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冲动难遏制地方政府高负债须警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0-04-12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约为7.2万亿元,其中2009年净新增约3万亿元,预计2010年和2011年后续贷款约为2万亿至3万亿元,2011年底达到约10万亿元。很多地方政府的负债额远远超过本级财政收入,面临巨大风险(2010年3月18日《中国青年报》)。看来,到了堵截和排除地方政府高负债“堰塞湖”的时候了。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从创造政绩出发一直保持旺盛的投资冲动。去年,国家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有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地方政府自然要抓住机会“大展鸿图”,于是各种融资平台公司大量出现,各类项目纷纷上马,且规模尽可能大,有的财政配套资金与项目资金比例达到1∶10,债务率远超风险警戒线。许多地方政府债台越筑越高,负债额远远超过地方本级财政收入,达到极限。当然,对此不能简单否定,因为它在地方政府市政建设、公路建设和住房建设,乃至拉动整个国民经济企稳向好、“保八”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毋庸讳言,随着负债的不断增加,风险也越来越大。央行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3800多家投融资平台总资产近9万亿元,负债升至5.2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60%。5.26万亿元的负债相当于去年全国GDP的15.7%,全国财政收入的76.8%,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161.35%。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地方政府也不能例外。但现实的情况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重大风险,即政府财力不足导致的偿还难度增大或资金链断裂风险。尽管这种风险暂时还没有表现出来,一旦到了还款期将集中显现。若这些潜在风险不能现在就着手逐步化解,会带来许多严重后果:一个后果是,使政府牢牢绑缚在土地财政上。由于地方投融资平台自身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偿还银行债务只能一部分依靠政府投资项目的回报,大部分则要靠政府的财政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只能越来越依赖土地财政,通过大量出卖土地、保持地产高价提高还贷能力,结果是房价居高不下,使老百姓榨干几代人的积蓄来圆一代人的买房梦。第二个后果是,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若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中央政府的债务也水涨船高。当中央政府的债务过重时,就会大量印制钞票使货币贬值,进而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老百姓财富缩水,生活质量下降,低收入群体陷入生活困境,还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第三个后果是,到期不能及时偿还债务,使银行呆账坏账大量增加,影响银行效益暨正常运作,导致银行风险加大,银行这个现代经济的核心就会拖累整个经济发展。第四个后果是,把债务包袱甩给中央政府。因为地方政府税收和可卖的土地是有限的。一旦来自土地的资金链断裂,财政资金又有限,沉重的地方政府债务不得不由中央政府承担,即地方政府留给银行大量的呆坏账靠中央政府来核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金融机构把贷款集中投向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造成大量坏账的恶果就会重现。


  对于地方政府高负债风险,已引起高层的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1月19日举行的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就提出:“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财政部、央行主要领导也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提出这一问题。今年两会期间,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要对目前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进一步清理、核实,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妥善处理。但愿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能够重视这一问题,联手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这座现在头顶上的“堰塞湖”排除掉,以保证经济列车安全高速地前行。

来源:中国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