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四万亿”的得与失?


时间:2012-01-18





  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小。即使现在CPI下来一些,防止通货膨胀的反弹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形成前段时间国内物价水平高企的原因很多,但一段时间以来,国内舆论普遍将通胀归咎于前些年出台的影响规模达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


  笔者认为,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对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提出些批评本应是一分为二的后一半,而一分为二的前一半则是要看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主流,这就是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压力,保持中国经济的成长势头。


  大体上看,2008年出台的四万亿救市资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运用于扩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另一个则是用于改善民生。现在看来,无论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是实施民生工程项目,都是着眼于弥补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而这些事本来就需要加大力度来做。即使没有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即使没有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加强,中国的民生也要改善,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必须克服各种各样的瓶颈约束,只不过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打乱了正常的建设节奏,所谓铺摊子容易,练摊子难。


  此外,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于中国经济及早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压迫中解脱意义至关重要。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上半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可以说遭遇了严冬。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实施,中央定下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才得以实实在在地贯彻执行,实现了中国经济“西方不亮东方亮,堤外损失堤内补”的局面。


  另一方面,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企业缺少订单,有了“四万亿”作为底气,依靠着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及支持出口企业“转内销”等一系列政策,一批出口企业熬过了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形势好转,许多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之所以能够捷足先登,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当时依靠“四万亿”所带来的国内市场机会过冬。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在世界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之后,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10.4%。


  因此,毫无疑问,对于暂时遇到外部刺激而出现“心梗”的中国经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可以说是一次及时的“人工呼吸”。如果当时没有做到及时出台有分量的经济刺激计划,暂时的“心梗”很可能会发展为脑组织的坏死、肾功能的衰竭、心脏跳动骤停等不可逆病理现象。到那时,再想起做“人工呼吸”晚矣,要么救不活,要么顶多是救活一个植物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年国家及时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初衷并无不妥。


  至于前段时间的通货膨胀,不能说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没有一点关系,“四万亿”毕竟是国家对生病的国内经济采用口对口这个“笨”办法进行“人工呼吸”,前段时间的通货膨胀或多或少有一些是因为对国内经济紧急进行“人工呼吸”而不慎所染上的传染病。不过,将前段时间的通货膨胀完全归咎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也并不是很公道。


  应当看到,由于美联储两次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促使流动性泛滥、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增加了油价形成过程中的风险溢价成分、新兴经济体经济成长加大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等方面因素的叠加作用等等,前段时间的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输入性通胀成分。


  除了输入性通胀因素外,造成前段时间通货膨胀的因素还有许多。例如,周期性因素导致猪肉价格暴涨,进而带动鸡蛋、水产品、牛肉等替代品价格的跟风上涨。又如,制度性因素造成了国内石油企业在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过程中跟涨不跟跌。凡此种种,都会诱发通货膨胀。不难看出,现今的通货膨胀绝不仅仅是三年前的一个“四万亿”就能够扛得起来的。


  再看问题的另一方面,即,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有没有缺陷?当然有,而且还很严重。比如说,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对铁路尤其是高铁建设项目的资金安排比例过大,造成了铁路建设在一时间大干快上,一些隐患现在陆续暴露出来。摊子铺开了,现在想收也难,收紧了很可能遗留下许多半拉子工程或者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而不收紧则很可能是吞噬资金的无底洞。而刺激计划中最应该吸取的教训是,不该靠刺激房地产来“保增长”,致使房价飞涨后遗症成为目前一个“纠结”的问题。


  现如今欧债危机正在肆虐,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也似乎正在变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重提对“四万亿”要一分为二看待的目的只是希望能够对“四万亿”客观一些,公道一些。至于现在如何应对欧债危机带来的影响,可以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国内舆论普遍将2011年的通胀归咎于前些年出台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必须客观地说,对于当时暂时遇到外部刺激而出现“心梗”的中国经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可以说是一次及时的“人工呼吸”。当然,我们也必须重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严重缺陷,最应该吸取的教训是,不该靠刺激房地产来“保增长”,致使房价飞涨带来如今非常纠结的后遗症。

来源:消费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