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仲裁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发展”系列活动


时间:2021-09-14





9月14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德州市仲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纪芳强出席并介绍活动相关工作。

a96cb55d6d454c8f9449061adfa8e16f.jpg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仲裁办积极发挥仲裁职能作用,通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发展”系列服务、宣传活动,推广普及仲裁法律知识,让更多企业、群众了解仲裁,运用仲裁制度解决经济纠纷,推进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

本次系列服务和宣传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德州市工商联、德州市健康协会、山东省儒商研究会德州联络处、德商商会、德州市女企业家商会等单位,组织开展仲裁开放日、仲裁交流座谈会、仲裁进企业、仲裁进商会等系列现场宣传活动,让仲裁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实现仲裁制度的线下宣传。同时组织十名仲裁员录制十期仲裁知识短视频,通过德州云、视频号、抖音、头条号等平台发布,实现仲裁知识的线上宣传。

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今年以来,德州仲裁办在“内抓案件质量、外抓服务提升”上狠下功夫,为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一、优化仲裁流程,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出真招实招为当事人减负。今年,德州市仲裁办调整了仲裁案件的收费标准,大幅度降低了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纠纷、小额金融、物业纠纷等小标的额案件的收费,减少了当事人的仲裁费用支出。提质增效为企业解忧。开通了涉企纠纷案件绿色通道,尽最大努力压缩办案时间,提高办案效率;开通启用了微信、支付宝、工行APP等多种移动端支付方式,启用了电子印章;推出了“一声问候温暖人心,一张笑脸热情迎送,一次告知清楚明了,一秒不拖优质高效,一窗办理方便快捷”的“五个一”服务标准,为涉案企业提供全方面的优质温馨服务;预约立案、邮寄立案,实现了“只进一个门,只跑一次腿”,“非工作日庭审机制”,解决了部分企业工作日没时间参加庭审的难题。

二、练好内功,提升仲裁案件质量

狠抓机关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开展业务大学习活动,购置法律图书,开展业务比赛;启动“企业法律服务行”活动,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让机关干部主动联系产业、牵手企业提高企业维权能力。抓好仲裁员、仲裁秘书两支队伍建设。组织仲裁员、仲裁秘书开展廉政培训和业务培训,建立案件回访制度,并将满意度纳入仲裁员考核,提高仲裁员服务市场主体的综合能力。坚持以制度规范促案件质量提升。修订和完善了《仲裁员守则》、《案件庭审规范》等制度,新制订了《案件风险防控制度》,对仲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9大类141项风险点作出了详细规定,建立了全流程的风险控制体系;对重大、疑难案件进行集体研究,真正实现了“专家断案”。

三、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打造“枫桥仲裁”品牌

今年以来,仲裁办突出物业、金融、知识产权、诉裁对接四项工作重点,做为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力点。

创新开展物业行业纠纷化解。在全省率先探索运用仲裁方式解决物业纠纷的新路子。通过开展“仲裁走进物业行业”宣讲会,100余家城区物业公司正在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物业纠纷,物业纠纷选择仲裁处理的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5%。

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制度。制定《德州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规则》,积极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德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心对接,设立“德州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院”,专门调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截止8月底,知识产权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20%。

发挥仲裁优势,助力金融行业纠纷化解。联合德州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共同成立了“德州市金融纠纷仲裁调解中心”,与省联社德州审计中心签定党建共建协议,与德州市农商银行达成战略合作,以仲裁方式解决小额贷款,助力不良贷款纠纷化解工作。

建立诉裁对接机制,开辟涉企纠纷处置新途径。突出“和谐仲裁,调解优先”的工作理念,德州仲裁委员会与德州市中院联合出台了《诉裁对接实施意见》,在经开区法院设立了全市首个诉裁对接调解中心。涉及市场主体经济纠纷诉讼案件,先通过法院调解平台推送给仲裁委,由仲裁委派专业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仲裁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更加显现。

下一步,德州市仲裁办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市委第十五届十次全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围绕中心大局,创新体制机制,主动靠上服务,为推动德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上做出更大的贡献。(孙颖)

新闻热线:0534-8017166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