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解读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1-16





  编者按:11月3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在北京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在会上介绍了《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相关内容,并与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现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huliangwang
资料图: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图片来源:互联网)
  《指导意见》与《中国制造2025》一脉相承
 
  《指导意见》与《中国制造2025》一脉相承,与《“互联网+”行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文件相互衔接,又各有侧重。
 
  记者: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出台《指导意见》有何重要意义?《指导意见》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和《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是什么关系?
 
  陈肇雄: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物,正在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工业经济发展将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的影响。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顺应技术、产业变革趋势,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
 
  从工业经济发展角度看,工业互联网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关键支撑。一是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通过跨设备、跨系统、跨产区、跨地区的全面互联互通,实现各种生产和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的优化配置,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幅提升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促进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由单点的数字化向全面集成演进,加速创新方式、生产模式、组织形式和商业方式的深刻变革,催生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的诸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从网络设施发展角度看,工业互联网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加速网络演进升级。工业互联网促进人与人相互连接的公众互联网、物与物相互连接的物联网向人、机、物全面互联拓展,大幅提升网络设施的支撑服务能力。二是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工业互联网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可以与交通、物流、能源、医疗、农业等实体经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产业上下游跨领域的广泛互联互通,推动网络应用从虚拟到实体、从生活到生产的科学跨越,极大拓展了网络经济的发展空间。
 
  《指导意见》作为指导和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与《中国制造2025》一脉相承,与《“互联网+”行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文件相互衔接,又各有侧重。一是在发展目标方面,《指导意见》从我国工业经济和互联网发展的现实基础出发,围绕支撑制造强国建设、支撑网络强国建设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提出了与《中国制造2025》相互衔接的“三步走”的发展目标。二是在发展重点方面,《指导意见》围绕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增强工业互联网支撑服务和产业发展能力,促进行业应用,强化安全保障,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为“互联网+”行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供实现路径。
 
  重点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工业互联网的性能还满足不了将来工业智能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指导意见》中将建设网络基础设施作为一个重点工程加以推进。
 
  记者:这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将基本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工信部在这方面下一步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韩夏:工业互联网包括三大体系:网络、平台和安全,其中网络是基础,工业互联网的网络体系将连接对象延伸到机器设备、工业产品和工业服务,可以实现人、机器、车间、企业等主体,以及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全要素的泛在互联,及数据的顺畅流通。可以说工业互联网的网络体系形成了工业智能化的“血液循环系统”。
 
  目前工业互联网的性能还满足不了将来工业智能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指导意见》中将建设网络基础设施作为一个重点工程加以推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一是工业企业内网改造升级。因为我国工业企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基础非常薄弱,因此需要通过实施内网改造来推动工业企业内网的IT化、扁平化、柔性化,从而打通信息孤岛、数据烟囱,为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先进制造业的深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加快工业企业外网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优化升级国家骨干网络,为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泛在互联与数据顺畅流通提供保障。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推进连接中小企业的专线提速降费,降低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成本,支持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
 
  三是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标识解析体系赋予工业互联网的每一个机器和产品“身份证”。在这项工程中要推进实现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和人、机、物全面互联,进而实现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
 
  四是推进工业领域全面部署IPv6。我国IPv6发展起步比较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普及率还不高,我们也希望以发展工业互联网为契机,在工业企业的网络化改造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工业领域IPv6的发展,来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对海量地址的需求。
 
  因此,主要通过以上四项工程,打造一个支撑产业发展的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
 
  从三方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
 
  重点是突破标识解析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业大数据安全等相关的核心技术,推动可信芯片等安全产品的研发。
 
  记者:工业互联网发展现在面临更多的安全挑战,工信部将如何提升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保障能力?
 
