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脱贫攻坚 消费扶贫前景广阔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1-06





  在近两年的探索中,消费扶贫逐渐成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新举措。简单而言,消费扶贫就是在网上或其他渠道,通过消费的方式购买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或特色服务,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在经过前期的探索后,今年以来消费扶贫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呈现出范围更大、方式更多、影响更大的新趋势。


  意义重大发展迅速


  从目前的实践总结来看,发展消费扶贫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


  其一,有利于贫困户的稳定增收,特别是有利于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扶志”“扶智”,有利于贫困户未来的自我发展,其效果明显优于简单的给钱给物。


  其二,有利于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长期培养,对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意义,也让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有了精准方向,形成了密切的产销衔接。


  其三,有利于动员社会力量的便捷参与,特别是有了互联网和电商平台后,扶贫变得人人可为、人人乐为,既满足了消费升级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需求,也促进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消费扶贫在这两年发展很快,大体可归结为四个原因:


  其一,山区产品有了新出路。贫困地区的很多特产以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现在因为脱贫攻坚和网络而走出“深闺”,一些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甚至成为消费者的幸福期待。


  其二,居民消费有了新期待。追求自然生态的消费趋势开始形成,乡愁文化大行其道,乡村旅游、老房土菜等受到热捧,乡村民宿正在兴起,贫困地区的原生态受到推崇。


  其三,扶贫思路有了新变化。总体上正由简单的给钱给物向深度资源开发演化,重点是提升贫困户的发展能力,既体现了帮扶的道义,又避免了一味地给予造成的依赖思想。


  其四,帮扶对接有了新载体。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的迅速普及让人人参与消费扶贫变得触手可及,信息不畅、对接不便、过程不透明等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在发展中形成六大类型


  目前的消费扶贫充分吸收了电商、互联网营销和传统渠道的优势,形成了多种形态。


  第一类,依托自有平台开展有组织的消费扶贫。如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打造了银行系电商平台,内部员工在平台上消费银行对接的贫困县产品,闭环特征明显。


  第二类,依托特定关系开展定向采购的消费扶贫。有的是组织贫困地区人员到对口的大型企业及其生活区展销,有的是对口企业到贫困地区现场采购,还有的是签订合同进行订单生产。


  第三类,依托商业电商平台扶贫专区开展的消费扶贫。在商务部的倡导下,目前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21个电商平台开通了扶贫频道,专门用于贫困地区产品销售。


  第四类,依托专业扶贫机构及其平台开展的消费扶贫。典型的像国务院扶贫办支持的中国社会扶贫网,到今年三季度注册用户达到3700万人,专门开辟了消费扶贫板块。


  第五类,依托新型营销方式开展的社会化消费扶贫。围绕贫困地区特色资源开展网络众筹、领养、预售、定制等。典型的如京东“跑步鸡”等产品众筹、“我在乡下有块田”等土地众筹项目,赢得了众多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


  第六类,依托社交媒体开展网络促销的消费扶贫。一般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载体上发起,以触动网民内心的文案为引导,配套网上购买功能。


  同时,消费扶贫还涌现出广告扶贫、展会扶贫等新形式,如中央广播电视台拿出广告时段为贫困地区产品免费宣传并告知网上采购方式,东部发达省份在各类产品展销会为贫困地区产品开辟免费展销专区等。


  在探索创新中呈现出五大趋势


  在经过持续探索、创新后,消费扶贫内容与形式不断演化,呈现出五大发展趋势。


  一是由农产品的消费向深度的资源开发转型。贫困地区不仅有好吃的特产,丰富的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也有待挖掘。比如云南红河州哈尼梯田旅游的火热,带动了红米的销售和民族文化体验、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一系列资源的开发。


  二是由小范围探索示范向大范围广泛对接转型。除前面提到的银行系消费扶贫探索,目前有更多的行业也加入其中。特别是人数众多的石油系统、高校系统、铁路系统等,消费能力强大。


  三是由简单的直接对接向依托网络平台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化对接转变。目前消费扶贫对接逐渐向组织化、平台化演进,比如各大电商平台开办的扶贫、众筹频道,国务院扶贫办指导的中国社会扶贫网、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善品公社发展迅速,一些社会公益组织也在积极探索。


  四是由传统的对接形式向各类创新的对接方式转型。目前正在网络流行的众筹、领养、预售、定制等营销方式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加速与消费扶贫融合,认购产品、领养树木、入股经营、体验生态等项目不断涌现。


  五是由一般的产销模式向深度的产业链改造进行转型。目前定制型消费扶贫正在增多,对农业投入品控制、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等提出了要求,相关服务企业也提供了配套服务。由消费层面深入到生产环节的一系列供应链、产业链改造,将给贫困地区带来更多的改变。


  未来需克服四个现实问题


  消费扶贫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注意克服。


  首先,要克服有产无量的问题。贫困地区的农业往往小而散,而企业的需求较大。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接,通过预付一定生产资金、指导成立合作社、入股联营等形式指导贫困户订单化生产,批量化供应。


  其次,要克服有品不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没有形成区域品牌,生产管理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品种不对路等。需要加大贫困地区生产发展转型,强化区域特色品牌塑造,挖掘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农民的培训和各类人才培养,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


  第三,要克服体验不美的问题。产品分级、储藏保鲜、快递物流、包装文创等环节较为落后,消费者在收到产品后的心理落差很大。这就需要注意培养供应链服务商,改进从田间地头到居民餐桌的全供应链体系,推行质量可追溯体系,提高体验感。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网络、物流的“降费提速”力度,改善电商基础设施条件。


  第四,要克服持续性差的问题。一些企业和平台发起的消费活动是一次性的,对后续发展缺少安排。需按照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长期对口帮扶,提升消费扶贫效果。


  同时,也要注意克服借消费扶贫“浑水摸鱼”的问题,加大对一些市场主体的诚信惩戒,防止一些夸大宣传、借机谋利的贫困地区滞销农产品促销和虚假的扶贫众筹等,推动消费扶贫健康发展。(作者:魏延安)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两部门将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脱贫攻坚培训

    记者3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国家公务员局、国务院扶贫办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脱贫攻坚培训的意见》。
    2017-07-04
  • 以“双问责”倒逼脱贫攻坚责任落到实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18日至19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检查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情况。
    2017-07-20
  • 黑龙江省桦南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今年初,桦南县委将“脱贫攻坚”列为全县12项重点工作之首,专门成立了9个工作组全力推进。一系列强化责任落实的政策、方案陆续出台。如今,桦南正用“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实际行动,倾情书写着脱贫攻坚的大文章。
    2017-07-24
  • 促进脱贫攻坚的财政政策选择

    促进脱贫攻坚的财政政策选择

    当前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脱贫攻坚到了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全民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已经蔚然成型。2015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的力度不断加大,脱贫攻坚的步伐开始加速。
    2017-07-2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