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界的一支“轻骑兵”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9-24





  公共图书馆保存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珍贵文化遗产,拥有着大量能够增强公民文化自信的图书文献资源,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能够承担起坚定全社会文化自信的重任。

  杭州图书馆勇于探索和创新,不仅做好面向大众的普惠式服务,更是细耕主题图书馆建设,精心做好面向小众群体的个性化细分服务,彰显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及可复制性发展特点。

  一、恰逢其时,前瞻性把握时代脉搏和业界发展趋势,顺势而为

  近年来,源自国家层面的顶层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划的制定,为公共图书馆创新探索性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制度保障。从《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6)、《“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2017)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017)的颁布,并辅以国家层面的政府机构改革措施,组建成立文化和旅游部,表明文旅融合观念和文旅运营思维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标志着我国在文化体制上的进一步纵深改革,也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具体实践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时代的开启。

  聚焦于地方或区域层面,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浙江省结合本省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用以指导公共图书馆事业及主题图书馆的发展。从浙江省层面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2016)、《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2017)、浙江省《关于进一步完善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2018)到杭州市2016年《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及附件《杭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6-2020年》、2019年《杭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都多次强调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基础上,要求图书馆提供更为细致深入的服务,计划到2020年,市图书馆新建2座主题图书馆,为杭州市主题图书馆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指标。

  从以上我国公共图书馆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走上了从“覆盖全社会”到“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转型之路,从全国到地方的政策法规都越来越重视公民的个性化文化需求,强调公共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专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让“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有了落脚点。“诗与远方”的结合既开启了文化事业的新局面,也为公共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公共图书馆要在文旅背景下积极完善现有服务形式和内容,并不断开拓新的服务形式。主题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既有坚实的政策基础,又适应了崇尚个性、尊重个体的时代背景,是公共图书馆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杭州图书馆在主题图书馆建设方面顺势而为,刀刃向内,敢拼敢干,成功地探索出一条面向大众的普惠式服务和面向小众群体的个性化细分服务,在区域内形成“双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公共文化服务局面。

  二、敢于担当,大胆探索跨界合作和多元发展,硕果累累

  近年来,国内一些图书馆也曾经对主题图书馆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比如上海浦东的金融主题图书馆、温州的服装图书馆、东莞的动漫图书馆、佛山的金属图书馆、深圳市盐田区的海洋图书馆等,各有特色。但不同区域情况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式,有不同的服务侧重点,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契合国情、区情的发展理论和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成了业界的共识。在这条探索之路上,需要热情、勇气和智慧。杭州图书馆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付诸实践,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在需求多元、全民共享和文化自信时代,杭州图书馆在原有图书馆管理运营、特色化建设及人性化关怀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积累与发展,逐步建设成主题鲜明、位置优越、模式新颖、馆藏独特、以总馆为中心、运营模式科学的主题图书馆网络,图书馆服务手段及跨界跨行业社会合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取得显著的社会成效。主要表现在:完善了服务体系,扩展了服务半径;弘扬了区域文化,带动了经济发展;创新了服务手段,满足了特色需求;跨界社会协作,共建共享共赢;提升了行业地位,扩大了社会影响。

  三、专注深耕,持续推动一种可持续性发展杭州模式,成果斐然

  经过多年的深耕,杭州图书馆主题图书馆模式有“四化”建设,分别是:“品质化”的服务模式,“社会化”的建设模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融合化”的发展模式。“杭州模式”是对杭州主题图书馆建设和运行机制的深化,是对杭州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回顾和总结,符合杜威的三R原则: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地点,给读者提供恰当的书(To provide the right books,for the right reader,at the right time.),对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产生广泛的借鉴作用。

  以专业化的服务资源为基础,辅以多样化的服务内容,结合杭州本土文化特色,提供品质化的常规服务和特色服务。拓展了服务资源,满足了品质化需求;创新了服务方式,打造了品质化活动,体现品质化。

  发挥自身专业、资源、平台与人才优势,从专业的角度构建了保障体系,实现了优势互补;完善了协作方式,形成了共建共享;体现了强大的社会化合作潜力和空间。

  通过建立保障机制、遵循规范机制、制定动力机制来实现管理体系建设和促进统一管理;通过统一化管理、标准化采购和互通化共享来促进机制运行和提升管理效率;体现了杭州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管理模式标准化、规范化。

  融合发展已是图书馆发展的现实选择。通过发展合作模式、整合馆藏资源来实现促进社会合作和资源融合的目的;通过空间理念融合和服务跨界融合来实现将“理念”嵌入“空间”的服务跨界融合。

  杭州图书馆从筹建印学分馆开始,通过社会化合作和自建方式,先后建成了盲文分馆、音乐分馆、棋院分馆、佛学分馆、生活主题分馆、科技分馆、电影分馆、运动分馆、环保分馆、东洲国际港分馆、城市学分馆、江南健康主题分馆、自然分馆、南宋序集(艺术)分馆、宪法和法律分馆、诗歌空间分馆、茶文化主题分馆、李白诗词文化分馆和钢琴分馆等。截止目前,杭州图书馆共建成了20余座主题图书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体系,呈现了良好的服务效益。

