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重构 服务重定 IT产业生态迎巨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1-17





  经过20多年的发展,IT产业已发生巨变。在日前举办的“2017创见未来·数字服务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新时代信息化发展、IT产业变革、未来数字服务的思考。与会专家普遍认为,IT服务正在重新定义,平台化、数字化和共创共享将成为服务新常态;IT产业秩序正在重构,产业从链条式垂直分工走向生态共同体。在新的变革下,IT产业界正利用新技术加速推动IT走向深度融合,在变革时期,产业界不断发力,开始拥抱新的变革。
IT
IT产业生态迎巨变(图片来源:互联网)
  IT产业进入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信息技术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更是数字经济蓬勃兴起的重要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表示,我国社会进入了新时代,IT服务也进入了新时代。IT服务的技术构成体系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不仅是说IT产业本身,还有很多新的元素加入,例如传感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更重要的是推动这一时代前进的新技术体系是由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真正结合在一起的体系。在IT服务领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防军事发展对IT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起来,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发展阶段的关键路径选择。“到21世纪中叶,在IT服务领域,我国要成为世界的‘老大’。在IT应用方面,我国将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最复杂的市场,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杨学山认为,“IT服务开启新征程的核心问题是提升自身的能力,不仅要认识技术构成的变化,还要认识需求的变化。”
 
  新技术推动IT走向深度融合
 
  新技术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驱动力。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IT产业也逐渐走向深度融合。
 
  华为公司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告诉记者,未来服务一定会成为领先企业最主要的产品形态。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预测,到2020年,80%的世界500强企业将通过行业云的方式将产品进行云化、提供相应的服务。那么,如何通过云来提供服务?蔡英华认为,未来可能有3种典型的应用场景:第一个场景就是企业利用信息平台,将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服务化;第二个场景更进一步,实际上是能力的开放,行业公司就是将自身的能力逐步云化;第三个场景是企业会利用自身成熟的服务经验来协助各个行业的企业实现产品的服务化。
 
  IBM中国实验室人工智能服务部总经理魏永明指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IT服务企业需要重新调整对市场与产业的定位。一是要重新去帮助客户分析资产市场;二是要大幅度地提升企业的数据分析、数据管理能力;三是要开始建立一个合作的生态。“随着工业4.0的发展,任何一家企业不可能拥有所有的技术、所有的能力,企业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生态,从而组成一个合作式的生态。”
 
  用友网络公司董事长王文京提出,新一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技术,对于商业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使得IT服务应用从原来的企业级走向了社会级。“因此要重新定义企业服务,IT行业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原来做软件、硬件、集成的企业转为企业提供服务,行业分工从原来的垂直分工模式变成平台化的生态分工模式。各行各业的企业现在都在推进数字化,也就是说都在走向云端,同时,企业服务这一产业自身也在发生重要的变革,即从软件走向服务,从服务走向平台。”
 
  IT产业生态发生巨变
 
  当前,IT产业正在从IT时代转向DT(数据处理技术)时代,智能时代正迎面而来。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看待整个IT产业的变革?
 
  太极股份总裁刘淮松将IT产业未来发展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新技术。他认为,人工智能等技术本身将成为社会变革,为各行各业快速变化提供重要的驱动力。第二是新模式。在新模式方面有两个方面的变化非常深刻,一是从过去比较分散的应用和服务演进到现在平台化聚合的服务,二是项目本身甲方乙方的边界模糊,更多的是变成了合伙人,双方共同针对客户去打造业务模式的创新和变革。三是新生态。当前,IT产业生态正在发生快速变化,过去的合作方式更多是链状的,有咨询服务商、集成商、平台软件商、基础设施提供商,是一个链状的点对点的合作方式。当前IT产业生态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多对多网状,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变化,使得IT产业从过去产业链垂直的分工发展成为生态的共同体。(记者 罗晓燕)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