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预期渐强 车企“下乡”密集启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2-18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从业内获悉,在新一轮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红利预期下,汽车企业开始纷纷出台政策以争取有一个好的市场表现。


  例如,长安欧尚日前宣布率先实施汽车下乡补贴,最高可享受22000元厂家补贴。除了长安汽车外,北京现代部分车型享受厂家直补购置税50%。据悉,一汽-大众方面,推出四款轿车首先进入“汽车下乡”的卖场。凡通过“汽车下乡”购买相应车型,可按照金融贷款分期支付车款。


  此外,包括吉利、长城、奇瑞等汽车企业也已经开始准备,应对新一轮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带来的市场需求。


  今年1月29日,国家发改委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简称“方案”)。其中,“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更好满足居民出行需要”被列在了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特别提到了“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方案明确,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农村居民报废三轮汽车,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给予适当补贴,从而带动农村汽车消费。


  业内认为,目前我国农村汽车保有量较低,此轮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对于汽车消费市场来说将释放利好。


  事实上,早在2009年到2011年,我国就曾出台汽车以旧换新的政策,通过适当补贴,推动报废老旧汽车、黄标车,并换购新车。受这一政策影响,2009年我国微型车市场增长100万辆,2010年初汽车消费市场整体销量增幅高达32.37%。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近日指出,2018年虽然汽车新车销售增速回落2.8个百分点,但是我国汽车新车消费总量2800多万辆,列全球第一。城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从2013年的21.5辆提升到40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消费的需求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仍处于上升期,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模式不断创新,消费升级趋势不变,消费贡献进一步增强,消费升级在我国还将经历较长的发展阶段。


  业内表示,此次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有望拉动农村汽车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在各项政策以及基础建设逐步完善的形势下,我国农村汽车消费市场有望成为2019年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销量预计达到2800万辆。其中乘用车预计销售量可达2360万辆,与2018年持平;商务车预计销售量为440万辆,小幅增长1%;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为160万辆,增长33%。


  有专家表示,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农村市场对于汽车产品的需求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以往的产品不一定仍然适合农村市场。


  众多业内人士表示,汽车领域消费升级的趋势非常突出,未来的市场竞争必须重视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近几年,国内自主品牌产品在技术、品质、品牌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在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这些新兴技术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和实力。(记者 孙韶华 李志勇 实习生 宗世杰)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我国车企“走出去”将面临更严认证标准

    我国车企“走出去”将面临更严认证标准

    今年1月至今,我国汽车出口量持续攀升。借助“一带一路”影响力的增强和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复苏,“走出去”正成为车企重要的发展战略。然而,车企“走出去”光有热情和机遇还远远不够。
    2017-11-23
  • 新兴车企产品集中入市 2018年洗牌料加速

    新兴车企产品集中入市 2018年洗牌料加速

    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市场环境分析,目前的新造车势力最终能够存活的只有3-4家。一边面对传统老牌车企的直接竞争,一边面对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直接检验。总体来看,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将加速。
    2018-01-02
  • 2017年我国六大车企营收均正增长 大集团不再车重难行

    2017年我国六大车企营收均正增长 大集团不再车重难行

    多年来,我国六大汽车集团在自主品牌方面没少被业内外人士所诟病,言必称“车重难行”。例如在自主板块,国有汽车企业虽有积淀,基础扎实,但往往市场反应滞后,发力不足,未能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2018-05-02
  • 中国车企沿“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化

    中国车企沿“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化

    设立研发中心、建设生产基地、铺开销售网点……凭借着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技术、资本和人力基础,中国车企已经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的“攻城拔寨”,正在借布局“一带一路”之机,提升自身全球竞争力。
    2018-08-2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