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煤炭热点六问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4-13





  近日,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北京举行2017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发布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梁嘉琨、副会长姜智敏、政策研究部主任张宏、行业协调部主任孙守仁、统计与信息部主任陈养才、科技发展部主任刘富、经济运行部主任杨显峰、洁净煤与综合利用部主任张绍强出席发布会,并就煤炭去产能、企业兼并重组等问题答记者问。

meitan
(图片来源:互联网)

  怎么破除煤炭无效供给?


  国发〔2016〕7号文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3年至5年的时间,煤炭行业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2017年,煤炭行业超额完成年初提出的1.5亿吨目标任务;据相关部门数据,2016年以来累计完成煤炭去产能5亿吨以上。


  记者:过去几年煤炭去产能成效显著,但也有人认为去产能太猛造成供需关系紧张,对此怎么看?今年煤炭去产能重点是什么?


  姜智敏:去产能过程中,全国煤炭总体供需是平稳的,尽管在个别时段、个别地区出现供需偏紧的情况,但总体上没有出现停机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煤炭生产与消费呈逆向分布,局部地区受铁路运输等因素影响,出现短时供应紧张。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推进,局部地区供应紧张问题已经提上日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南北大通道的建设。


  实际上,煤炭去产能最大的成效是产业结构调整,优质产能和先进产能在不断增加,2017年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安全生产已经印证去产能政策的成效,是符合实际的。2018年去产能1.5亿吨的任务完成,5年任务3年落地的大目标就实现了。


  2018年总的去产能思路,一是要科学把握去产能力度和节奏。各地要对“十三五”后3年去产能任务科学论证,统筹安排,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一哄而上,力争在提高产能利用率方面有进一步突破。二是要从总量去产能向结构性去产能转变。要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把那些连年亏损、长期停产停建、资不抵债、没有生存能力的企业作为今后去产能的重点。国家煤监局已提出年产9万吨煤矿要退出,这也是重点。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适当提高南方煤矿产能退出标准,将来要有序引导退出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另外,要严格执行土地、环保等标准,根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加快优质产能建设步伐,要通过核增产能,增加优质供给,更多发挥北方优质产能的作用。三是要统筹协调好去产能和保供给的关系。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破除无效供给,如何划分煤炭产能有效、无效供给?


  陈养才:有效产能应该指正常生产矿井产能和新建、改扩建产能。无效产能指长期停产、停建产能。


  据统计,2017年全国煤矿数量为6794处,总产能53.09亿吨。其中,有效产能合计47.83亿吨,长期停产停建产能5.26亿吨。具体情况为:正常生产矿井3882处,产能32.54亿吨;新建矿井337处,产能8.56亿吨;改扩建矿井1274处,改建完成后产能6.73亿吨,现能力约3亿吨(实际产量约2亿吨);长期停产矿井1503处,产能2.69亿吨;长期停建矿井666处,产能2.57亿吨。


  据国家能源局公告,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的生产煤矿4271处,产能34.1亿吨;已核准(审批)、开工建设煤矿1228处(含生产煤矿同步改建、改造项目89处),产能10.53亿吨(含已建成、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231处,产能3.68亿吨),合计产能44.63亿吨。


  2017年,全国煤矿产能利用率达到68.2%。直报协会的100处矿井产能利用率为94.3%。其中,井工矿产能利用率为98.7%,露天矿产能利用率为86.2%。分区域看,西北地区的产能利用率最高,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8%左右;西南地区相对较低,仅有62.2%;东北地区为66.2%;华北、华中、华东地区达90%以上。


  记者:如何进行结构性去产能,提高煤炭供给质量?


  张宏:国发7号文提出的去产能任务完成后,全国的煤炭生产、消费、运输格局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对煤炭行业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今后一个时期,煤炭行业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发展理念,进行结构性去产能,提高供给质量。


  一要推动煤炭生产模式创新。比如,积极推动煤炭智能化开采、井下无人工作面建设,提高装备水平,提高煤炭生产质量。


  二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煤炭生产和消费对接,即从坑口到炉口的对接。现在已经有企业在积极探索,比如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提出产销协同创新的模式,实现了煤矿井下生产和用户入炉产品需求的对接,不但提高了商品质量,也提高了企业效益。


  三要创新投资模式。传统的煤矿建设,一般都是由煤炭企业投入30%资本金,加上70%贷款来建的。未来,煤矿的建设要突破这种投资模式,由煤、电、钢等相关利益方共同投资,把煤矿项目投资变为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模式,以减少企业经营风险。


  四要按照共享经济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要求,形成社会化、平台化的建设模式。未来煤矿很可能改变目前自己建矿、招工的模式,变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些企业没有新的建设项目,工人需要成建制转岗,就可以成立专业化的采煤公司、服务公司等,从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煤企兼并重组方向是什么?


