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旅交流模式助力中欧关系发展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4-17





     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交流、合作和创新涵盖了经济、人文、情感等多重因素,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柱。在构建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成为中欧合作基本内容的当下,更应该从全局、长远和系统的层面加以考量。

  近日,李克强总理赴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赴克罗地亚出席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正式访问克罗地亚。在访问克罗地亚期间,中国与克罗地亚发布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将共同办好2019年中克文化和旅游年,并以此为契机加强文化、旅游领域合作。李克强总理此访是继习近平主席3月下旬对意大利、摩纳哥和法国成功进行国事访问之后,中国与欧洲国家又一次重要高层交往,体现了中国对深化包括文化旅游合作在内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度重视。

  文化旅游一直是中国与欧洲国家交流合作的重点。近年来,中国与欧洲多个国家举办了精彩纷呈的“旅游年”“文化年”等活动,从已经成功举办的中国—中东欧旅游年、“中欧旅游年”,中国—丹麦旅游年和中国—瑞士旅游年,到刚刚开幕的中国—克罗地亚文化和旅游年,以及即将在2020年举办的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和在2021年举办的中国—法国文化旅游年,持续不断的文化旅游交流活动进一步凸显了双方对旅游领域合作的重视和期盼。

  事实上,中国与欧洲文化旅游合作交流机制已经初步形成。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双方已经构筑了多领域融合、多层面互补的合作框架。在整体框架层面,有“一带一路”倡议和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对接,有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和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有连续多次发布的《16+1旅游合作高级别会议旅游合作联合声明》;在国家层面,有2014年正式建立、涵盖文化旅游及地方合作等领域的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有2017年开始全面运行的中意文化合作机制,也有中国与多个欧洲国家相继签订的一系列文化旅游领域的合作协定、谅解备忘录和合作联合声明。在这个体系中,文化旅游领域的合作既是领导人会晤的关注点,也是整体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自成体系,也与金融、保险、交通、物流、咨询、教育等相关领域有机互补,不断创造出新的合作领域和模式。

  中国和欧洲在人口、经济体量、文化影响力等方面的重要性意味着加强双方文化和旅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有望成为未来新型国际文化和旅游合作的标杆。中国和欧洲分处“一带一路”两端,人员往来和人文交流历史悠久,无论是2000万人次左右的人员往来,还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文交流,对加强中欧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4年中国与欧盟签署《关于中国旅游团队赴欧共体旅游签证及相关事宜的谅解备忘录》以来,中国游客赴欧旅游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从签证、航权、公共服务设施等政策支撑,到语言和支付环境的改善,乃至针对中国游客的“欢迎中国”项目,都体现了欧洲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和对中国游客的用心。

  除了传统或大众目的地,目前中国赴欧洲的游客更加关注与当地生活密切相关、小众且独特的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名不见经传的欧洲目的地开始进入中国游客的视线,越来越多的文化和生活体验成为中国访欧游客的重要选择。融汇欧洲历史遗产观光和特色文化体验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中国游客的喜爱。在整个产业链上,文化旅游与科技、农业、教育、康养乃至数字经济、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领域交叉互补,形成了更多的创意和价值源泉。同样,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欧洲就是中国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之一。当时为接待境外游客,我国开发建设了一大批高标准的酒店和旅游基础设施,配备了一大批高水平导服人员,“京西桂沪”等黄金线深受欧洲游客喜爱。当前,访问中国的欧洲游客呈现越来越明显的散客化趋势,对定制化、碎片化旅游服务更为认同。为此,中国旅游服务商提供了以中国书画、武术、中医、美食等传统文化体验为核心的产品。这种不同于传统观光线路的产品设计得到了广泛欢迎,有欧洲游客甚至提前数月就预订了到中国居民家中就餐的服务。与之相伴随而来的是与这些创新服务关联的细分化创新业态也在不断涌现。

  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交流、合作和创新涵盖了经济、人文、情感等多重因素,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柱。在构建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成为中欧合作基本内容的当下,更应该从全局、长远和系统的层面加以考量。文化和旅游不仅是对四大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撑,也是四大伙伴关系的战略性组成部分。当前,中国与中东欧的“16+1”机制就是这方面合作的典范,其秉持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原则,通过多领域系统合作形成阶段性成果,开创了中国同欧洲国家合作的新路径。中国与欧洲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合作也同样适用这一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尊重中欧文化和旅游交往个体兴趣和利益关切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构建共享机制,源源不断地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