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银发经济带来新机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1-21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但同时,随着老年人力资源供给和消费需求的增加,银发经济将会“引爆”许多新兴消费市场和投资领域。


  我国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带来系列挑战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有1.9亿人。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很快,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面对这种形势要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刻不容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根据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10年至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张立群认为,老龄化将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2021年,一系列关于人口发展的重要政策出台。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发布。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用“少子老龄化”来概括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特点。“一方面生育率较低,另一方面老龄化进程较快,这会引起我国人口结构、增长动力、消费能力等系列重大变化。”


  张大卫认为,我国人口问题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未富先老”。“严格来讲我国还没有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了。我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还存在着大量的短板,优质教育资源、养老服务资源、公共健康资源都供给不足。”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从挑战方面看,人口老龄化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


  张大卫认为,人口老龄化将会带来消费需求的减弱,进而减弱经济发展动力。“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和愿望没有年轻人强。前段时间有研究机构开展了一项农村消费的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口消费支出只占全部家庭支出的1.27%,非常低。老龄化社会很可能导致经济增速下降和消费活力下降,对经济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


  老龄化将带来银发经济新机遇


  意见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积极培育银发经济。业内专家认为,应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定位出发,建立覆盖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树立新的老年消费理念,扩大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


  宁吉喆认为,人口老龄化能够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扩大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还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而且,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力较大。”


  张大卫认为应从供需两方面发展银发经济。“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年人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的红利。从供给方面看,银发经济要开发老年人的人力资源潜在价值;从需求方面看,要树立新的健康养老消费理念,激发老年人消费活力。”


  随着老年人人力资源供给和消费需求的增加,银发经济将会“引爆”许多新兴消费市场和投资领域。


  “老年健康旅游、绿色饮食、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老年人的心理慰藉、亲情关怀需求会创造一些新的消费场景;养老器械、康复照护器械、老年人日常起居出行的辅助设施、家庭设施改造、城市适老化改造等等,都是老龄化将带动的新兴消费市场和投资领域。”张大卫说,“发展银发经济的同时,还应注重数字化技术和平台的应用。”


  此外,随着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一些新的职业和就业机会可能大量涌现。


  “健康养老服务今后要职业化、专业化、组织化。例如,健康照护师将成为一个新的热门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超4000万失能老年人面临照护难题,未来五年健康照护师需求量达1000-1500万人,将带动大量的就业。”张大卫说,“养老的基础一定要扎在社区和乡镇,要引入社会资源,把社区、乡镇的养老事业和养老服务产业打通,就会创造出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


  转自:新华财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