  2017年,煤炭及相关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动作频频。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合并重组;中煤兼并重组国投、保利和中铁等企业的煤矿板块;中煤平朔、同煤和晋能集团3家煤企与大唐、中电国际等电企共同组建苏晋能源公司;甘肃能源整合迈出关键一步,重组成立能源化工投资集团。


  2017年底,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促进煤炭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和上下游深度融合发展。


  记者:2018年煤电联营是否会有更大动作?


  张绍强:这几年煤电联营实施效果有目共睹。


  2017年末,全国煤电装机是9.8亿千瓦,按我们的统计口径,其中煤电联营的约3亿千瓦。


  这几年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国电集团、神华集团重组,还有淮南矿业集团、同煤集团、陕煤集团这些煤企与电企的合作。


  现在为什么要讨论煤电联营的扶持政策?是因为遇到了一个深层次问题。就是除了神华集团和中煤外,其他煤炭企业都是地方企业,而五大发电集团都是央企。地方企业和央企重组,还要做一些工作。但煤电联系紧密,未来联营是一个大方向,需要突破瓶颈。


  记者:煤炭行业内的兼并重组今后将是什么思路?


  孙守仁:去年,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的重组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今年,据我们了解,贵州省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省内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并组建了领导机构。重庆市政府也取消了煤炭集团二级企业的法人资格,为重组打基础。山西省也在积极推进。


  从《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来看,今后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将坚持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二是以企业为主体,三是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坚持做强做优做大主业与煤炭上下游融合发展相结合,坚持提高产业集中度与优化产业布局相结合。


  煤企债转股难在哪儿?


  2017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67.8%,仍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部分承担去产能任务的企业由于债务得不到及时处理,资产负债率上升明显。


  记者:目前煤企债转股落地金额不是很多,为什么?如何解决?


  张宏:国家对债转股工作是十分重视的,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但目前煤炭企业债转股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明股实债,二是落地难。


  关于明股实债,这也是金融机构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做法。对于明股实债的企业,可以暂缓企业负债率高的问题,也可以把银行和企业的风险向后延伸。但一般明股实债都是签署5年期限,到期后如果没有银行来接股,就需要企业自己回购,会带来很多经营问题。


  落地难问题主要涉及两点。一是实施债转股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要把企业的债权转为股权,需要向社会筹集大量资金,难度比较大,周期也比较长。


  二是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往往都是一家多债,有的涉及十几个银行。但一家企业的债转股往往是一个银行在实施,要让一个银行把其他银行的债都收购回来,这个难度是很大的。另外,社会筹集资金往往要求有固定分红回报,而且要价比较高。本来企业希望通过债转股降成本、降杠杆,但社会筹集资金的要求和这个愿望显然是相悖的。


  所以,目前煤炭企业实施债转股签的协议量是比较大的,但真正落实的也就10%左右。


  今后一个时期,随着政策逐渐明朗、具体化,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债转股这种市场化方式应该会进一步推动。


  记者:如何定义僵尸企业?处置僵尸企业难在哪儿,有何办法?


  张宏:对于煤炭行业来讲,很难确定哪一家是僵尸企业。因为一家企业往往有好多个煤矿,有的停产,有的亏损,不代表所有煤矿都亏损。所以往往很难界定哪一家企业是僵尸企业。总体来讲,我个人认为,僵尸企业有三个特点,一是死不了,二是死不起,三是死而不僵。对于煤炭企业来讲,应该是自己很难活过来,兼并重组又没人要。处置僵尸企业,一是能资源置换,二是能清算资产,三是能顺利破产。


  如果出现贸易战,对煤炭行业影响几何?


  2017年全国共进口煤炭2.71亿吨,同比增长6.1%;出口煤炭817万吨,同比下降7%;煤炭净进口2.63亿吨,同比增长6.5%。


  记者:中美如果出现贸易战,对我国煤炭行业有何影响?


