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原材料工业增速或趋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4-14





  “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包括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对国计民生、重大工程等有显著的支撑作用。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原材料工业已经进入提质增效、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2019年原材料工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1%。 ‘十四五’期间,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原材料工业增速趋缓,原材料工业作为工业稳定器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肖劲松日前表示。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我国是原材料大国,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肖劲松介绍,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化学品生产国和第二大石化产品生产国,约有20种大宗化工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2大类钢材产品中,我国有17类钢材产品的自给率达100%,粗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53.3%。从常用有色金属到稀有稀土金属,我国能生产的有色金属多达64种。此外,我国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大宗建材产品的产量在全球占比接近60%。


  回顾 “十三五”期间,我国提前两年完成了1.5亿吨钢铁去产能目标,超1亿吨 “地条钢”产能全面出清;尿素、烧碱等传统化工产品产能过剩矛盾得到缓解;电解铝等新增产能得到有效控制;建材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针对未来五年我国原材料工业的发展趋势,肖劲松做出两个预判:其一,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在国际经济缓慢恢复和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带动下,乙烯、丙烯等短缺产品产量会继续扩大。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节点,粗钢产量将同比下降。其二,原材料工业增速趋缓。原材料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单纯追求规模增长,部分产品市场需求有可能达到拐点。


  “十四五”期间,预计传统化工产品、钢铁、电解铝等产能过剩矛盾将进一步化解,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化工新材料、绿色建材、高性能钢铁材料等保障能力上升,新材料产业产值占原材料工业比重提高;基础石化产品等自给率也将提升。


  区域布局渐趋合理


  肖劲松表示,从区域布局分析,近年来我国钢铁兼并重组取得进展,中国宝武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企业集团;石化化工方面,园区化、基地化、集约化发展态势明显,根据石化规划院数据,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约60%的石化化工产业产值来自于化工园区或基地;


  危化品搬迁取得积极进展:千余家位于城镇人口密集区和沿江地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完成搬迁改造;有色行业中部分电解铝产能转移置换至水电、风电资源丰富的内蒙古地区;建材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前10家水泥和平板玻璃企业产业集中度分别达到64%、60%。


  “预计 ‘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行业继续推动园区化发展,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进一步兼并重组。”肖劲松说。


  投资方面,过去五年,我国原材料工业总体投资增速趋缓。肖劲松表示, “十四五”期间,考虑到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稳步发展,以及巩固去产能成果仍是重点,预计原材料工业投资增速会进一步放缓。


  进出口方面,肖劲松预计, “十四五”我国主要原材料产品进出口将表现出不同的态势。随着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在 “一带一路”倡议、RCEP、中欧投资协定等带动下,出口将有所增加;而国内经济稳步增长,也可能促进进口。


  发展重点主要有五


  在此前举行的首届赛迪产业经济论坛上,肖劲松作了题为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形势展望与对策建议》的报告,提出了 “十四五”期间我国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重点,主要有:


  一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共性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创新设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与材料技术的交叉融合,推动下上游协同创新。


  二是继续巩固去产能成果。细化去产能政策,做到精准施策: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了新版钢铁、电解铝、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下一步,要研究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主要原材料产品市场的需求拐点,做好产能达峰研究;加强对市场化过剩产能、产品、价格等信息的预警;逐渐用质量、环保、安全等市场化手段调节产能。


  三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传统材料行业高端化发展,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增强关键战略材料保障能力,加快前沿材料研发;完善企业生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集团、专业骨干企业、单项冠军企业。


  四是推动产业布局优化。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相协调,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推动原材料工业布局调整优化。依托原有原材料工业领域产业集群或基地,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材料制造业产业集群。


  五是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研究制定碳达峰方案的时间表和任务分解,开展碳减排和碳中和技术研究,推动现有有关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推广应用绿色建材、绿色建筑,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率等。


  报告建议,加速数字化发展和安全发展,完善政策和支撑体系加快数字化实践,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建设,梳理关键材料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明确供应渠道、重点企业、上下游关系等,明确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长短板。


  此外,报告还建议,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借助 “一带一路”战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投资协定等,加强原材料领域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经验等全方位合作,推动原材料、装备、相关标准 “走出去”,鼓励原材料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销售中心。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引进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创新机构、高新技术等,吸引优势原材料企业集团,开展海外融资等。(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缺乏持续盈利动能支撑 我国原材料商品仍偏“熊市”

    缺乏持续盈利动能支撑 我国原材料商品仍偏“熊市”

    1月份,在全国大宗原材料价格涨跌榜中,环比上升的商品共74种,主要集中在化工板块(共27种)和能源板块(共10种)。环比下降的商品共92种,主要集中在化工(共41种)和有色(共11种),全国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均涨跌幅为0%。
    2019-02-28
  • 部分高端靶材实现产业化 原材料制备难题待破

    部分高端靶材实现产业化 原材料制备难题待破

    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作为芯片制造、封装中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所需关键材料,应用于各种功能薄膜的制备。它的发展壮大不仅能极大地带动上游我国传统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结构升级,更能促进下游电子制造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稳定快速...
    2019-03-28
  • 疫情对钢铁原材料市场影响几何?

    疫情对钢铁原材料市场影响几何?

    供给端方面,受疫情影响,大宗原燃辅料运输受阻,原料供应紧张。根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2020年1~2月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加1 0%,其中,中国大陆粗钢产量同比增长3 1%,海外粗钢产量同比减少1 8%。
    2020-05-05
  • 业内预测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潮”年内回落

    业内预测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潮”年内回落

    工信部日前组织召开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更好地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
    2022-04-1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