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遗产”谁来继承?B站将离世用户账号列为纪念账号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2-25





  12月24日,B站通过官方微博账号@哔哩哔哩弹幕网发布公告称,自今日起,对于不幸离开人世的B站用户,平台将在取得其直系亲属确认和同意后,将其账号列为“纪念账号”并加以保护。


  B站在微博公告中表示,根据客服接收到的情况,近些年有一些B站UP主不幸去世,而此举是为了“纪念他们和我们曾经存在于同一个世界,曾经看过同样的风景,为同样的事物欣喜或悲伤。”


3b87e950352ac65c6ea945caf8147b1691138acc.jpeg


  在互联网时代,逝者的社交网络账号其实已经成为一种“数字遗产”。综合目前的各项学术研究,数字遗产指的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资产,是人们在死亡后在网络上留下的权益,包括各类互联网账号,游戏账号、虚拟货币以及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数字作品。


  就互联网平台而言,对于逝者账号的处理,国内外各大公司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早在2007年,Facebook就表示允许用户以各种方式对个人资料进行纪念,并承诺将保留这些资料,作为悼念和纪念的场所。


  而在2019年,推特宣布将逐步删除6个月内没有任何登陆记录的账号。在宣布此项决定之前,推特已经开始向6个月以上没有登陆账号的用户发送信息,提醒他们如果不再次登入的话,账号就会被删除。


  不过,之后官方又发表了声明致歉,表示将会暂停删除账户,直到开发出有效的纪念方式供人们留念。


  在国内,大部分社交平台对于逝世账号采取的方式都是不可继承。根据QQ、微信等软件的服务协议,平台规定用户拥有QQ、微信、微信公众号等工具的使用权,其所有权都是归腾讯所有,“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不得通过受赠、继承、承租、受让或者其他任何方式使用微信账号”。


c83d70cf3bc79f3dd8cd0048bd470416738b2983.jpeg


  微信的服务协议而在今年9月17日,新浪微博曾发布新规定,表示为保护逝者隐私,防止逝者账号被盗,微博将对逝者账号设置保护状态,即不能登录、发布或删除内容。逝者亲属在获取逝者微博账号信息后,可以进行登录,但发布、转发、评论、点赞、关注等行为会受到限制。这也是为什么微博上存在逝者账号给网友点赞的情况。


  除此之外,“你是不是想笑死我,继承我的蚂蚁花呗”也不仅仅是一句玩笑话。支付宝方面曾表示,如果用户身亡,平台将保管其账户里的财产及产生的收益,直到继承人来提取,若有花呗、借呗等债务,继承人也要一并承担。


  不同的处理方式来源于针对个人隐私保护的讨论。近年来,在传播学领域,与数字遗产相对应的讨论是如何保护人们在信息时代的“被遗忘权”(也称“数字遗忘权”)。


  2014年5月13日,欧洲法院在一例案件中创造了“数字遗忘权”的司法先例,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商将与其姓名链接的陈旧的、不完整、不恰当或不相关的信息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此外,欧盟委员会从2012年开始建议制定关于“被遗忘权”的法律,提议包括要求搜索引擎修改结果,以符合欧盟保护个人信息的方针。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王四新教授曾在接受钛媒体的采访时表示,“被遗忘权”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互联网搜集处理个人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个人的活动开始大规模地移向网络空间,产生大量与个人私生活有关的数据,这是产生被遗忘权的背景。


  根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4亿,相当于全球网民的1/5;互联网普及率达67%,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2%。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处理逝者的数字遗产显得更为重要。正如英国作家、心理咨询师伊莱恩.凯斯卡特在其撰写的《网上遗产》一书中所说,“你每天登录电子邮件,每次使用智能手机,每次在网上闲逛,每次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状态,都是在书写你的自传。你在为你未来的陵墓添砖加瓦。”(记者|佘晓晨)



  转自:界面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