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十年磨剑” 为高质量制造业“蓄才”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10-17





  实习期间已竞聘成为珠三角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的主管——“入职即升职”的故事就发生在高职毕业生黄道境身上。如今,经过4年历练,他已是年综合薪资约16万元的项目质量技术部经理。


  黄道境毕业于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这是入驻广东省职教城的一所职业院校。数据显示,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大多流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今年,省职教城10所学校中共有3所输出毕业生,逾7000人中约70%就业于珠三角。未来3年,预计输出近11万毕业生。当“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仍影响着多数学生升学选择,像黄道境这样的优秀“蓝领”已成为大湾区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今年5月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会议提出,要抓住关键重点,推动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高质量推进省职教城、广州科教城、深圳职业教育高地等重大平台项目建设。


  技能人才是广东建设制造强省、经济强省的重要人才支撑。省职教城的建设,正是广东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破题之举。在“双减”政策落实的背景下,它还将打破原有教育格局和传统观念——让职业教育成为更多人选择的新赛道,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绽放华彩。


  十年布局建设 “基地”变新城


  “没想到建得这么快!”望着省职教城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校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清职院”)校企合作与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王宗成感慨道。


  2011年6月,省政府同意在清远规划建设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与珠三角地区9市职教基地共同形成全省职业教育“1+9”发展布局。可以说,这是省职教城的前身。


  彼时,清职院已在这里办学,师生见证了基地变新城:2014年,省教育厅安排5所公办高职院校入驻;2016年,首期工程启建,省政府一次性安排划拨了5校的征地拆迁资金和首期工程建设资金。


  他们清晰记得,省职教城进入建设快车道是在2019年之后,首期工程、二期工程先行项目陆续建成交付,迎来新生入学。


  学校师生也亲眼目睹其建设之快——仅两年多时间,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省职教城已具规模,入驻院校达到10所。目前,二期工程已全面进入收官冲刺阶段。按照规划,三期将分三步建设,先行组团项目建设也已启动。


  突破发展瓶颈 实现扩容提质


  省职教城的快速推进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重视。高标准、大手笔打造省职教城的背后,是广东职业教育补齐短板、着力增加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深层考量。


  数据显示,至2019年底,广东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89所,其中有80%位于珠三角地区。但因珠三角土地资源紧缺,各校受场地硬性约束,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省职教城由此成为广东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平台和增长点。而搬出原有空间、落户省职教城另设校区,也为各入驻院校带来更多发展的机会。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科贸学院”)教务处处长关善勇告诉记者,入驻前,学校占地仅200亩,最多招8000人。如今,学校在省职教城拥有面积近1000亩,最多可容纳2.3万名在校生。


  办学空间实现扩容,提质培优就有了着力点。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程学院”)入驻后,办学场地增加4倍多,产教融合也可大展拳脚——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迅达清远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得以落户。对比在广州校区的实训基地,规模扩大整整40%。


  “省职教城的建设为学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该校副校长吴志敏说,学校将进一步做实做强产业学院,延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下基础。


  产教融合打造湾区人才“蓄水池”


  十年磨剑是为“广东造”——今年8月,广东发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高起点谋划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但仅靠高学历“白领”,却没有高技能“蓝领”,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德国经验摆在眼前: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大量投入、成熟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全社会对技工的尊重,造就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


  广东正缺德国这样的能工巧匠。省人社厅8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显示,大湾区内地9市急需紧缺人才数量最多的是制造业,超过总需求人数的一半;未来3—5年,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占总需求量近半。广东要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蓝领”同样是生力军。


  省职教城就是这样一个人才“蓄水池”。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与大湾区发展需求,入驻高校顺势而为布局、建设专业,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围着一辆新能源汽车,企业培训师向学生们讲起汽车构造、动力电池管理维护等知识,随后学生们分组实训操作——位于广州的小鹏汽车每年都会迎来一批批来自工程学院的实习生。


