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6类皮肤病高发,防治方法都在这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0-21





秋冬是冷热交替的季节。经过夏天的酷暑之后,人体会因长时间的暑气耗气伤津,机体容易阴阳失调。

秋冬气候干燥,也是各种皮肤病的高发期。皮肤瘙痒症、湿疹、银屑病、面部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疾病困扰着很多人。

秋冬季皮肤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原因1

秋冬季节到来,天气转凉,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下降,暴露部位水分容易丢失,同时人体新陈代谢逐渐减慢,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使皮肤表面上的水分和油分也跟着减少,使皮肤变得干燥,出现皲裂、脱屑、瘙痒、皱纹加重,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以及银屑病症状加重。

原因2

秋冬换季气温变化较快,易导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细菌、真菌或者病毒,患带状疱疹等皮肤病。

原因3

秋冬季紫外线依旧比较强烈,特别是上午11点到下午3点,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容易造成皮肤的灼伤、老化。

皮肤是人体的健康卫士,每当季节发生变化时皮肤首先受到伤害,秋季以后是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北方:秋风起,气温低,雨水少,空气干燥。南方:阳光强烈,多雨潮湿,昆虫活动猖狂,注意适应变化环境,保护好皮肤,避免皮肤复发和发生。

下面介绍秋冬季常见的几种皮肤病的防治。

1 皮肤瘙痒,为啥会痒呢

“痒“是生活中不少朋友会出现的问题,有甚者,奇痒难耐,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西医针对这样“痒”,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他们认为是过敏,服用抗过敏药、擦激素类药膏,终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且很多时候也不管用!

中医是如何解释痒?

“痒“可以理解为”轻微的疼”,本身是一种抽掉元气的过程,来帮助解决局部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刀口愈合的后期就会出现痒这个现象。

有些人身体久虚,毛孔堵塞严重,在想出汗却不得出汗的过程中,会出现“痒”。举个例子:糖尿病人因为久虚,手太阴肺不鞥开在上,毛孔堵塞,会经常出现皮肤痒的现象。

症这种皮肤瘙痒往往从初秋雨水减少就开始,中老人发生较多,由皮肤分泌油脂减少,皮肤干燥,裂纹,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发生瘙痒。

2 湿疹

湿疹上身4大主因素

湿重:主要是由于环境潮湿闷热,皮肤无法透气,再加上体内滞留的水分无法有效排出,而诱发湿疹。

脾虚:脾虚导致的湿疹,则为身体无法消除外在环境进入人体的湿,形成水湿停留在体内,造成身体免疫力下降所致。

血热:若饮食中经常食用大量烧烤、辛辣、油炸等性质燥热的食物,就容易形成血热体质,引发异位性皮肤炎、汗疱疹、富贵手等各式湿疹问题。

外来风邪侵袭:中医理论中所称的“风邪侵袭”,指的就是现今医学所谓的“过敏原”,频繁接触,自然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激烈反应导致湿疹。

患湿疹不能吃什么?

不能吃发湿、动血、动气的食物

中医认为对皮肤湿疹的人来说,应该要忌食发湿的食物,如竹笋、芋头、牛肉、葱、姜、蒜、梨等;动血的食物,如慈菇、胡椒等;动气的食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

不能吃致敏食物

如果患者本身知道对何种食物过敏,平时一定要注意,如鱼、虾、蟹、牛肉、羊肉、鸡、鸭、鹅等引起,应彻底禁食这些食物,以免引起变态反应,导致湿疹复发或加重病情。

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湿疹患者不要吃葱、姜、蒜、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耗阴助阳,对湿疹是一种刺激,应避免食用。

3 荨麻疹

其病因也复杂,多种因素可引起,其中因气温变化引起寒冷性荨麻疹就是秋冬季多发的特点——皮肤遇冷风团发作,变暖后风团消退。 

如何预防

01注意天气变化

关注天气,当有冷空气特别是“寒潮”来临时,要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外出和突然接触冷水。

02注意锻炼

其次,平时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肌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尤其要注意皮肤的抗寒锻炼。

具体方法是:逐渐降低洗脸水的温度,由热水洗脸变为温水洗脸。据专家介绍,这也是皮肤的一种“脱敏疗法”,简单易行。对预防或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有一定效果,但水温不可太低,不能低到有冰凉的感觉,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03

勿用碱性肥皂

寒冷时节要注意皮肤保健,洗澡时勿用碱性强的肥皂,其它浴皂也不要使用过频,以避免皮脂过分丢失。

04注意休息

要多注意休息,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对抗一切病菌和敏感源的主要力量。

4 银屑病

有大部分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后复发的明显增多,新发的银屑病也因秋天气温变化着凉感冒、扁桃体炎等诱发。有统计发现寒冷地区银屑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温暖地。