  谢少锋: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把握好安全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坚持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的手段,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提升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保障能力。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研究,建立覆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重点是突破标识解析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业大数据安全等相关的核心技术,推动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发现、态势感知、安全审计、可信芯片等安全产品的研发。建立与工业互联网发展相匹配的技术保障能力,构建工业互联网设备、网络和平台的安全评估认证体系,依托产业联盟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安全能力的评估和认证,引领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不断提升。
 
  二是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建立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和具体要求,加强数据收集、存储、处理、转移、删除等环节的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工业数据分级分类的管理制度,形成工业互联网数据流动管理的机制,明确数据的留存、数据泄露通报等要求,加强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的监督检查。
 
  三是推动安全技术手段建设,督促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落实网络安全的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大安全防护和检测处置手段的建设,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试点示范,提升安全防护能力,积极发挥相关产业联盟的引导作用,整合行业资源,鼓励联盟单位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安全运维、安全咨询等服务,提升行业整体安全保障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国家专业机构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增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支撑能力,着力提升隐患排查、攻击发现、应急处置和攻击溯源等能力。
 
  打造多层次、系统性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体系
 
  到2025年,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百万工业APP培育以及百万企业上云。
 
  记者:请权威解读和界定一下什么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个平台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工信部对推动这个平台的建设未来会作出哪些新部署?
 
  谢少锋: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需求,构建起海量数据采集、汇集、分析的体系,是支撑制造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载体,其核心要素包括数据采集体系、工业PaaS平台即“平台即服务”平台、应用服务体系。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于促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够发挥平台的集聚效应。工业互联网平台承载着数以亿计的设备、系统、工艺参数、软件工具、企业业务需求和制造能力,是工业资源汇集共享的载体,是网络化协同优化的关键,催生了制造业众包、众创、协同制造、智能服务等一系列互联网新模式和新业态。
 
  二是能够承担工业操作系统的关键角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下连接海量设备,自身承载工业经验与知识的模型,向上对接工业优化应用,是工业全要素连接的枢纽、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驱动着先进制造体系的智能运转。
 
  三是能够释放云计算平台的巨大能量。工业互联网平台凭借先进的网上大规模计算架构和高性能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能够实现对海量异构数据的集成、存储和计算,解决工业数据处理爆炸式增长与现有工业系统计算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加快以数据为驱动的网络化、智能化的进程。
 
  在总体目标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支持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国家级平台,以及构建一批企业级平台,培育30万个以上的工业APP即工业应用程序,推动30万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5年,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百万工业APP培育以及百万企业上云。
 
  在工作部署方面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聚焦融合重点,注重夯实平台发展基础,着力提升平台运营能力,打造多层次、系统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体系。主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围绕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建模分析以及平台间互联互通等关键技术和能力建设,发挥好骨干企业与重点科研院所的核心作用,搭建跨行业、跨领域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一批能够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企业级平台。
 
  二是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验证,支撑产业联盟、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测试验证平台。开展功能、性能、适配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验证与测试评估服务,规范平台的发展秩序,推动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加快平台落地应用。
 
  三是推动百万企业上云。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集聚区落地,推动地方政府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实现大企业建平台和中小企业用平台双向迭代,互促共进。
 
  四是培育百万工业APP。支持软件企业、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在重点行业领域着力培育100万左右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工业APP,推进工艺经验的程序化、工业知识的显性化和工业智能的云计算化,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
 
  鼓励国内外企业跨领域、全产业链紧密协作
 
  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对内对外是一致的。《指导意见》提出了6项保障措施,对中外企业都适用。
 
  记者:有外企反映,在与中国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竞争浪潮中处于劣势,并且中国企业在工业互联网中受到一定的照顾,还有消息称中国可能会对工业互联网进行一定的控制,我想知道工业互联网这个议题在美国总统访华过程中是否有涉及?另外中方是否愿意在这方面进行一些让步?
 
  韩夏:对外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也是我们新时代要坚持和贯彻的新发展理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这都为我们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指导和根本遵循。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变革和产业发展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当前我们国家和国际社会都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冲击与挑战,需要携手各方、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近年来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我国部分企业和单位与国外的相关机构积极沟通、深入交流、加强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在组织架构上实现了相互对接,比如我们的标准组织参加了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美国的一些企业也加入了我们发起的中国互联网产业联盟。二是在标准框架上开展了合作研究。三是在产业推进上促进了交流实践。四是在国际协同上加强了沟通和协作。因此不存在外商处于劣势的情况。
 
  下一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与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各个国家开展交流合作,为企业间务实合作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实现合作共赢。
 
  一是提高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能力,鼓励国内外企业面向大数据分析、工业数据建模等关键环节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建立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产品、平台、服务方面的国际合作机制,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方案等“引进来”和“走出去”,鼓励国内外企业跨领域、全产业链紧密协作。
 
  二是加强多边对话与合作。建立政府产业联盟企业等多层次沟通对话的机制,针对工业互联网最新发展、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流动、安全保障、政策法规等重大问题开展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协作,共同制定工业互联网的标准规范和国际规则,构建多边、民主、透明的工业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推动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记者:我们注意到,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确实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基础,也是当前全国技术先进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内容。如果适应现在国际化趋势,想吸引更多的海外企业资本参与到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之中,是否还有更加便于海外企业资产投入的政策出台?此外,在推进工业互联网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克服?
 
