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货币政策未到转向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4-25





  最近,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和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之后,市场上出现了货币政策转向的论调。

  这些臆测政策转向的论据包括,政治局会议“六稳”不再成为政策重点,意味着在肯定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减轻的背景下,政策重点已经出现明显转向;在3月金融与经济数据超出预期、债务担忧加大的背景下,意味着货币政策不会放松,甚至从防风险的角度来看,有边际收紧的可能。

  这样的结论很难成立,也没什么事实根据。一方面,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营只能说平稳开局,未出现令人担忧的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34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与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而从对经济增长影响重大的国内消费情况来看,并不是那么乐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3%。与此前动辄两位数的增速,下滑颇为明显。消费大项中,截至3月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个月下滑。

  所以,中央政治局在评价当前经济形势时,在用“总体平稳”“开局良好”对一季度经济运行作出积极判断的同时,也强调要清醒看到,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必须保持定力、增强耐力,勇于攻坚克难。

  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因近年对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影响日甚,各界对其动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之所以被认为宽松,主要是一季度广义货币(M2)余额和社会融资规模的较高幅度增长。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监管层通过连续降准及定向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等政策释放流动性。

  目前,虽然去年下半年所担忧的一些问题没有出现,但情势仍不容乐观。从内部看,经济虽有所回暖但仍处于底部,仍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且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目前运行都需要低利率环境,有利于国债和地方债发行量增加、地方隐性债务化解。更重要的是,消费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就业结构性矛盾需要关注,市场预期向好势头需要巩固,并不支持目前货币政策转向。

  从外部来看,今年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形势堪忧,外部输入性风险有增无减。本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3%,比今年1月份的预测低0.2个百分点。

  总体来说,去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面对诸多困难挑战,通过综合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今年一季度的成绩来之不易。当前虽然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也只是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并非突然转向。

  这是“稳”与“活”的关系,而非意味着转向。正如中央政治局会议所作出的要求,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宏观政策要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转自:第一财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不意味一成不变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不意味一成不变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稳健仍是货币政策主基调,流动性将保持松紧适度。
    2019-01-18
  • 货币政策未放松更非“大水漫灌”

    货币政策未放松更非“大水漫灌”

    2月21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举行的专家座谈会上,多位专家表达了一个一致的观点:当前货币政策并未放松,更谈不上是“大水漫灌”。
    2019-02-25
  • 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

    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18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与三季度相比,央行在形势判断、政策基调和政策思路等方面都做了相应调整,从而勾画出了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脉络。
    2019-03-01
  • 货币政策“一动不如一静”

    货币政策“一动不如一静”

    近日,市场出现了货币政策转向的论调,先是出现了降准的谣言,央行辟谣之后,又出现了货币政策收缩的言论,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似乎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
    2019-04-2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