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合作克难前行 投资贸易逆势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1-27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蔓延,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不仅没有停滞,反而逆势上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呈现出强劲的生命力。截至目前,我国已经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合力抗疫 为丝绸之路铺上“健康”底色


  目前我国已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280多批紧急抗疫物资援助。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之时,我国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的作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大量物资和技术援助。


  “在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3月份,我们派出血液制品专家,携带了40份康复者血浆,这40份康复者血浆是治疗危重病人的特效药,急赴意大利支援,救治当地的患者,为意大利人民带去了治疗新冠的中国经验。”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晟怡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上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已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280多批紧急抗疫物资援助。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穆罕穆德·朱内德在外洽会合作论坛上表示,在疫情期间,中国和巴基斯坦像兄弟一样在进行合作,在不同的时间段互相支持。


  不仅仅是物资援助和应急机制的合作,疫情还创造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急产业方面投资贸易合作的契机。


  世界至德经贸促进会应急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海波对记者表示,疫情让很多国家更加关注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积极提升应对紧急重大灾害的能力,应积极引领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促进全球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实现在区域间医疗物资的自由流通。


  穆罕穆德·朱内德表示:“中国和巴基斯坦可以共同合作建立医院、医疗中心,而且我们需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存的仓库,巴基斯坦有很多很好的政策,可以强化在应急领域的合作。”


  克服困难 “一带一路”投资贸易合作逆势前行


  相关大项目复工推进,前三季度我国与相关国家投资贸易领域的增长也高于全国整体增速。


  疫情初期,“一带一路”相关项目也曾面临巨大挑战。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初期阶段,“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基本上都因受其直接冲击而暂时停工,有些国家不得不在一定时期内大幅减少乃至完全停止跨境陆运、海运、空运数量,直接或间接地给部分境外“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推进带来了不利影响。


  不过,“得益于中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和主动对外开放,以及过去7年打下的良好基础,面对疫情冲击,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呈现出十足韧性。”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此前表示。


  相关大项目的复工和推进证明了这一点。记者了解到,目前,中老铁路全线隧道实现贯通,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项目运营通车,雅万高铁建设实现节点目标,匈塞铁路匈牙利段项目EPC主承包合同正式生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展现出强劲韧性和顽强生命力。


  前三季度我国与相关国家投资贸易领域的增长也高于全国整体增速。数据显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9634.2亿美元,虽然同比下降1%,但增速比全国整体水平高0.8个百分点;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30.2亿美元,同比增长29.7%,高出全国整体增速32.3个百分点。


  中欧班列也呈现逆势增长的态势。据统计,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欧班列开行达10180列,已超过去年全年开行量,运送货物92.7万标箱,同比增长54%,往返综合重箱率达98.3%。


  众望所归 “一带一路”合作前景广阔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全力提升中欧班列运能运力。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表示,巴基斯坦沿着“一带一路”线路建立了9个经济特区,通过这些经济特区,相信中国可以实现产能和企业的转移,同时也会吸引来自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在巴基斯坦投资兴业。


  建设在中国境外的经贸合作园区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埃塞俄比亚的东方工业园就是一个例子。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特肖梅·托加说,目前有来自于中国农业、化工、制造业等领域的企业入驻,带来了出口机会和就业机会,东方工业园区有望成为整个非洲的制造业基地。


  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合作还将迎来一系列利好政策。孟玮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全力提升中欧班列运能运力。一是加强重点口岸建设;二是推动中欧班列西、中、东通道“卡脖子”路段升级改造;三是加快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他说,中方将秉持共建共商共享,继续扎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与相关国家的共同发展繁荣。(陈芳)


  转自:上海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