱民政绩已在《马光祖三任建康知府遗爱今犹在》(载2019年6月15日《金陵晚报·老南京》)详细阐述。这里着重介绍他的文事。古代官吏,基本都是通过苦读而后经过科举考试拼搏出来的,一般都有不错的文字功底和较好的书法基础。马光祖亦不例外。他就多次为建康府城重建、扩建、新建的景观和建筑作记,并亲自题写。


  南京凤凰台,因大诗人李白之诗而声名大著,但其命运坎坷,可谓屡建屡毁,至今更是了无遗踪。其中,南宋开庆元年(1259)江淮茶盐所总领倪垕就曾重建,马光祖撰《重建凤凰台记》。该记如实记载了凤凰台重建前的状况:“风隳雨毁,漫漶不鲜,栋挠级夷,荒秽弗治。”而重建过程及建成之后,则气象万千。马光祖连用排比,大抒其情:“公(指倪垕)乃凌氛埃,登亢爽,腐折斯革,破缺用完,碧栏螭飞,万瓦鳞次。然后幽想逸发,神游飘萧。烟云徐来,风雨在下。遥青远白,刻露清高……”


  南京雨花台,为江南著名登览之地,亦曾建而毁、毁而建。南宋咸淳元年(1265)夏日,马光祖为之更新,使之“高广视旧加倍,缭以修垣,旁建掖屋,又累石数百级,以便登陟,作门通衢,以严启闭。江山观览之胜,为金陵第一矣”。并作《雨花台记》说明更新缘由,再记其胜,抒发豪情。马光祖公余登临雨花台,发觉斯台“欿然”,即高度不够,与该景名望不符。更新增高之后,则“仰而观,行阙奂如”“俯而视,长江渺如”,感慨万千曰:地以山川胜,山川以人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平籴仓,是一地重要的周转粮仓,收获季节储备,青黄不接时,开仓平籴,平稳粮价以利民;遇有荒年,乃至开仓赈灾,以活饥民。马光祖第三次担任建康知府时,于咸淳元年(1265)七月,以“昇人爱余,余亦爱昇人”的仁心,重建平籴仓,并扩建,从七万斛增储至十万斛。夏粜冬籴,以济乏食。又创助籴仓,以助籴仓之利而补平籴仓之亏。为此,马光祖又撰《平籴仓记》以记平籴仓之由来,以及扩建之始末,并抒发爱民之情。


  平籴仓侧有官吏治事之厅,曰稷思堂。“稷思”者,为当思粮食来之不易而珍惜之也。马光祖为此撰《稷思堂后记》和《稷思堂三记》,从为官治理角度,详述如何使平籴仓长久办下去,永利于民。“先创助籴一库,为本百万,收息补籴。又惧其所入之微也,则再创西库以佐之,合两库为本二百万。然余志犹未惬也,辍郡帑之有余,助两库之不足,俾是仓是库,相为无穷。则余虽去,犹不去也。”


  建康府城曾有回易库,为官方设立的贸易机构。初始,不过是逐利而已。然日引月长,官商勾结,垄断为奸,商贾百姓俱深受其害。马光祖当政,干脆将之改建为通江馆,成为招待四方来客的宾馆。马光祖又撰《通江馆壁记》记之。


  马光祖亦能诗,据说年轻时著有《裕斋诗》,惜已失传。不过《白下琐言》却记有这个宋代马光祖的一首诗:“人道青溪有九曲,如今一曲仅能存。江家宅畔成花圃,东府门前作菜园。”感叹建康沧桑巨变。


  清马光祖热爱旅游咏诗为乐


  清代马光祖留下资料极少,连其生卒年都不知晓。据记载著有《笛楼诗稿》今已失传,又与孙龄合撰《钟山游草》3卷,同样失传。我们只能从《国朝金陵诗征》《金陵艺文志》中得知,为清嘉庆年间上元(今南京市北部市区)人,诸生,工诗,好旅游,每遇好山水,必穷尽其胜,往往至人迹罕到处。心境极佳时,则啸歌以为乐。清李鳌辑《秦淮诗钞》,收其《五月秦淮泛舟遇雨》七律一首:“湿翠濛濛锁梦鸥,兰桡初起浪花浮。青溪雨长半篙水,细葛风来五月秋。白鹭蓑披渔父艇,绿杨烟暝酒家楼。归途头上云犹黑,催我诗成好唱酬。”写秦淮雨景,湿翠濛濛,白鹭蓑翁,别有一番意趣。如是写实,对照今日秦淮,犹如梦境,又如蜃景。


  清马士图《莫愁湖志》,收其词《解语花·同人游莫愁湖》:“夷光西子争丽,明圣同传,争许多声价。是真非假。卢家事,早有临渊羡者。花光红泻,已爱煞镜中台榭。万春园岂少风光,此地频飞斝。记得萧梁佳话,说条桑南陌,织绮盈架。君王风雅,歌词艳,肯让文君司马?六宫多也。念十五,红颜娇姹。争怪他,才子情痴,不断肠怎罢?”这首词写莫愁湖卢莫愁和梁武帝的故事,委婉曲折,颇多伤感。


  从现在已见的马光祖诗作看来,除上述咏秦淮诗外,写得最好的便是关于灵谷寺和山的诗歌。如《灵谷山行》:“岚气湿人衣,濛懞入云去。但闻流泉声,不见流泉处。”语言平易,意境深远,有唐人诗味。又《宝公塔》诗云:“志公卓锡有奇缘,占得龙盘石一拳。清净身留舍利塔,广长舌在倒流泉。松门五里青成雨,竹岭千层绿到天。多少唐陵与汉寢,何如长履奉金仙。”此诗写了南朝齐梁时得道高僧宝志和尚。“清净身留舍利塔”,指宝志葬身塔下,塔即宝公塔。“广长舌”指佛的舌头,“倒流泉”指八功德水。八功德泉水,为高僧以佛法求得。这首诗最精彩之处,在颈联写景:“松门五里青成雨,竹岭千层绿到天。”既是写实,突出松树之“青”,秀竹之“绿”,又充满想象,那成片成片的松青犹如织成雨帘,那一层一层的竹绿似要延伸天际,诗人简直置身绿海,那是何等惬意!


  在《灵谷禅林志》中收录的马光祖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的人际交往。《晤灵谷僧祇园》诗,“才从竹院叩禅关,握手欢然便解颜。不是三生盟石上,那能一笑契人间。”可见他与灵谷寺僧人祇园的深交。还有《偕夏竹香、孙虎溪、周月溪游灵谷霹雳涧联句》《偕张益庄、闵蓼江、孙虎溪游灵谷联句》,可知他的朋友圈。这些人中,孙龄,字虎溪,清道光年间上元人,国子生,马光祖弟子,尝从师寻定林寺等处遗址,绘图吟诗。官守备,性孝,后辞官侍母。工诗,善画山水。著有《紫筠馆诗钞》,与马光祖合撰《钟山游草》。周宝偀,字月溪,号二石居士,清江宁(今南京市南部市区)人,诸生,善诗词,工书画。有《金陵览胜诗考》存世。而马光祖的集子却无处可寻了。吴福林



  转自:金陵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