  陈养才:中美如果出现贸易战,总体影响肯定是巨大的,也是复杂多元的。就煤炭行业来说,短期内直接影响不会太大,从较长时期来看也是不可忽视的,需要密切关注。因为贸易战有可能推高通胀水平,引发宏观经济增速下降,从而抑制煤炭需求增长。


  为什么说短期影响不会太大呢?这里有几组数据通报一下。


  一是我国煤炭出口量很少。2017年出口煤炭817万吨,其中出口美国的煤炭更少,不足1000吨。


  二是从煤炭消费的影响分析,首先是限制钢材出口的影响。2014年至2017年,我国年均出口钢材9770万吨,其中出口至美国的204万吨,占比2.09%。2017年,我国出口钢材7541万吨,其中出口至美国的118万吨,占比仅为1.56%。据测算,如果钢材出口出现限制,将直接影响约120万吨炼焦煤的消耗。因此,从直接影响的角度看,本次美国进口关税调整对我国钢材出口冲击相对有限。


  其次是商品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本次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600亿元商品加征关税,包括航空产品等1300个类别。如果600亿美元的商品全部停止出口,据测算将影响国内用电960亿千瓦时,以314克标准煤/千瓦时的煤耗计,将减少约3000万吨标准煤的消耗,折合动力煤原煤约4000万吨,对动力煤消费影响较小。


  三是对煤炭进口的影响。中国进口煤炭仅有少量来自美国。2009年至2017年,我国年均进口美国煤炭391万吨,占全国进口煤炭数量的1.61%。其中,动力煤106万吨,炼焦煤266万吨。近期,美国鼓励煤炭工业发展,供给逐步释放,中国从美国进口煤炭力度逐步加大。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煤炭317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17%,其中炼焦煤进口284万吨,进口增速较2016年大幅提升。


  综合来看,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煤炭消费量的影响是间接的、较小的,不必过于担心。但煤炭行业也要及时调整方向和对策,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我们要加快煤炭工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煤炭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近期有消息说国内二类口岸禁止进口煤炭,消息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对国内市场是否有影响?


  杨显峰:这应该是个网传消息,我们还没有准确核实消息来源。关于进口煤,从国家宏观调控来说,去年对一些进口煤特别是劣质煤进行了适当控制,这是国家从环保等方面要求考虑的,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关于近期禁止煤炭进口这个事,一方面无从核实;另一方面,从目前煤炭市场供需来看是基本平衡的,价格也逐步回到合理区间,因此不会对市场产生大的影响。


  煤化工如何实现产业化?


  2017年,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产能分别达到800万吨、800万吨、51亿立方米、270万吨。


  记者:现代煤化工技术已有较大突破,但试点模式一直没有突破,如何才能实现产业化?


  张绍强:现代煤化工这些年一直备受关注,也是煤炭能够实现清洁转化的新途径。从第一期到目前第三期,进一步升级示范已经开始。开始主要是打通工艺流程,解决了污染、水耗等问题,后面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技术路线取得较大进步,还有煤间接制油等在提高能效、污染物减排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现在煤化工发展比较理性。煤制油方面,因为这些年一直是低油价,加上国家同样实施燃油消费税政策,造成我国煤制油项目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煤制气则分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并网的管道气,由于入网价格过低,目前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二是LNG(液化天然气)可以分散运输,从投产到现在,尤其是去年气荒期间,天然气价格高达1万元/吨,LNG效益非常好。


  煤企转型升级进展如何?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对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


  记者:据悉,一些煤炭企业在发展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目前煤炭企业在转型发展方面进展如何?


  刘富:应该说,这几年煤炭行业转型发展取得了几方面成绩。


  第一,通过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以煤为主,煤电、煤焦、煤钢、焦化、建材、储运、金融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第二,通过科技创新,形成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基础理论等研究攻关成果,引领了煤炭开采方向,推动了行业生产总体水平提高。


  第三,煤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煤气化、煤制乙二醇等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推动了煤炭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延伸。


  第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煤粉工业锅炉技术,以及水煤浆、低阶煤分质利用等技术的利用推进,提升了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整体水平。


  第五,国发7号文明确提出,鼓励利用煤矿废弃广场等发展光伏发电、现代农业等产业。在光伏发电方面,目前淮南矿业集团有3.2万千瓦装机,国家能源集团有120万千瓦,同煤集团有124万千瓦。(记者 张翔)


  转自:中国煤炭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减法落地,煤炭行情能否风调雨顺?

    减法落地,煤炭行情能否风调雨顺?

     去年,全国实际完成煤炭去产能2 9亿吨,102家中央企业中煤炭企业效益增长34 8%,今年2月份,国内主要产煤地煤炭价格出现逆市回升,同比上涨近60%
    2017-03-24
  • 绿色煤炭蓝图离我们还有多远?

    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的一组组数据,为2020年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蓝图,
    2017-04-11
  • 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及难点

    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及难点

    专家指出,尽管去产能进展相对顺利,但煤炭产业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煤炭产业仍需“爬坡过坎”,努力寻求去产能、脱困与转型升级的同步发展。
    2017-07-03
  • 市场理性回调 煤炭行业脱困仍待努力

    市场理性回调 煤炭行业脱困仍待努力

    2017年以来,我国煤炭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的态势,供应和消费略有增加,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稳中趋降,但仍处于合理区间,行业效益整体好转。
    2017-08-0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