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正密集出台加速落地。近期,围绕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相关部门多次酝酿和部署。地方层面,湖北、浙江、四川等地最近纷纷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重点提到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金融机构正加快落实,助推信贷、债券、股权融资渠道增量扩容,为民营企业发展添动力。展望未来,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指导性文件也将制定出台。
8月底,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全国工商联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债务融资工具支持力度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
另外,湖北、浙江、四川等地最近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均涉及金融支持民企融资,一些地方还划定了具体的支持目标。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2023年力争完成全省民营经济贷款增量不低于2000亿元的目标,湖北提出2023年全省新增民营企业贷款2500亿元以上,以及对近6000家重点民营企业集中开展融资对接。
政策引导下,不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其金融资源均加速向民营企业聚集。根据部分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7月末,中国农业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5万亿元,较年初新增超8000亿元。截至6月末,上海农商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在新发放公司类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超65%。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的民营企业正在获得金融机构更大力度的信贷支持。
忙碌的身影、轰鸣的机器、崭新的配件……在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新购置的设备正飞速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工作。
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一家民营企业。记者了解到,此前,为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企业启动了新设备购置计划,但资金周转压力有点大,还好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主动送来金融“及时雨”,在20天内为企业授信8亿元,较往常缩短了一半左右的时间,截至目前已投放贷款4.04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改造项目的顺利推进。数据显示,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今年1至7月累计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客户250余户,贷款投放60.8亿元。
“银行一直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度重视,今年以来,政策倾斜力度更大,包括财政贴息等在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能获得的贷款优惠也更多。另外,我们也量身打造了不少专属产品,更好满足其融资需求。”一位国有大行基层网点负责人对记者说。
实际上,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对不同类型的融资渠道需求也各不相同,除了信贷支持之外,民营企业拓宽融资途径,解决民营企业“缺水”难题,金融管理部门也在推动债券、股权融资渠道增量扩容,“不让千军万马挤在贷款这一条通道上”。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债务融资工具支持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类及地产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公司以及采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科技公司在债券市场融资,继续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覆盖面,惠及更多中低信用等级民营企业发行主体。”
近日,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项下美的置业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发行,发行规模15亿元,这是本年度美的置业第二次得到“第二支箭”的政策支持,也是美的置业又一次以银企合作方式实现发债。另外,近期,金辉、龙湖、山东宏桥等多家民营企业也持续运用“第二支箭”发行债券融资,资金压力有所缓解,投资人信心逐步修复。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表示,“第二支箭”的推出对民企债券融资起到了支持效果,但作用仍较为有限且主要利好中高等级主体。推动“第二支箭”扩容增量,将有助于扩大民营企业的惠及面,带动更多债市资金流向民营企业,助力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民营企业提升发债成功率,降低债券融资成本。
展望未来,更多政策有望接续落地,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也将持续升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表示,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指导性文件,推动商业银行优化内控管理制度,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加强典型经验推广。而在落地层面,近期,中国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纷纷制定出台支持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的行动方案;不少银行从总行层面到分行层面持续召开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银企座谈会。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下一步应优化银行机构体系,大力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等中小银行,推动中小银行有能力、有意愿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同时,无论大中小银行,在对接民营企业续贷需求的同时,应积极破解“首贷难”问题,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信用贷款比例。冯琳表示,股权融资是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中的一个亮点,未来金融管理部门还会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动产业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投向成长型民营企业。(记者 张莫)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