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762处 第八批国宝单位是如何评出来的?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10-13





  国庆前夕,一条新闻刷爆了朋友圈,国务院第65次常务会议核定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国文物工作的一件大事。近日,国务院将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这些国保单位是怎么评出来的?他们有什么特点?我们将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国保单位?在10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就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第八批国保单位”)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读。
明长城遗址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国宝单位申报没有固定周期,但有一定遵循

  我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念最早是1956年国务院《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来的,1961被写入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1982年被写入了《文物保护法》。实践证明,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作为文物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的制度,符合我们国家国情,对我国文物的保护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61年,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一批18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以后国务院于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2006年、2013年陆续公布了第二批至第七批国保单位。第八批国保单位共762处,另外还有50处与此前已经核定公布的国保单位合并。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国保单位的评选没有固定的周期,但是有一定的遵循。“除了特殊时期,大致维持了一届政府公布一次的频率。”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国保单位共核定为5058处,包括古遗址1194处,古墓葬418处,古建筑2160处,石窟寺及石刻30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952处,其他27处,国保单位总数比较多的省份是山西、河南、河北、浙江和陕西。

  四个遴选标准有重点有创新

  记者注意到,相较于第六批(1081处)和第七批(1944处),第八批国保单位数量偏少,共有762处,宋新潮表示,在最终数量上,国家文物局并没有预设目标,目前的数量是严格遴选的结果。

  哪些文物单位能够入选第八批国保单位呢?宋新潮给出了答案。

  所有入选的第八批国保单位都要遵循一个原则——“价值优先、质量第一、完善体系、填补空白”,“填补空白是指填补前七批在构建中华文化特征上、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方面上的空白,包括展示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整个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宋新潮进一步解释到。在第八批国保单位的名单中,除了考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之外,还包括了教育遗产、工业遗产、农业遗产、水利遗产、军事遗产、铁路文物等,覆盖面广,较好地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在古建筑方面中,通过“拾遗补缺”,内容更加丰富,价值更为多元,过去一些类型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例如科举考试的文物,仓储,磨房等这些反映生活的文物,这次都得到了加强,此外,还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建筑保护,增加了纳西族、藏族、瑶族、傈僳族等一些少数民族建筑。

  “过去我们重视不够的,在这次得到了体现。”宋新潮说。

  在申报渠道上,第八批国保单位的申报也做了一些创新,“除了传统的由县市报到省,再由省报到国家,最后参加评审这个主要渠道之外,这次我们也请不同的部委和相关的部门推荐,包括军队、国防科工委、各个民主党派等,这样有很多推荐更加专业,而且推荐的项目整体来说质量也比较高。”宋新潮说。

  对于非国有产权的文物,社会关注度一直比较高,在第八批国保单位申报过程中,对私人产权文物有一个非常明晰的做法。“征求产权所有人的意见,他是否愿意把它列入国保单位。过去也会征求,但是过去没有特别明确在申报之前是否征求产权所有人的意见,这次是非常明确的要求。”为什么要征求产权所有人的意见?“因为这是他的个人财产,如果把它列入国保单位,实际上更强调了它的公共属性,我们尊重产权所有人的意见,还要考虑将来我们对于私人文物的补偿。”宋新潮说。

  “整体来说,这次列入的762处应该说还是可圈可点,而且很多的文物价值依然很高,因为过去没有报,这次都把它列入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新潮说。如古遗址有一半以上都是这些年的重要考古发现,有的是十大考古发现,有的是十大考古发现的入围项目,比如长白山神庙遗址。还有一些是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候承诺的,比如广西花山岩画37处文物并入花山岩画,就是履行申报广西花山岩画的时候的承诺。除此之外,在古遗址中还有海南的沉船遗址,对于如何保护水下文物具有探索意义,此外,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也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一些重大的、重要的新发现,其他申报项目大部分强调首先是省级文保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申报过程中,国家文物局特别强调通过申报促进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督促各省首先要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带,文物构成也要非常明确,过去说就是这一片,但实际上到底包括哪几间,包括哪些部分都要明确化。



 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近现代革命文物比重增加

  与之前几批不同,第八批国保单位在申报过程中,明确提出申报重点是反映中华民族创造力与精神追求,能够承载国家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存在直接联系,反映新中国和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文物遗存。

  数据显示,第八批国宝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占了30.7%,接近1/3,远远超过了第六批和第七批,第六批是19.15%、第七批是16.98%。此外,反映新中国成就的文物增加40处,前七批只有22处。

  此外,本次一共有138处革命文物纳入了第八批国保单位体系,近现代革命文物的比重增加了不少。“这也是国家文物局在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的一个务实举措,必将会对我们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水平有进一步的提升。”刘玉珠说,“我们也将以这一次公布第八批国保单位为契机,来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力度,继续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革命文物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也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2018年7月,中办和国办出台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对于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基本摸清了全国革命文物的家底,联合有关部门公布了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出台了《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编制了《长征文化线路保护总体规划》,启动了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利用试点。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革命史实的研究和革命文物价值的挖掘,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的资源整合、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和展示利用,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在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中的作用,切实做到保护好革命文物、弘扬好革命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特别是要继承好革命文化。”刘玉珠说。

  刘玉珠透露,经过和中央进一步沟通,今年还要准备召开全国革命文物工作会议,这个会议将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进行具体部署。据悉,新中国成立以来,1992年曾召开过一次革命文物工作会议,这是时隔22年以后,再一次召开这个会议。

  分类施策 最大限度释放文物的活力

  入选国宝单位后怎么保护和利用?是不是文物保护的等级提高之后它可能就不能动了?面对这些问题,刘玉珠表示,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保护和利用上会越来越严格,但并非列入国保单位以后,在利用方面有很多限制,或者不让利用了。

  “国家文物局对文物的利用一直是持开放和鼓励的态度,而且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出台的多个重要文件,都是把文物的利用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因为在利用的过程中,首先前提是保护好,保护好了以后,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文物,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的价值,才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上来。”

  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并非对立,而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和促进。把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处理好,不仅对文物本身,而且对文物工作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都是很重要的。刘玉珠表示, 今后国家文物局还将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在文物的利用方面,“我们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分类施策、区分施策的思路,不断出台促进文物的活化利用方面的新政策,最大限度释放文物的活力,讲好中国故事,突出展现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增强文化自信。”

  利用社会资源保护文物是一个新的课题,一些地方也在积极尝试,国家文物局也进行了广泛调研。从去年年底开始,江苏省南京市和苏州市进行了社会力量特别是民间民藏保护和利用的试点。刘玉珠透露,今年8月,国家文物局在江苏召开了一个座谈会,“情况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在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同时,大家的积极性也充分得到发挥,这对于民藏保护和利用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刘玉珠表示,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开展部门合作,破解保护难题,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出台有针对性的、管用的政策,推动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


  转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