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南宫:小毛球“缝”出脱贫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0-15





  “我每天能缝制毛球500个,每个毛球有0.05元的加工费,而且工资都是现结,现在感觉生活充满了希望。”河北省南宫市垂杨镇宋连寨村村民郁双兰说。


  郁双兰今年57岁,因心脏问题不能干重活,几乎失去所有收入来源。8月起,在当地政府引导下,郁双兰每天到村里的“扶贫小院”去缝毛球,晚上还可以拿一部分回家做,挣点“加班费”。


  南宫市是中国羊剪绒之都,近年来,毛球作为毛绒玩具、皮衣配饰、日用品挂件的装饰品,成为消费新宠,市场需求旺盛。南宫市政府依托当地毛球加工企业,通过“公司+贫困户”的模式,辐射带动贫困人口参与毛球加工。


  当地在每个村找出一闲置的房子作为“扶贫小院”,由各乡镇与大的毛球加工企业签订合同,安排相关技术人员担任“扶贫小院”负责人,把毛球加工手工活带到“扶贫小院”,按贫困户加工量当场结算工资。


  “南宫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700户,贫困人口13627人,是河北省非贫困县中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为此我们选择了劳动强度低、易入门、工作时间自由的毛球加工项目作为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将‘生产车间’搬到贫困户家门口。”南宫市委书记刘金宇说。


  为切实提高贫困户收益,南宫为每个“扶贫小院”提供10万元资金,用于购买缝皮机和缝球机,让毛球的缝制效率比普通设备提高2-3倍。


  南宫市大高村镇董土营村贫困户李应庄说,前几年为了给老伴看病,花光了家中积蓄,现在每天还要给她做饭,根本去不了远的地方,多亏有了“扶贫小院”,不用出村就解决了工作问题,依照目前的工作量,全家年收入能有1万多元。


  如今,南宫市建立毛球“扶贫小院”30多个。当地还结合各乡镇特色资源打造了其他形式的“扶贫小院”,带动1500余户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增收。(记者 赵鸿宇)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安徽六安:选准脱贫攻坚突破口

    安徽六安:选准脱贫攻坚突破口

    说起茶产业,大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如数家珍:“以前村民们只是粗放型的种植、加工。现在村里围绕茶叶产业,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大大增加了茶农收入。”
    2017-05-17
  • 脱贫攻坚彰显中国力量

    脱贫攻坚彰显中国力量

    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目标、一份承诺,更是一片饮水思源的初心,一个矢志不渝的决心,一份舍我其谁的信心,一颗...
    2017-05-22
  • 小媒鸭 助农发——安徽枞阳媒鸭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如今枞阳每年可销售媒鸭50万只以上、媒鸭咸蛋6000万枚以上,媒鸭产业年产值超亿元,数千户农户年获利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带动了上百户贫困户脱贫。
    2017-06-05
  • 两部门将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脱贫攻坚培训

    记者3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国家公务员局、国务院扶贫办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脱贫攻坚培训的意见》。
    2017-07-0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