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发达国家相比存较大差距 中国认证认可亟待补短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8-22





  中国3C认证、韩国KC标志、日本PSE认证、欧盟CE标志、欧亚经济联盟EAC标志……这些标志都是保证产品、服务符合法规或标准要求的市场准入措施。对企业而言,只有获得上述认证,其产品才能顺利进入他国市场。因此,这些产品的强制性安全认证标志被看做打开并进入国际市场的护照。


  “虽然各个国家、区域都有认证认可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对贸易而言却又是一把双刃剑。”国家认监委国际部副处长刘志伟认为,比如EAC认证是欧亚经济联盟对进入本地区产品实施的一项强制性认证,产品必须具备这一认证,否则将无法进入该市场。若评定程序不同,则会导致多次认证,从而增加贸易成本,也会使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迟延,对某些时效性较强的产品甚至造成更大的损失。


  国家与区域之间的相互认证方式为此提供了“解决之道”,其最大限度消除了区域内的技术贸易壁垒,平衡了区域发展。“但也存在弊端,比如增加了其他国家与中国谈判的筹码。”刘志伟说。


  认证认可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国际通行经贸规则。据悉,我国已参与并跟踪37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签署14份多边互认协议和121份双边合作互认协议,加入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全部4个合格评定互认协议和安排,与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区域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或建立了认证认可固定合作机制,与印度、波兰、斯里兰卡等20个国家建立了认证认可合作渠道。


  毋庸讳言,认证认可也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部分。据统计,近年来,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中国出口企业总数呈上升趋势,其中机电企业受到影响最大,化矿金属企业直接损失也呈现上升趋势。此外,欧盟出台的《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REACH法规),虽然以化学品为规制对象,但影响涉及到应用化学的纺织品、医药、化工、机械、服装等多个下游领域。“这一法规表明,对部分产品认证认可已经延伸至整个产业链。”刘志伟说。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属于第三方评价制度,由第三方机构具体实施,政府部门负责制定政策、建立制度并实施监管,社会各方采信评价结果,传递信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去年,我国主导制定的《合格评定服务认证方案指南和示例》成为首个发展中国家制定的合格评定国家标准,但总体来讲,认证认可主要标准由发达国家制定,我国认证认可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原创技术能力有待提升。”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许增德指出。


  比如,目前有44个国家参加了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安全认证体系(IECEE),CB体系是IECEE建立的一套电工产品全球互认体系,我国有1家认证机构和38家实验室加入了IECEE—CB。企业从其中任一成员国的认证机构取得CB测试证书,再申请其他国家的认证时,则可免于重复性测试,得到其他成员国认证机构的认可,由此取得进入该国市场的准入证。


  “IECEE在全球每年发放8万张认证,其中,有5万张是在中国,获证企业达3万家,但中国认证机构只颁发了4000张认证。这说明我国认证机构在认证水平方面仍存短板。”刘志伟称,同时,我国认证机构主要服务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份额占比较低,国际知名认证机构较少,机构专业能力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均需进一步加强。(记者 陈璐)


  转自: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标准”引领中药产业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钩藤是一种特别的药材,也是苗族传统药里的一味经典药。虽然,钩藤在苗药里被广泛使用,但基本没怎么走出过大山,不过,就是这么一味冷门的民族药,现在,却有外国人主动找上门来了。
    2017-03-27
  • 2017年中国乳业将由规模增长向品质升级转变

    随着消费升级,行业已逐渐由规模增长向品质升级转变。常温酸奶、常温乳酸菌饮料、低温酸奶等产品更健康、附加价值更高,符合消费升级的方向,增速相对比较快。
    2017-03-29
  • 试点示范城市持续扩围 “中国制造”后劲十足

    根据工信部工作安排,今年“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将持续扩围,2017年工信部等有关部门还将出台一系列举措,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持续落地和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2017-04-25
  • 加速“走出去” 中国标准迈向国际标准

    加速“走出去” 中国标准迈向国际标准

    中国企业须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提升研发水平;应在境外有条件的地区设立研发机构,与世界上的研发机构和资金合作,搞好未来高端技术研发,加速中国技术“走出去”。
    2017-05-1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