       预防:

银屑病病人在寒冷季节注意预防感冒,扁桃体炎的发生。有条件可以过迁徙生活,秋后去温暖潮湿的南方居住。

治疗:

对进行期皮损避免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复发的皮损,面积小可用封包法,外用药物常常采用焦油类、水杨酸类、蒽林、皮质激素类、卡泊三醇、维A酸等制剂。  

5 鱼鳞病

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因多汗,潮湿皮损变得不明显。秋后天凉,出汗少,空气干燥,鱼鳞病皮损变得明显,鱼鳞样外观,也可出现皮肤瘙痒,脱屑。

       预防:

秋后注意皮肤保湿,减少洗浴次数,少用或不用浴液。洗后涂润肤乳、膏。

治疗:

可选用0.1%维A酸软膏、10%-20%的尿素霜、5%-10%的水杨酸软膏或乳酸软膏、10%鱼肝油霜外用,有较好的疗效。沐浴后或冬天的时候可常在患病处涂抹凡士林润肤霜,有助于皮肤的滋润。

秋冬季节保养皮肤

秋冬季节保养皮肤可从保湿、防晒、饮食等方面展开。 

1、保湿

人体皮肤表面有一层保护性的脂肪膜,秋季皮肤干燥,洗澡的次数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少用肥皂等碱性强的清洁用品,防止这一层脂肪膜受损,皮肤的防护功能减弱,变得更加干燥、容易过敏,可选用一些含有护含油脂的护肤品,如冷霜等。

2、防晒

在防晒方面,秋季的紫外线不如夏季强烈,SPF值一般15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及时补妆。

3、饮食

在饮食上,秋季皮肤的养生原则是养阴清热、润燥之痒,可食用梨、苹果、香蕉、葡萄、银耳等水果,以补充机体适应干燥皮肤所需的维生素和营养,在中医上,可食用莲子、山药、扁豆、百合、沙参等益气养阴的中药煮粥;尽量避免食用鱼、虾、蟹、辣椒等易过敏或刺激的食物,不喝浓茶、咖啡。

科室链接

德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建科三十年来,在学科带头人杨京慧院长的带领下,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努力创新,走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特色之路。科室现有医护人员4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护师1名。建有杨京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皮肤科现为德州市中医药重点专科。年门诊量13000余人,病员覆盖鲁西北、冀东南等地区。科室秉承“中医创品牌,西医争一流”的建科理念,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皮肤科疾病的特色及优势,研制中药自制制剂3个,开展中药贴敷、穴位注射、自血疗法、耳穴疗法、梅花针叩刺、脐针等中医特色技术,对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痤疮、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老年皮肤瘙痒症等疑难性顽固性皮肤病具有独到之处,效果良好,开设银屑病、白癜风、痤疮3个专病门诊。 

皮肤科拥有美国原装进口311紫外光治疗仪、308激光治疗仪、生物共振治疗仪、电离子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高端医疗设备,满足临床需要。

皮肤科为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病专业委员会、德州市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德州市中医皮肤病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山东省皮肤性病联盟会员单位,山东省麻风病监测理事单位。科室药占比、新技术应用、科技创新等各项考核指标都在全院都名列前茅,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科室荣誉称号,2018年荣获“全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科内个人多次荣获各种荣誉称号。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全科人员临床与科研并重,近几年来发表论文7篇、著作3部、承担省级科研课题1项。

地址:德州市东方红路461号乘5、6、28路公交车至中医院站下车。

门诊:门诊楼二楼皮肤病诊疗中心

联系电话:0534-2220569(门诊)

专家简介

杨京慧

主任医师、皮肤科学科带头人,现任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1989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兼任德州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德州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教师。

早年师承中国中医科学院朱仁康老先生,在3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勤求古训,学验俱丰,尊古而不泥古,研究创新,探索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特色之路。擅长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及经方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痤疮、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小儿湿疹等疑难顽固性皮肤病,疗效显著。对于临床其他常见疾病治疗亦有独到之处,患者常常惊叹其每于平淡之处显神奇。

主要荣誉:德州市名老中医专家、德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德州市第一批卫生英才、德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坐诊时间:每周一、二上午皮肤科门诊。

柳自彬

皮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杨京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人,兼任德州市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荣获德州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从医二十余年来,师承杨京慧主任医师,对荨麻疹、粉刺、湿疹、银屑病、白癜风、寻常疣等顽固性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积累了一定经验,对男性泌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亦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擅长针刺经外奇穴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坐诊时间:名医堂周三、四全天。

姜琦

主治医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杨京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人,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毛囊炎、激素依赖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荨麻疹、湿疹、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白癜风、扁平疣等,性传播疾病如尖锐湿疣等。



  转自:德州市中医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