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5G观念 构建5G大生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3-22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5G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再次被总理点名。以万物互联为愿景的5G,超出传统3G、4G等移动通信技术的服务领域,将奠基未来智能化社会。人们对5G的普遍希望和5G产业界正在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如何协调资源充分发挥5G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枢纽性技术的巨大作用?看看代表、委员都是怎么说的。
 
  我国牵头的5G标准化项目占40%
 
  记者随访了几位政协委员,来自文艺界的张建国委员希望未来移动网络的信号能够更好一些,“因为我们与外界联系已经离不开手机”。来自致公党的丁时勇委员表示,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网络覆盖水平总体不错。发展5G希望在网络速率、软件以及配套技术上多研究,光有速度还不够,还要好用、可用。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已将5G的发展上升至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并出台相关政策及商用时间表。行业层面,主流企业持续加码,运营商技术竞争加剧,芯片厂商参与布局,市场竞争白热化。研发层面,市场高度集中,高端人才争抢激烈,研发成本越来越高;在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成本控制和运营、与物联网深度融合等方面都面临着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大唐电信集团董事长童国华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经过3G、4G的持续积累,特别是我国持续主导全球移动通信国际标准,解决了移动通信从“无”到“有”的问题,实现了自主创新移动通信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5G时代实现超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一起共同推动5G全球统一标准,共同主导5G标准与产业发展。
 
  5G标准的讨论和制定主要在国际标准组织3GPP中展开,我国一开始就组织力量参与国际标准,产学研用力量协同,积累了相关的核心技术,向3GPP提供了8700多份文稿,占整个提供文稿数的32%,而我国牵头的5G标准化项目占40%。
 
  刘多说,我国最早启动了5G技术试验,现在怀柔外场试验已经是全球最大的5G外场试验,希望在今年年底第三阶段测试完成后,相关的系统设备等能够达到预商用水平。为了推动5G应用,IMT-2020(5G)推进组成立C-V2X工作组和5G应用工作组2018年1月启动“5G应用征集大赛”,向全社会征集5G特色创新应用。
 
  5G商用还是面临一些挑战。首先,2018年6月将完成5G标准第一版本,面向2020年5G商用目标,从标准完成到商用的时间仅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
 
  其次,我国5G产业发展仍存在短板。随着高频段通信等关键技术在5G中应用,对芯片和器件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国内外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最后,5G融合应用有待破局,由于5G融合应用是新生事物,存在应用需求不明确、协调环节多、行业政策壁垒高、融合监管缺乏等诸多问题,导致5G行业应用发展和商用模式创新困难。
 
  树立大5G观念 构建5G大生态
 
  针对如何充分发挥5G作用、布局5G典型应用场景、利用5G多领域覆盖等问题,童国华认为,迫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整体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组织,迫切需要进一步释放市场推动资源配置的活力。
 
  童国华建议,要明确5G在未来社会中的定位,构建5G产业大生态。树立大5G观念,不再把5G局限于传统电信领域,应在新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纳入大5G整体推进,构建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跨行业融合创新的时代。把产业链发展、产业生态构建和重点行业应用作为5G成功的重要方面,将5G战略定位上升到国家竞争力构筑、社会转型和行业升级的基础支撑。
 
  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是5G最典型的应用领域,将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和智慧交通的实质性突破。汽车行业正处在向新能源、智能网联升级的关键机遇期。
 
  童国华建议设立“5G应用及产业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施5G重点应用示范工程。建议国家充分考虑5G渗透垂直领域的典型特点,在跨产业合作、跨部委协调、政策与法规健全、标准制定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他还建议要抢占5G典型应用高地。“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国家战略,包括5G在内的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将成为智能制造的基础支撑能力。工业互联网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对5G提出高性能需求。他建议在5G应用规划之初就将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应用需求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5G应用的两个重要突破口,同步规划、同步布局、协同创新。(记者 刘晶)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