  韩夏: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对内对外是一致的,对中资企业、外资企业是同样的市场准入政策或者是同样的政策支持。《指导意见》提出了6项保障措施,对中外企业都适用。特别是在人才引进方面,我们需要更高端的人才引进到中国,加快人才培养,在这方面会有很多相应的措施出台。
 
  具体这些措施是什么?怎么样落实?《指导意见》发布以后,相关部门会根据各部门所需进行研究,具体制定出相应措施,向社会公布,这样把措施落到实处。各相关部门也会制定相应措施来满足外商进入市场的要求。当然,这些措施也是在我们的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的,需要符合市场准入、WTO承诺等相关规定。在现有框架下,我们将以更开放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入到中国工业互联网建设当中。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新事物,全球都很关注。我国虽然跟发达国家同时起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和现实基础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平台综合能力不强,标准体系不完善,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水平都有待提高,缺乏龙头企业引领,人才支撑和安全保障能力都不足。
 
  具体来看,在网络方面,一是现有的网络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高安全、高实时、高可靠的需求。现在我们的网络主要是针对人与人的通信,对于产业发展还难以满足要求。二是缺乏统一的标准接口,互通性差。比如现有的工业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标准全球有20多种,现在没有办法直接进行互联互通。
 
  在平台方面,一是工业控制系统、高端工业的软件等产业基础薄弱,平台数据采集、开发工具、应用服务等核心技术都相对缺失。二是平台应用领域相对单一,缺乏第三方开发的群体,工业APP数量与工业用户数量的双向迭代和良性发展尚需时日。三是缺乏龙头企业,难以形成资源汇聚效应。
 
  安全方面,与传统的商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比,属于发展初期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更加复杂。当前我们国家工业互联网的安全存在着管理和防护不到位、产业核心技术薄弱,还有工业信息安全的人才匮乏、工业信息安全的意识不足等问题。
 
  在标准方面,一是缺乏标准的顶层设计,尚未建立起工业互联网的标准体系架构。二是关键标准欠缺,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产生的新领域,存在着大量的标准空白。
 
  在产业方面,一是核心技术、产业系统、安全风险等方面短板突出,高端工业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关键工业软件等供给能力不足。二是较多的工业企业信息化技术薄弱,工业互联网服务和应用水平不够突出。
 
  在人才方面,工业互联网是融合产业,其发展涉及工业、IT、通信领域等纵向横向的整合,既需要大量的软件应用开发等专业人才,又需要贯通工业和ICT(信息通信业)复合型人才,以及大量新兴技术工人,上述各类人才的缺口都很大。
 
  因此,我们制定《指导意见》,就是从我们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出发,瞄准问题、对症下药,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突出挑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 坚持企业为主体
 
  平台建设要本着开放合作的原则,鼓励国内外企业跨领域、全产业链的紧密协作,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
 
  记者:关于龙头企业不足的问题,龙头企业指的是“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不足,还是专门提供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服务的企业不足?工业互联网平台接下来是由政府建立?还是鼓励一些龙头企业建立?
 
  谢少锋: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企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总体来看,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互联网大国,但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建立工业互联网也面临着从大到强的过程,无论是从制造业这一端,还是从互联网这一端,我们都普遍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才专门出台国家政策来推动这方面的工作。工业互联网包括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涉及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工业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专门提供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服务的企业共同参与。
 
  对于大家都很关心的平台建设的问题,从平台建设主体来讲,国家级平台是鼓励已经运营一定规模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或者是科研机构牵头,坚持企业为主体,同时要联合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和信息通信企业等产学研用相关方成立联合体,共同运营国家级平台。
 
  企业级平台将支持产业龙头企业或者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牵头,联合产学研用相关方协同创新,形成满足企业内部智能化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等需求的多种解决方案。同时,平台建设要本着开放合作的原则,鼓励国内外企业跨领域、全产业链紧密协作,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记者 侯沁)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