  在这些主题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杭州图书馆综合考虑了地方文化特色和市民实际需求,将图书馆建设与政府城市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紧密结合;建馆模式灵活多样,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合作有效实现了资源互补;选址上充分考虑环境和主题的契合度以及目标用户的需求,不断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构建独特的馆藏体系和开展体验式的主题活动,为用户提供有吸引力的特色服务;并通过制定《杭州图书馆主题分馆建设与管理规范》,以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推动主题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四、把握脉博,做深做透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大文章,未来可期

  作为现代城市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紧紧把握图书馆发展潮流和趋势,将主题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工作列入核心业务和工作重点,基于区域特色与合作对象的条件,在充分满足本地居民日益复杂精细化的文化需求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历史人文、环境风貌、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城市规划等不同城市区域的特色,寻找最适合的分馆主题与位置,做到真正的人、地、主题合一。

  一是建设主体方面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上,体制障碍一直是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不同级别的公共图书馆分别隶属于不同级别的政府,这在总分馆建设中已经暴漏出短板。杭州图书馆在主题分馆建设方面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杭州模式”下各个分馆的建设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包括总馆全面负责分馆的建设、共建共管、委托管理。由合作对象全面负责分馆的建设和日常工作,图书馆仅提供资源和业务指导培训,不提供专门人员驻守分馆,这种委托形式大大的激发了合作对象的积极性也为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二是总分馆布局规划方面 现有的“总分馆”模式主要还是基于区域行政级别进行总馆和分馆的布局建设,在一个区域能否有分馆以及建设多大的分馆问题上,取决于这个区域是市级、区县级、乡镇街道、还是社区的等级划分上,建设方案中缺少对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的考量。而“杭州模式”下各个分馆的建设选址是在与合作对象的良好沟通下共同决定,从而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具备了图书馆主题相适应的环境氛围和主题特色,具有馆藏资源的特色性和服务人群的精准性等特点。

  三是经费问题方面 总分馆体系内的图书馆建设经费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通过税收来保障经费的来源,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经费问题上,经费主要以总馆所属地方政府所承担,中央政府及上级政府也要投入一定的比例作为补充。

  杭州市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上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作为保障,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计入每年、每季度政府的综合考评当中。与此同时,杭州图书馆积极吸收社会力量的参与,募集民间资金,个人捐款捐书并通过直建、委托、共建共管的方式陆续新建,改造了十余家主题图书馆,进一步丰富了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满足人民日益精细化,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杭州模式为其他公共图书馆如何吸收社会机构的力量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榜样。

  四是馆藏资源方面 传统总分馆模式下,各个分馆只不过是规模较小的综合馆,其资源类型种类与总馆基本相同,并无特色可言。“杭州模式”的经验即是每个主题分馆的特色主题资源服务区域做到覆盖全杭州,服务人群也是面向全杭州范围内所有市民。如法学分馆所包含的法律相关文献无论种类还是数量都是杭州地区最为全面的,基本满足整个杭州区域法学特色需求。

  五是管理方面 在人财物运营管理机制问题上,由于体制上所导致的各级图书馆的隶属的主体不同,理想的“总分馆”制所具有的资源统一管理,经费统一管理,人员统一管理,服务标准的统一的优点往往很难完全实现。“杭州模式”主题图书馆管理经验总结下来就是以直建、委托、共建共营的建设方式,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立动态的主题分馆进出体制,最后实现与合作对象的全方位合作发挥协同作用促进图书馆和合作企业的共同发展。

  由于各个分馆的建设模式、资金来源、人员架构各有不同,那么如何做到一馆一政策、一馆一特色,实现真正的精细化管理变成为重中之重。杭州图书馆在对于分馆工作的指导建设中,摆脱僵化统一的评估标准,例如自然主题分馆特色在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特色亲子教育活动,如果盲目的将文献资源的建设情况作为评价标准必将给工作带来误导。在保证共性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管理,给予分馆自我建设的空间和余地是“杭州模式”的重要经验之一。

  尊重合作对象的意愿,通过合同制与合作对象签订协约决定图书馆的建设事宜。如若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主题图书馆主题吸引力较弱,辐射带动服务能力不强,图书馆业务开展水平较低等情况,即可终止分馆图书馆的建设,保证分馆建设整体水平。

  各个主题分馆合作对象既包括企业,地方政府,事业单位还有大量民间组织,允许分馆在资金、人员、管理体制上的创新,吸纳社会力量的加入以弥补财政经费的不足最终实现人、资源、空间、活动全方位的合作是“杭州模式”的重要经验成果。

  六是服务问题方面 突出主题,打造品牌活动。能否提供一个主题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图书馆特色服务,是衡量分馆工作的重要指标也是主题图书馆的重要竞争力。主题图书馆杭州模式的分馆建设工作中,开展了大量带动读者参与,以读者体验活动为主的系列活动。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参与。如果单凭杭州图书馆的财力、物力、人力举办如此丰富、细致、长期的分馆特色活动将是不现实的。在利用馆内空间开展活动的同时,以图书馆人员为指导和培训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合作对象的社会资源积极开展馆外活动。

  从萌芽到遍地开花,这是一个实践、思考、修正、再实践的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由杭州图书馆和南开大学联合编写的《主题图书馆的杭州模式》一书即将出版,正是对多年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得到领导肯定和业界好评。这部著述不仅系统梳理了杭州图书馆在主题图书馆建设中的做法和经验,而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其他地区的主题图书馆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主题图书馆杭州模式为公共图书馆提供特色服务满足公众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和丰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比较规范、成熟与系统的试点经验,具有典型性和引领性的特点,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转自:文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