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历史建筑 传承城市记忆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9-24





  新中国成立后,一所所高校相继在合肥建起或搬迁到合肥。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在这些高校中留下了不少历史建筑,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教一楼、东校区老北门,合肥工业大学主教学楼、图书馆(东楼、西楼)、斛兵礼堂,安徽大学的老图书馆(问津楼)、主教学楼,安徽农业大学的图书馆、大礼堂,安徽医科大学的老图书馆等等。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高校中的历史建筑表现出深刻的建筑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


  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存年代最久的北门,作为中科大搬到合肥后建的第一座大门,它不仅见证了中科大迁入合肥的历程,而且记录了科大人不畏艰苦、追求卓越的顽强品格。因此它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大门了,更是一道记忆之门。在前些年学校的发展扩建过程中,老北门外面又建了一座新大门,老北门作为中科大历史的见证者,还静静地伫立着。


  纵观合肥部分高校的历史建筑,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大部分高校的历史建筑都是苏式建筑,这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是相吻合的。合肥工业大学的主教学楼是1958年在前苏联专家布斯洛夫的指导下进行设计规划并建设的,建成后的主教学楼坐北朝南,整体呈“凸”字形,左右中轴对称,主楼高耸,中间高两边低,从中可见其气势恢宏。安徽大学的主教学楼也是苏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它是模仿莫斯科大学建造的,大楼中部高达7层,两翼是4层,加在一起组成的教学楼,不仅构图强调中心对称,平面规矩,而且内部高空间,立面造型也是渐次升高。除了主教学楼,安大的老图书馆(后名为“问津楼”)也是严格按照苏式建筑结构建造的:南楼、北楼为3层,西楼为4层,中间书库为6层。1953年兴建的安徽农业大学大礼堂高两层,也是典型的苏式“凸”字形建筑。采用平屋顶,檐口为挑檐形式,主色调为灰色,整体形象庄重大气。1961年建成的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为四层平顶建筑,当然也具有苏式建筑的特点,而且是苏式学校图书馆的构建模式,再加上红白搭配的建筑色调、中国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赖少其题写的匾额,以及每层都有的阅览室、借阅室和书库,使得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在当时全省高校的图书馆中脱颖而出。


  当然,这些高校的历史建筑除了具有苏式建筑的共性外,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安徽农业大学教学楼是典型的苏式建筑,但该楼还是合肥最早尝试将苏式风格和徽州文化融合为一体的建筑:徽州韵味的青瓦木屋尖顶,入口处的斜坡石雕,古朴大气的小格木窗,各色雕刻的花纹;室内地面水磨花石,八边形的窗眼,“回”字形的镶嵌雕刻;屋檐横梁部位传统的木构件形状装饰……


  作为高校发展的“见证者”,高校历史建筑具备一般建筑所不具备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何保护并加以充分利用好这些历史建筑,是当下的重要课题。首先,要成立专门机构,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因地制宜进行保护与利用。每一栋高校的历史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对于它们的保护和利用,要一一进行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进行修缮和利用,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指导、协调等。这个专门机构除了做一些宏观上的工作,还可以做一些具体、细致的工作,比如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推广高校的历史建筑文化。其次,可以建立高校历史建筑数字档案,实行动态和差异化管理。对高校历史建筑,要做好普查、认定和建档工作,结合每处历史建筑的特点,及时将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高校历史建筑建立清单,实行动态和差异化管理。特别是在大数据飞速发展的今天,更要利用数字技术,建立保护数字档案。比如,建立于1906年的上海理工大学,将校园内的35幢老建筑贴上了一块“二维码”标志牌,该二维码是为该校百年历史建筑量身定制的“身份证”。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做法,并在高校间形成保护联盟,便于高校历史建筑的信息共享。第三,保护的同时要提高历史建筑的利用价值。保护历史建筑,必须强调在保护的前提下持续利用,以发挥它对城市历史风貌延续的功能。高校的不断发展,必然带来历史建筑原有功能的一些转变。因此,历史建筑宜采取保存外貌、改造内部的方式,尽可能在延续历史建筑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地提高其公共性。对一些已不适合做教室的历史建筑,可以开辟成文化创意场所等。


  合肥高校的历史建筑大多已有60多年历史了,因此,我们要从提升文化自信的高度上来加强对高校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的深刻认识,从而在行动上有所真正体现。更为重要的是,高校也是合肥城市组成的一分子。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能够从这些高校历史建筑中,看出合肥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城市变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突飞猛进。( 程堂义 何芳芳)


  转自: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