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迭代“催熟”氢燃料电池客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4-20





  推广重心由城市公交车、物流车转为侧重城际客车和中重卡


  3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拟撤销《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以下简称《减免车船税目录》)和《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以下简称《免征购置税目录》)车型名单的公示。据统计,两个目录共有129款燃料电池车型被撤销资格,其中大部分是客车。这引起了业界对氢燃料电池客车推广前景的质疑,但同时,多位业内人士称,拟撤销目录反映了政策和市场变动下,氢燃料电池客车的迭代发展,其产销前景仍应被看好。


  客车占比高引猜测


  据了解,《减免车船税目录》和《免征购置税目录》中分别有4121款和2029款新能源车型因在12个月内无产量或进口量而上榜,其中包括大众、丰田、吉利、长安等几乎所有主流品牌。


  按照《关于节能新能源车船享受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的相关要求,节能型汽车可以享受车船税减半,新能源汽车可以完全减免车船税。因此,拟撤销目录一经推出即引发相关企业股价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在《减免车船税目录》中的89款燃料电池车型中,客车达64款,在所有车型中排第一;在《免征购置税目录》中的96款燃料电池车型中,客车达70款,同样占比最多。


  对此,业内有猜测称,被撤销的车型中燃料电池客车占全部车型的70%以上,或从侧面预示了燃料电池客车推广难度在未来将增大,其前景不被市场看好。


  落后车型淘汰速度加快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录中的燃料电池汽车车型大部分在推出的当下属于“特别定制”,由于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氢燃料电池客车的推广依赖政府采购,那么生产商会根据具体的采购要求、运营路线及特点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车辆下线后,为实现更好地商业化运营,企业仍将致力于产品的升级换代,并不断推出多代车型,那么较早批次车型随着时间推移,其实际市场需求将逐渐消失。


  实际上,车企在申报产品信息时会同时申报多个版本,最终在12个月内没有量产上市的车型就会被撤销购置税补贴资格,现款在售车型并不受影响。


  一位燃料电池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撤销资格与终端市场实际需求和政策有关,如去年9月补贴政策要求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不小于50kW,这将影响额定功率小于50kW的燃料电池客车销路。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3月8日工信部发布的《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二十四批)》中入选的燃料电池客车,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为50kW以上的占多数。而在2018年,主流的燃料电池企业基本掌握30kW、40kW燃料电池系统的设计开发技术,并应用于2018年生产的燃料电池客车,因此去年前入选工信部《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辆功率多在30-50kW。


  产销前景仍被看好


  双碳目标下,推进各行业节能减排迫在眉睫,业内人士认为,为“节能减排”而生的新能源汽车更符合民生要求,公共交通领域也急需发展新能源汽车。数据显示,2020年销售的燃料电池汽车中,公交客车占89.5%,作为绝对的主体,燃料电池客车发展将带动汽车领域“柴改氢”。


  事实上,国外在燃料电池城市客车领域已迎来较大发展,丰田、现代、通用等汽车厂商在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的加速时间、最高车速等动力性指标方面,已能做到与燃油车型基本相当。其中,最高车速以80千米/小时居多,从0到50千米/小时的加速时间在20秒左右,续驶里程一般在250-400千米,储氢瓶最高压力均为35MPa。


  在国内,氢燃料电池客车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2018年,在各地政府示范项目的支持下,燃料电池客车采购合同与示范项目大量落地。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5月我国氢燃料电池客车产量为173辆,同比2017年的10辆增长1630%,在2018年1-7月共7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有26款燃料电池商用车进入目录,其中燃料电池客车22款,占比达85%。到2020年,工信部累计发布的12个批次汽车新品公告中,燃料电池客车共计上榜100款。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张长令此前对记者表示:“2021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将迎来增长,并有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外,投入示范运行的燃料电池汽车车型比例也将发生变化,原来侧重燃料电池城市公交车和燃料电池物流车,而今年燃料电池城际客车和中重卡的推广比例将会提升。”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目前仍面临降本问题,解决的关键是依靠规模化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带动。同时,企业还应结合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推广及整车产品需求,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迭代。”业内人士认为。(记者仲蕊)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