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二十载 南山花已开——记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口产业园)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0-22





  不知不觉,2020年的秋天已悄然而至。在安徽省宁国市,整个城市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微凉的秋意中,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厂里依然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各种机器鸣奏着发展的音符,诉说20年来的巨变,上演着一出出工业经济的发展传奇。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改革开放以来,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宁国精神”始终激励着宁国人阔步向前。宁国经开区作为宁国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20年来风雨兼程,守正出新,始终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在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中贡献不菲力量,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创下辉煌基业。


  千帆竞渡推动工业强市


  二十年来步履维艰,但每个脚步都脚踏实地,不务虚名,宁国经开区广大工作者砥砺奋进,逐渐把宁国经开区建设成为一个既有特色而又务实创新的现代化国际园区。园区已先后获批国家绿色园区、全国橡塑密封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安徽省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跨区托管、一区多园”试点园区、“标准地”改革试点等多项荣誉、资质。


  自2000年获批省级经开区以来,宁国经开区就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3年,国务院批准宁国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宁国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宁国经开区高举高质量发展大旗,以二十载春秋凝心聚力,积极做好抓项目、强产业、重招商、优平台、促改革等关键环节,在宁国“工业强市”战略中承担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随着发展层次不断提升,宁国经开区紧扣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题,坚持“亩均论英雄”理念,精准优化产业结构,引进高质量项目。如今,两千余家企业汇聚于此,如珍珠般散发着点点光芒,其中更有中鼎、海螺、司尔特、亚新科、凤形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为园区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目前,宁国经开区下设港口、南山、河沥、汪溪4个园区和1个中德智造小镇,入驻规上企业已达214个。在2019年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宁国经开区位列第80位、全省第5位;同年,宁国经开区被授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提质增效做强专业园区


  作为安徽首家县域国家级开发区,宁国经开区确立了“深化产城融合、做强专业园区、推进转型升级”的总体发展思路,并主动转变发展方式,突出“四个转变”——发展目标由单一工业园向产城一体化转变,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发展体制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2017年,宁国经开区按照稳中求进、进中提质的总基调,推行“亩均论英雄”理念,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了以亩均税收为核心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对企业开展分类指导和精准服务,以达到激励先进,倒逼落后的目的,从而实现要素精准供给。


  2018年,宁国经开区与原省级安徽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区正式合并,形成“一区四园一小镇”的发展格局,建成区面积近20平方公里,“一首两翼三主导”现代产业集群显现出强大生命力:以中德智造小镇为引领的千亿汽车零部件产业;以凤形、聚隆为龙头的百亿耐磨铸件和精密制造产业,以安泽、源光、飞达为龙头的百亿电子信息产业;以司尔特精准农业为龙头的百亿循环经济产业;以紫燕、詹氏为龙头的百亿食品及农林产品深加工产业;以亚夏总部为龙头的百亿生产性服务业产业。


  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宁国经开区不遑多让,借势成功获批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紧紧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高速增长行业,加强与松江、苏州、湖州等G60产业联盟成员企业深度接洽,大力提升机器人本体铸造件、新能源电容器、智能机床零部件在长三角市场的份额。园区企业中鼎集团入围201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司尔特荣获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第二批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商,中鼎密封件荣获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据了解,宁国经开区已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十余所省内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园区加快实现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叠加”,产业链、资金链、技术创新链“多重融合”,培育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企业研发机构。园区已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100余个,拥有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5个,覆盖园区85%的规上企业;2020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新建省级技术研发中心5家以上。


  聚焦企业以环境促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激活生产力。宁国经开区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安家落户,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努力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2019年,宁国市跻身全国100家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试点,蝉联全国县级政府透明度第二。


  长期以来,宁国经开区始终聚焦企业帮扶,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发展动力更加充足。


  扎实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2019年举办政策宣讲会314场,走访企业350余次,解决问题160个。


  全力保障土地要素供给——2019年,宁国经开区共上报各类建设用地指标近1300亩,出让土地992亩,积极开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截至目前累计处置“僵尸企业”50余家,盘活土地近3000亩。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已处置闲置低效土地254.2亩、“僵尸企业”用地174.1亩,成功盘活4家“僵尸企业”。接下来,宁国经开区还将不断聚焦企业帮扶,全力破解要素制约,做好土地要素保障,持续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全面推进人力资源服务——针对企业招工难问题,宁国经开区通过网络、信息栏、电子屏、微信公众号、举办现场招聘会等形式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为企业有效搭建各种供需对接平台。园区在贵州、云南、四川等劳务大省建立劳务输入基地,促进供需双方无缝对接,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2019年先后组织数百家企业参加大型人力资源招聘会,在园区举办秋季人力资源招聘会,组织40余家企业赴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6所高校参加就业双选招聘会。


  全心支持企业申项融资——围绕企业发展需要,为企业争取项目和资金提供协调服务。2019年,宁国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兑现企业2018年度重大项目建设补助1100万元,开发区财政全年兑现各类工业发展奖补资金2亿元,涉及企业奖补次数570次。


  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着海内外制造业投资者落户宁国。2019年,宁国经开区共招引中达轴承、千洪高新科技创业园、科博尔智能机床等55个亿元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中达精密、15亿元的千洪产业园等一批“大好高”项目顺利签约,世界500强吉利汽车、中国铝业来宁投资。


  用“双胜利”为二十岁祝歌


  2020年,宁国经开区迎来了自己20岁的生日。弱冠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经开区带来了艰巨挑战。该区上下一心,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园区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仅用两个月时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复产复工,返岗员工近40000人。


  政策保障到位——2月3日,宁国经开区印发《关于工业企业复工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企业做到“八个必须”“五个到位”,推动企业安全复工复产。


  物资保障到位——多渠道帮助企业筹措防疫物资,共配发口罩30万只、消毒水12吨、额温枪100只、耳温枪60只、水银温度计20只,为隔离观察工人送去近600份慰问品。


  人员保障到位——动员企业高管、技术骨干及中层管理人员提前返宁,并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医学观察隔离相关措施,组织专车赴安徽凤阳、山东临沂、云南曲靖等地接送外地员工。


  物流保障到位——编制企业物流运输防控方案,制作分流指引、通行证明、交通卡口分布图等,积极与周边地区协调,打通交通运输“中梗阻”,共发放通行证明1200余份。


  资金保障有力——切实把宁国市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6条政策落到实处,提前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项目奖励资金1100万元,减免标准化厂房租金400余万元。全力协调银行机构采取延期还款、分期还款、展期等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下一步,宁国经开区将持续立足园区实际,从外部、从全局、从未来正视发展中的困难和隐忧,把握环境变化中的利好与机遇,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贾沁源)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