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之心”规划安徽方案将加快编制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9-25





  “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下称“一地六县”合作区)是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重要部分。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安徽省将积极构建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新平台,尽快完成“长三角之心”规划安徽方案编制,推动合芜宣杭高速二通道尽早开工。


  “长三角之心”合作风生水起


  “一地六县”合作区是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重要部分,包括上海光明绿色发展基地(白茅岭农场)、江苏省溧阳和宜兴市、浙江省长兴和安吉县、安徽省郎溪县和广德市,区域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


  这里地处长江之南,是三省一市唯一无缝对接的天然板块,是长三角地区的地理中心,也被外界称为“长三角之心”。


  去年9月,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将研究“一地六县”合作区规划建设,列入了长三角一体化年度工作计划。今年6月,在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就共建“一地六县”合作区达成共识。


  省发改委长江处(皖江处)相关人士介绍,省发改委不断加强与“一市两省”的沟通衔接,参照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同研究建立“一地六县”管理运作体制。目前,合作区里已经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10个省级开发区,还有一个保税物流中心。


  当前,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皖苏合作产业园区、广德603航通产业园、江苏省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合作共建园区蓬勃兴起。201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2257.8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了一半。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电网、休闲康养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培育。


  为苏皖合作示范区争取更多支持


  安徽省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溧阳市、郎溪县、广德市围绕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建立了相应合作机制,并在交通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合作、文化旅游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


  近期,苏浙两省也共同编制完成了 《宁杭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其中溧阳市、宜兴市、长兴县、安吉县处于这条经济带的核心位置。郎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长兴县全国县城信息城镇化建设示范区、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这些都为“一地六县”合作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


  省发改委长江处(皖江处)相关人士介绍,在支持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方面,安徽省自然资源部门对示范区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供给,将采取专人负责、优先受理、容缺审查、快速报批等措施予以保障。对示范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属于落后和过剩产能的项目,全力保障用能需求。


  当前,上海市正在牵头研究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专项资金,安徽省财政部门将指导帮助示范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安徽省税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帮助和引导示范区内纳税人将政策措施用足用活用好,并将为示范区争取更有利的税收政策支持。


  尽快完成合作区规划安徽方案编制


  省发改委长江处(皖江处)相关人士说,在用地保障方面,省自然资源部门在分解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时,已在合作区内列入省级调度的重大项目,从省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优先给予安排。在分解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使用完毕后,确有国家和省重大项目的,省自然资源部门可预先受理、审查用地报件。


  在能耗保障方面,对合作区内项目能耗实施分类管理,最大限度保障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能需求。按照“能耗指标围着项目走”的工作要求,将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属于落后和过剩产能的项目,全力保障用能需求。


  目前,省发改委已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研究报告,将尽快完成“一地六县”合作区规划安徽方案编制,并参照苏皖合作示范区模式,协同推进跨区域战略协作。今后,安徽省也将积极争取合作区的核心区落户在“苏皖合作示范区+上海白茅岭农场”及周边区域。


  推动合芜宣杭高速二通道尽早开工


  为强化交通支撑,省发改委已积极争取宁杭高铁二通道项目纳入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并会同苏浙两省有关方面,加强项目规划对接和前期研究,科学论证研究具体线路走向,力争尽早启动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进一步缩短通达长三角核心区域的时空距离。


  接下来,省发改委还将积极协调苏浙两省有关方面,加快推进宁宣杭高速公路江苏段、浙江段、溧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力争早日建成通车,贯通省际高速“断头路”,推动宣广高速改扩建工程、合芜宣杭高速公路二通道尽早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方佳伟)


  转自:合肥报业全媒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