  当前,学校正与该企业创新产教融合模式,计划由本校联合几所中职学校,与企业形成校企合作联盟,探索建立中高职贯通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更契合产业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人才。


  与大湾区企业深度合作,是各校提升服务能力的“必选项”。广东长隆集团全国首家产业学院落户工程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培育服务湾区的休闲、旅游、酒店等专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清职院有620多家合作企业,其中湾区企业超过60%。这为学生打通了就业道路——该校毕业生人均有五六个岗位可选择,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汽车检测维修、材料工程技术等专业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今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05%。


  “引企入教”是校企合作的另一方式。科贸学院实现“校政企协”四位一体,每个专业群均成立建设指导委员会,全方位参与专业规划、课程改革、学生实习、教师培养等。


  不仅有校企共建,还有校校联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技术、软件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分别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东华立学院等本科高校,通过高本衔接三二分段协同育人,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


  “要服务好湾区,就必须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许从进说,学校今年新建了智能建造工程系,涵盖建筑施工与机器人技术应用、装配式施工与机器人技术应用等专业,以此提升人才与产业匹配度。


  人才培养得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清职院合作企业——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主管陆桂进说,职教毕业生拥有一技之长,可塑性、适应性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强。今年招录的新员工中,有近半来自职业院校,“我们计划招收更多职教生。”


  让广东职业教育更具吸引力


  将众多职教高校汇合到同一个物理空间,不只是“学校大集聚”,更多“化学反应”也即将发生。


  今年秋季,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启用,意味着省职教城已实现中职、高职和本科等办学层次的覆盖。公开报道显示,“十四五”期间,还将有数个研究生院入驻。借助聚合资源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成长通道,将在省职教城内得到探索,以此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广东职业教育也将因此更具吸引力。


  “省职教城的建设具有战略眼光。”许从进说,期待其推动入驻院校打破围墙,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教师资源,把所有学校变成一个大学校。“这是我心目中的‘理想之城’。”


  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建设省职教城,实现职业教育的扩容提质强服务,最大的受益者都是学生。


  回想起在清职院学习的时光,已毕业5年的庄好鑫满怀感激。因高考失利而就读高职,他也曾失落过,但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习,让他掌握了一技之长,毕业后进入珠三角一家企业,同年提调为主管助理。去年,他到另一家新能源企业担任车间主管,“我不后悔选择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让我腰杆更直、底气更足。”


  省职教城还为更多“黄道境”“庄好鑫”架起跃入湾区的桥梁。科贸学院嵌入式专业学生刘景楠说,他的专业在5G时代很有竞争力,“我的就业目标就在大湾区。”(南方日报记者 杨可 黄学佳 张锦标)


  转自:南方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深圳升级产业智能化 布局先进制造业

    深圳市制造业全国领先,起点高、转型快、技术新、区位优、开放包容,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形势下显示出新的活力和效能,建设“智能制造中心”有坚实基础
    2017-05-16
  • 划定工业用地“底线” 深圳千方百计留住制造业

    划定工业用地“底线” 深圳千方百计留住制造业

    今年年初,深圳毅然决然采用腾笼换鸟的方式置换出了10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以打造以激光产业为核心的产业新城,项目总投资51 7亿元,整个过程不到4个月的时间,可见其发展先进制造业、留住制造业的决心和信心。
    2017-06-26
  • 广东制造业PMI指数连续14个月居于荣枯线之上

    广东制造业PMI指数连续14个月居于荣枯线之上

    近日,广东经信委公布,2017年6月,广东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点企业PMI)为51 0,较上月上升0 1个百分点。截至目前为止,广东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14个月居于荣枯线之上
    2017-07-05
  • 提振制造业 广东省将出台制造业企业降成本政策

    提振制造业 广东省将出台制造业企业降成本政策

    提振制造业,广东在发力!南方日报记者近日获悉,广东省将出台制造业企业降成本政策,打造成本洼地,推动广东制造业率先达到世界制造强国中等水平。
    2017-07-1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