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公布第二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1-25





  为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做好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建设示范,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近日,科技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名单并予以备案,涉及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15个省市,共33家众创空间。
zhongchuangkongjian
(图片来源:互联网)
  科技部指出,各示范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依托主体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部署,继续加强探索,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龙头骨干企业要按照市场机制加强与其他创业主体的协同,优化技术、设备、资本、市场等创新资源配置,实现与中小微企业、高校院所及各类创客群体的有机结合;科研院所、高校要通过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增加技术创新源头供给,为科技型创新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各类新型研发机构要通过建立应用技术型专业化众创空间,在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企业孵化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作用,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的协同创新。依托主体所在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专业化众创空间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鼓励依托主体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此次予以备案的33家众创空间涉及生物技术、激光技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新材料等领域。生物医药领域,有依托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为主体设立的生物技术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依托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设立的生物医药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新材料领域,有依托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设立的新材料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依托金旸集团有限公司设立的高分子新材料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等。
 
  此外,依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设立的航空工业军民融合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涉及军民融合领域,依托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无线通信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则在通信行业深耕细作。这些由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等牵头建立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在资源开放共享、细分领域的创新创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与转化、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
 
  根据科技部2016年7月发布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指引》,专业化众创空间是聚焦细分产业领域,以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宗旨的重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强调服务对象、孵化条件和服务内容的高度专业化,是能够高效配置和集成各类创新要素实现精准孵化,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客多方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
 
  专业化众创空间依托具有强大产业链和创新链资源整合能力的主体建设,具有四方面突出特征。一是拥有创新源头。依托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建设,能够为创业提供有效供给,推动创新、创业并重;二是资源共享基础好、水平高。借助建设主体的科研与制造能力、管理与市场渠道资源,资源共享基础好,水平高;三是产业整合能力强。依托建设主体的行业地位,有助于形成创新创业生态和产业生态;四是孵化服务质量高。围绕专业领域,可为创客提供更贴合产业特点的高水平、专业化、特色化的集成式服务。
 
  据悉,2016年7月,科技部公布第一批17家示范性的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截至目前,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达到50家。(记者 李争粉)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科技部:我国“独角兽”企业已逾130家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2015年我国“独角兽”企业只有70家,而到了2016年已达131家,其中技术驱动型占绝大多数,104家产生在国家级高新区
    2017-03-29
  • 科技部发布《“十三五”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4月25日,科技部发布了《“十三五”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该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公共安全科技领域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涵盖了社会安全、生产安全、综合保障与应急等公共安全科技领域。
    2017-05-05
  • 科技部设立20亿元智能机器人专项资金

    5月16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刘进长在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科技部日前设立规模为20亿元的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相关研究。
    2017-05-17
  • 科技部印发十三五海洋科创专项规划

    “十三五”期间,将按照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开展全球海洋变化、深渊海洋科学、极地科学等基础科学研究,显著提升海洋科学认知能力。
    2017-05-1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