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大幅缩减倒逼新能源车企技术提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4-15





  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终于靴子落地。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日前发布通知,对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的有关事项作出了调整,备受消费者和制造商关注的补贴标准、技术指标、质量监管等终于有了“新说法”。

  2019年的补贴方案明确新能源汽车中央补贴大幅缩减,单车最高补贴金额降至2.5万元,纯电动车补贴最高降5万元,且地方补贴将全部取消。根据此次补贴新政,纯电动乘用车续航要达到250公里以上才有补贴,续航250公里至400公里之间补贴1.8万元,续航大于400公里以上补贴2.5万元。同时,新能源乘用车补贴还提高了技术要求:首先是起步补贴门槛提高到250公里,且高于400公里(包含400公里)的补贴相比2018年也大幅削减50%;其次是将电池包能量密度再次提高门槛,由2018年最低105Wh/kg调整为最低125Wh/kg;再次是调整了补贴系数,且均不高于1倍补贴。这意味着某车型虽然像2018年一样达到了补贴门槛,但到手金额却大幅减少。另外,比规定电耗水平低于10%的车型将被取消补贴。此外,还有一个变化,如果出现质量事故,将暂停发放补贴。

  四部委表示,按照2020年以后补贴退出的制度安排,为了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平稳过渡,采取分段释放调整压力的做法,即2019年补贴标准在2018年基础上平均退坡50%,至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

  此次四部委的通知,是我国实施多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2013年以来,中国启动了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支持措施逐年丰富。各大部委先后推出数十项政策措施,涵盖技术创新、研发生产、购置补贴、税收优惠、推广使用、准入监督、安全监督等各个方面,涉及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施等全产业链环节。受益于连续多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国在新一轮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中抢占了先机,新能源汽车增长势头迅猛。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长期执行补贴政策导致一些企业形成“补贴依赖症”,产业竞争力不强。业内普遍认为,补贴不应是一个长期逻辑,实现了补贴应该发挥的产业引导功能后,理应有序退出。对任何行业实施财政补贴,都必须建立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之上,不能以为补贴发放得越多就越好。要建立严格的补贴标准,使资金用到推进行业发展的关键之处,让真正需要补贴的企业得到及时的财政支持,可以使新能源汽车运营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这样的财政支持才有意义,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实现健康发展。

  补贴新政的发布,意味着今后靠补贴混日子的时代将一去不返。从长远看,随着补贴退坡,有实力的公司会生存下来,没有实力的公司将遭淘汰,促进产业优胜劣汰。对于企业来说,只有积极应对,努力提升产品和技术,通过以量补价、增配提价、以及成本降低来消化补贴退出的不利影响。另外,企业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不仅要靠先进的技术研发实力,更要倚仗产品的优质及安全可靠。唯有如此,才可以获得政策青睐,也可以在外资品牌大举进攻中国市场的当下守住阵地。(李永钧)


  转自:工人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